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渡口看风景---读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

在渡口看风景---读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_第1张图片
大理•洱海

敬笃

学术的专著,我很少看除了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外的出版社的书,这次算得上是个例外,当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一眼就被书名——《冥河的摆渡者》,给深深的吸引,这么富有诗意的标题,在哲学领域也是很少见的,于是便暗下决心将它读下去。

起初以为应该是一件文学作品,后来看作者 邓晓芒老师,心中有些惊讶,以为他改行从事文学了。怀着这样一种好奇心,读了下去,虽然在书的封面上标注了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字样,我却不以为然,索性当一本文学作品,读的舒服有感。邓晓芒老师明显是在用中文话语转述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东西,里面难免有一些个人色彩和文学书写,皆不足为奇。

作为三大批判结篇之书的《判断力批判》标志着康德批判哲学体系建构的完成。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寻求两个分割的世界的沟通,认为自由的道德律令要在感性的现实世界实现出来,其中介是反思判断力。在这本书中康德明确的将其分割成两部分,一是审美判断力批判;一是目的论判断力批判。这本书中康德试图通过从特殊去寻求普遍的反思判断力按照“自然合目的性”来沟通认识与道德两大领域,实现自然界的必然王国与道德界的自由王国的和谐,康德在认识论和伦理学之间建构一反思判断,最终完成了其先验论哲学体系。在康德那里,产生《判断力批判》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调和,希望从中找到二者之间的过渡,这样看来《判断力批判》的的确确有着一种桥梁的作用,恰恰可以成为冥河的摆渡者,让这个批判哲学体系趋于康德设想的合理、完整。

我的记忆中,学界普遍认为康德《判断力批判》是一部美学著作,甚至在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朱光潜《谈美》中都将其奉为佳作。邓晓芒在用全新的角度去诠释这本著作,提出了:《判断力批判》一书在结构上为总体的人类学服务的。传统的对该书的看法,割裂了康德所要阐述或者建构的批判内在机理,使人无法全面了解到《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所要做的努力。

在《冥河的摆渡者》一书导言中,邓晓芒提出了关于康德美学思想在其哲学思想中的地位,还有贯穿于康德哲学体系中的方法和最终意图。首先,从美学思想的出发点来阐述康德美学的建立是从他把整个哲学体系看做“人类学”(Anthropologie),这种更辽阔的视野本身的迫切需求而来的。就是用人类学立场来调和前两个批判的分裂与对立,尽可能的满足于将“本体”与“现象”划清界限完事。对人类心灵能力的探讨,是康德构思其三大批判的出发点。康德在其纯粹哲学领域中,想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我能知道什么?(也就是形而上学)2.我应做什么?(也就是所谓的道德学)3.我可以希望什么?(这和宗教学紧密结合)4.认识什么?(这是康德哲学的终极目的,前三个问题都是为这个问题服务的,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达到其哲学的最终诠释。)。

美学作为人类学的一部分,出现在康德的哲学著作中,显然是为了扩展其有关人类学内涵的一种重要手段。康德成就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而存在,并且不断地推动着这门科学的发展、进步与完善。美学思想是理解康德《判断力批判》的重要部分,也就是说,美学知识《判断力批判》的一种重要的理解工具,实质上在此邓晓芒也就言明了这本书的内在“关于人类学性质的著作”,也就这样开始被邓晓芒予以展开了,哲学笔记式的探讨。

究竟该如何理解《判断力批判》内部结构的有机联系,以及和前两部批判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按照邓晓芒提出的观点,应该是从“作为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也是理解康德人本主义思想的关键,也就可以深入的理解康德美学思想。邓晓芒在本书中用了一个词“先验人类学”,是贯穿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前提,是进行批判之时,谨遵的根本立场,也是康德哲学核心生存的内在法则。

到这里,邓晓芒把理解《判断力批判》的方式,归结于对哲学人类学立场的剖析,邓晓芒这本著作从《判断力批判》的内外结构方面予以严密的疏理。邓晓芒的叙事方式,借助于“写史”,从文艺复兴以来,关于“人的发现”到康德“先验人类学”之间的哲学家,他们不约而同的的关注着“人”这个特殊的主体。无论是霍布斯、笛卡尔、洛克、卢梭抑或者其他,关于人类学的初步理解及其阐释,都意味着为康德人类学做详实的铺垫。当然这其中,康德的道德学说与卢梭人性论相比较具有完全相反的特点,很明显卢梭成为了康德老爷子的靶子。康德以其理性的、抽象思辨的、排除一切感性和情感的、静止的、绝对永恒的、非历史的等等多个角度,阐释自己关于道德学的一些理论。康德有关人的知识,成为了一个体系,作为体系又“系统的”和“先验的”人类学渐渐地呈现在人类面前,这种方式有点吊人胃口似的,是一个过程,一个必须思考的过程。

邓晓芒在《冥河的摆渡者》中,认为:推动康德把自己的哲学结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类学体系,是康德哲学一开始就存在着的那种内在固有的矛盾。用一个中介联系着矛盾双方使其处在一个有秩序的结构和工作中,这个中介很明显,就是人类学的核心作用,这好像又在对应全书的主题“摆渡者”。康德对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批判的完成,都标志着人类理性由“太过聪明”而逐渐走入绝境。

康德在前两个批判中也对人进行了研究,在此时的他已经有了将“人”作为他哲学研究的中心和最终出发点。通过对“判断力”进行批判,康德最终形成了整个由知、情、意的先天原则构成的先验人类学体系,这也是邓晓芒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所要梳理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关于判断力批判的完整构想中一章中,邓晓芒从序言和导言出发,阐述了批判哲学体系的重构和反思判断力的含义,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的关系、在先验人类学中的职能三个方面的内容。康德关于批判哲学体系的重构,是从“认识—实践”、“自然—自由”、“知性—理性”的基本构建展开的。康德说:“从分析性的“二分法”成为了综合统一的“二分法”。”

康德意在以先验人类学体系来完成整个批判哲学,“反思判断力”是《判断力批判》中的重要概念。康德通过考察自然的合目的性对知性认识自然的同一性,深入探讨其中的先验原则以及这种先验原则最终基于人类心灵的何种先天能力。反思判断力的先天原则,就是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的原则,是康德人类学中的先验根基,对于美的判断康德做了一个词语叫“鉴赏判断”,虽然“鉴赏判断”是基于主观的各种条件之上的,但这种反思来说客体的形式是合目的性的。对“美”和“崇高”的判断,也相应的可以将审美判断力批判分为“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这体现了同一个鉴赏力的先天原则在自然概念和自由概念中的过渡性质。康德认为反思判断力归根结底就是对情感能力在沟通认识和道德、知性和理性、理论和实践、自然和自由这两大领域方面的中介作用的集中概括。也就是康德借助“三分法”所开列的先验哲学体系表。邓晓芒认为,康德哲学的批判意向及由之体现出来的认识论和理性主义倾向在表层意义上占据了上风,但是在更深层次上,人类学的意向实际上贯穿了其整个哲学思想发展的始终,并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判断力批判》主要包括“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两大部分,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提及,全书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核心内容展开论述,扩散到其他分散的小点上,最终构成了这本书的基本框架结构。

邓晓芒在《冥河的摆渡者》一书中,其行文原则亦是遵循着康德《判断力批判》的结构过程、步步为营的梳理并作出了相应较为清晰的阐述,涵盖了整个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全部内容。在对美的分析方面,从两个视角分别分析:1.对美感的分析;2.对美的对象性的分析。在第三章中关于崇高的分析及审美判断力的总结,分别立足于对数学的崇高、力学的崇高,对审美的反思判断力说明的总注释。第四章中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从先验演绎出发,概括出先验性演绎的两点艺术与天才。对批判力批判中所体现的辩证法和方法论做了逐一的阐述,作为判断力批判的另一部分目的论判断力,是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虽然做了阅读,但还没做具体的笔录和较深入的了解,在此不敢班门弄,劈着自己的脚也就难堪了。

通过对《冥河的摆渡者》一书前五章的阅读和思考,使我基本了解了《判断力批判》全书的基本要旨和审美判断力批判的先验原则,这一部分也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所在。在这本书中邓晓芒认为,情感能力的先天原则在前两个批判中起着过渡桥梁的作用。反思判断力的提出是为特殊的东西寻找普遍原理,是认识能力无目的而合目的自由协调活动。完成了从认识到实践,从必然到自由的过渡,把经验的世界与超验的世界结合在人与人的自由这一“事实”上,进而形成了先验人类学的核心。

康德将哲学上升到人本学、人类学的角度,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明哲学家开始并关注人的活动,试图构建出关于人类的活动规范,为人类生活提供普遍性原理。可以看出判断力批判是围绕在“人的自由本体”的周围展开的,这个本体成为束缚其哲学视阈的核心因素。康德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值得后世人深思。

康德哲学的艰涩难懂,从邓晓芒的阐释文本中可以看的很清晰。许多康德语言的引用和翻译都是西化语言,表达上需要自我转化,邓晓芒通过对《判断力批判》的阐述和解释,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康德“先验人类学”的相关思想原理,重新认识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审美判断力的最终落脚点,帮助我提高审美观。

对于康德,必须要深入的去探索,才能从其庞杂的哲学体系中,找出那片自由的花园,然后完成自我的反思和批判。

参考书目:

[1]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2](德)康德.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3]周正兵. 试论康德美学的先验转向——兼就目的性原理的形成与邓晓芒先生商榷[J]. 安徽大学学报,2006,03:24-30.

[4]石若凡. 论康德批判哲学体系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D].湖北大学,2011.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渡口看风景---读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