无 源 之 血

我不禁要问,这个世界到底是谁出了问题,无源之血你知道吗?

毕淑敏用坚硬的钢笔在《血玲珑》的首页掷地有声的写道,“爱是一种拔地而起直钻天穹的力量,永在匍匐的尘埃之上。无论有多少鲜血和磨难,有多少冷霜和朔风,爱总会开放,摇曳万种风情。”

说实话,我几度决定放弃《血玲珑》的阅读。因为它的语言没有完全的吸引高要求的我,环境描写几乎为零,打比方的地方倒是很多,但都显得太牵强,还好心理描写是毕淑敏的强项,这也是我要学习的地方。

“命运经常以消息出现。”我就不赞成,好像命运更多的时候是悄无声息的降临又消散;“住院对普通人来说,如同出国。”我也是质疑的,牛头不对马嘴,好像普通人没有想住院的倒是一心想着出国。还有小说情节的设计,太过于异想天开,怎么她就那么倒霉,自己的初夜遭到强暴,还怀上孩子,而自己的生意伙伴就是十三年前的践踏自己的暴徒,花一样的女儿偏偏患上难治之症,又唯有再生一个与女孩基因一样的小婴,女孩才可得救。还好病重的女孩和我有着某种不可言状的关系,我要一直看着她,生怕一合上书本,女孩就不在了。哪怕是活到二十岁她也心满意足,得到医生的允诺,女孩天真的又把自己的生命延长了五年。二十五岁对小女孩来说,就是最大的愿望了,我要是上帝一定完成她的心愿。可是当她知道母亲为了救她,再次怀孕,而小婴和自己一样是有生命的孩子父母的宝贝却要成为自己的救命药物,她决定一死了之,用自己的死亡换得女婴的生命。女孩的圣洁美丽,天真无暇,唤起了我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珍惜。

其实最后的结果如何,我没有从小说中得知,女儿是否得救,才生下的小婴是否活着,等等。

本来这就是作者的虚构,却被我读成真人真事。我不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一连串的几乎是百分之零的小小概率事件接连在一个家庭一个女人一个女孩身上发生;我也真心希望这个女孩会好起来,那个小婴会活下来,这个家庭会好起来!

小说家的成就,就在于他们可以给一个个生命取名字,让一个个生命有血有肉有思想,活生生的生命代表着作者演绎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生活故事。

幸好,毕淑敏写的《血玲珑》纯粹是她编的故事,我对她编故事的能力还是油然起敬的。就像毕淑敏所说,一个小说家,把自己的想象变成煞有介事的故事,这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让人着迷。毕淑敏通过自己丰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凭空捏造了当时临床上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连想都不敢想的“以人为药”的疗法。正是小说这个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舞台给了小说家们驰骋的疆场翱翔的天空。我不知道后来医学界应用了这种疗法与毕淑敏的《血玲珑》有什么关系,应该是有关系的,我想。

《血玲珑》由学校的电话拉开序幕,又由医院的电话落下帷幕。铃​​——铃——铃——晕倒了……铃——铃——铃——自杀了……

我宁愿相信一部小说开启了医学上的一个绝症的救治之门,我幻想我也有朝一日用文学的方式破解一个医学的难题。或许这就是医学与文学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吧,毕竟它们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

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暑假,是我经过跋山涉水日夜兼程才得来的。从繁华闹市到宁静山村,从紧张严肃的生活到轻松自由的日子,我算是找到了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全没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清高,他热情好客,端上好茶盛上美酒,欢迎我这不速之客,他还要留我在此常住,吟诗作词把酒言欢。我倒不是因为他有一个美貌如花的女儿,才答应住下的,而是我的身体和灵魂分了家,硬是灵魂再怎么分寸不乱也撼不动身体的蠢蠢欲动。也罢,难得纵欲一回,还正好满了主人家的意。

吹牛不是我的长项,也没有人会说这是他的长项,即使你还打着草稿。可是换一个词,丰富的想象力,我想这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认识的小说家中就不乏有丰富的想象力的,譬如,毕淑敏。何以见得,且看我细细道来。

要开讲毕淑敏,作为晚辈,我大有不敬,可我天生就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甚至有为老不尊的劣性。既然箭在弦上、木已成舟,我只有开弓或是顺水推舟了。

毕淑敏与我,或说我与毕淑敏,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处,其实在大千世界,要找到两个人之间的共同点还是不很难。

毕淑敏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服役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写作……

我1989年生于湖南桂阳,2008年入伍,在重庆野战部队服役1年又8月,2010年8月考入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医临床专业在读……

从上面的简历,轻而易举的发现了相似处,要说有什么不同的,那就是时间的早晚,正是由于时间的魔力,才成全了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像是毕淑敏的《血玲珑》里的夏早早和夏晚晚。

认识毕淑敏是从阅读她的书开始的,我想这也是读者与作家最好的交流方式吧!2008年读了《毕淑敏散文集》,这本书是自己买的,第一次和毕淑敏结识,要问我为什么买这本书又为什么读它,我没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像问恋爱的男女为什么相爱一样。岁月流沙,其中的美文没有在脑海里形成沙床,像是石沉大海消失不见。但毕淑敏这个名字,稳稳驻在我的脑海,像永曙礁或是钓鱼岛。当时我是再怎么异想天开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守卫礁岛的战士。

战士的生活,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得清楚讲得明白。要把那1年又8月的日子比作一种文体的话,它没有诗歌的意境,它超越小说的离奇,它倒更像是小学生写的流水账样的文章。生活的间隙,我有情有意地读了毕淑敏的《昆仑殇》,这本书静静地呆滞在营部的图书室,它丝毫不在意没有战士翻阅,因为它是再理解战士不过的了,或许让它默默地呆在书架就是它的意义所在,直到我不经意的打搅。关于这本书,我记忆的残骸里,连支离破碎都无影无踪,我带着健忘的脑袋找寻遗失的脑浆,我心想就算找到些许痕迹又怎样,现在的大脑不是好好的吗,真要把遗失的找了回来,也没处存放啊,脑子进水的事我不干。

去年寒假,倒是很近,具体发生了些什么事,我同样毫无印象。这可不是又回避就能心安理得的,我真开始怀疑自己的脑子经常开小差了。我不禁要问,是真真没有做什么事呢,还是尽做了些无关痛痒的事?连脑袋都没过。知识分子的脑袋是最最受不得如此这般的欺辱,骂人不带脏字它更娴熟,不就是看了毕淑敏的《拯救乳房》嘛,你都好意思看,我还不好意思记了吗?哦,想起来了,是看了《拯救乳房》!

可惜,是如何拯救的只略知一二了,这才没敢胡乱卖弄。乳房啊,可不是一般的玩物,肥而不腻,养育生命!好了,也罢!每每与毕淑敏相会,都只能看看身着盛装下的智慧女神,最后还都相忘于江湖。或许,读书就像是喝水吃饭,没看到有什么实质性的收益,还落下不干不净的臭名,但这说明我还活着,活着最好!

活着才有继续与毕淑敏的故事。

文章开门见山就说了这个暑假是意义非凡的,自然要在特别的时间做些别具匠心的事情。花上两天半的时间看完毕淑敏的《血玲珑》就是值得一提的。

《血玲珑》和《拯救乳房》是我当时头脑发热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就从网上买的很多书中的两本。然而买书与读书是两码子的事,既像恋爱与结婚也像结婚与生子,买书的小费是一闭眼一咬牙的功夫,读书的消费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功力。买书而不读书,像是和女孩谈恋爱,山盟海誓海枯石烂地谈,就是不结婚,不为她穿上婚纱只频频脱去她的内衣。玩弄感情的男人我不做!

《拯救乳房》不是单凭一件好的内衣就可以完成的事,应该是一个好的男人要做的事,我正在努力。努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血玲珑》,倒有似曾相识之感、相见恨晚之痛。

选择在这样的时候读《血玲珑》,我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刻意安排,就像你走在大街上总是不知道会遇到些什么人一样样的,全当是缘分吧。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嘛!

《血玲珑》、《拯救乳房》、《红处方》是毕淑敏“救赎心灵”的系列小说。《血玲珑》是毕淑敏的第二部长篇小说,那第一部是什么呢,她说是《红处方》,而《拯救乳房》算老几啊,在她的长篇里,或许是第三吧!这就有点怪了,我读书是倒着来的,当然也无妨,像是毕淑敏有三个女儿,我先认识了老三,觉得还不错,楚楚动人、知书达理、落落大方;才结识了老二,人怎样说说看,请耐着性子往下看;而老大要不要相见相知呢,留下些悬念吧,生活嘛总得有未知,要不千篇一律按部就班多没意思!

仿佛是天意,刚好在步入临床知识的学习后,也学完了《儿科学》和《妇产科学》,学得怎样姑且不论,毕竟临床更多的是实践,但要读《血玲珑》是更专业些了,感觉也像是局内人看门道,而我又有点担心局外人能否看懂,或许看看热闹更好。

小说《血玲珑》,抑或是毕淑敏的臆想,由“命运经常以消息出现”开始了。一个厄运的消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个家庭就等着命运的宣判,正是家庭成员的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才有了无源之血浓于水的玲珑,这就是生命的力量,这就是爱的永恒!

十三年前的她恰好遇到了他,正当他要从海外飞回和相爱的恋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的前夕,他的在农村的老母病倒了,她作为未过门的儿媳千里迢迢看望病重的母亲,可是就在母亲的病已无大碍,黑灯瞎火中她只身一人返城的山路上,被一个高考落榜的失意青年兽性大发的糟蹋。这个屈辱的秘密在她心底深深地埋藏了十三年,都要迂腐烂透了,十二岁的花样女儿生病住院才把一切的伤痛连根拔起。

女儿的难治之症,她只有拼命的挣钱,以换取高昂的医疗费,她还挑灯夜读相关的医学书籍,她甚至为了贿赂医生甘愿送上自己的肉体。这一切都是为了女儿的生命,当女儿的病终于有了一味良药一剂良方的时候,她和他重过新婚之夜,然而怀上的孩子却与女儿的基因不符。半老徐娘怀孕本来就危机四伏,还出了这么一单子的事,身心受到极度打击的她,没有倒下。她要像一个战士,去完成她尚未完成的任务。任何人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女儿的病友的儿子,一个古生物学家,成了私人侦探,彻查十三年前的罪魁祸首的女儿的爸。根据细节女儿的爸找到了,原来就是她生意场上的亲密的战略合作伙伴,一个唯利是图,冷血无情的男人。她的全部资产都被那男人骗了去,还搭上自己的初夜和自己与丈夫的孩子。没有办法,事情就是这样的蹊跷,他明明犯下了滔天大罪,却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流产的虚弱的她为了女儿再次找到那个十恶不赦的男人,只求自己可以再次怀上和女儿一样基因型的孩子,最终没能如愿。

眼看着无路可走,那男人的名义上的妻子帮了一个大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到男人的精液,就是那乳白色的液体胶可以造人也可以害人。她如获至宝,再度受孕,然而还不太平,妊高症相伴而来,这是危及母婴的疾病,还好有一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一条人命,不,两条人命,不,是三条人命,就在医生的手里,死死的!

病急乱投医,古生物学家又挺身而出,走上一条民间的寻医之路,然而他费劲千辛万苦得来的治疗方案,自相矛盾,一味是污染之粉,一剂是清洁之血,当然有毒无毒可以亲身尝试,而疗效就不得而知了。

感性过后,理性占据了我的思想领地。我不得不敬畏她,我不得不可怜她的他,我不得不憎恨那个猪狗不如的男人,我不得不怜悯女孩,我不得不爱惜小婴,我不得不质疑医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 源 之 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