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效率低压力大,你和高手的只差一个高效模型

1

几乎每天在社交媒体上,都能看到有人说压力大不想上班,每天下班之后只想葛优瘫,任何费脑的事情,都做不来。

而另外一些人,每天工作很高效,你想象不出来为什么她们总是精力充沛,做起事来毫不费力。

趁早品牌的创始人王潇,就是这样一个高效的典范。

工作效率低压力大,你和高手的只差一个高效模型_第1张图片

王潇不仅仅是文创品牌的创始人,她从2010年到2019年,出版过七本书。微博粉丝有260多万。除此之外,今年她开始录制健身视频,带领一波又一波的人开启打卡健身之路。

她有一个女儿,会给女儿高质量的陪伴。她是一个旅行达人,她经常要飞世界各地,看美景,品美食。她爱美,要健身,要美容,还会做营养餐。

她最近刚从长江商学院毕业,获得了毕业证书。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想要成为优秀的人,拥有优秀的习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必不可少的是一个处理信息的高效模型。

《高效忍者:压力小、效率高、不糟心的工作艺术》就是介绍的一种CORD高效模型,帮助那些总是感觉工作累、力不从心的人,重新拥有对工作的掌控感。

工作效率低压力大,你和高手的只差一个高效模型_第2张图片

这本书的作者是由格雷厄姆.阿尔科特,他是一个高效培训师,创办了一家效率培训组织,在很多国家有分部,曾经服务过英国政府内阁、英国电信等企业,是一家很有影响力的培训机构。

他把自己多年来总结的经验写成了这本书,《高效忍者》中有原理,有具体的方法论,是一本超实用的能落地的提升效率的书。

《高效忍者》从高效者的能力和思维特点入手,之后揭示了我们常常感觉工作压力大的原因,以及压力大导致的身心疲惫的表现,最后从管理注意力为前提,介绍了一个CORD高效模型。

2、养成高效的习惯,做事才能毫不费力

总有人说自律才能自由,可自律并不是优秀的原因,而是一种结果。很多人之所以被评价为自律,是因为他们拥有更多高效的习惯。

 高效忍者有一套自己对待工作的思维方式,他们会选择先思考究竟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内心会对要做的事情先清晰的优先级排列。

高效忍者的思维特点十分明显,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三个点:


工作效率低压力大,你和高手的只差一个高效模型_第3张图片

自我审视

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情绪在不断变化,高效忍者会及时关注到自己情绪的变化。觉察到情绪的变化,才能第一时间接纳它,理解它,逆转它。

工作怕出丑,怕犯错,都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很多情况下的拖延,就是因为畏难情绪才止步不前的。

高效忍者会通过冥想或是把情绪写下来的方式来排解情绪。情绪有了出口,人才可能重回平静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身心禅定

潇洒姐曾经在《人生活法课》中提到,她每天都会有3个小时的专注时间,而这期间有任何的想法,她都会记录在日程本或是一张白纸上。

这种做法就是利用了第二大脑原理,倘若大脑中临时的想法不被记录下来,人很难集中精力进入“心流”状态。

另外,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是高效工作的基石。精力充沛的人,大脑更清晰,执行力更强。

冷静果断

这个时代注意力是最宝贵的,夺取用户的注意力成为媒体最关注的事情,高效忍者不会随波逐流,而是选择保持理性和恰当的拒绝别人。

和自己不想关的事情,不要浪费精力,比如对你来讲无意义的会议,明星的八卦绯闻等。

把80%的时间放在20%重要的上,让自己的行为产生最大价值,高效忍者都是非常善于授权和拒绝的。

古典老师在《跃迁》中有一句话:时代发展越快,我们越要用投资的眼光看人生。重要的事情值得花重要的时间去做,值得做得更好。

 3、为什么那么多人被工作压力打倒?

 大数据显示,如今的年轻人压力不断增大,释放压力相关的话题近几年一直备受关注。

前段时间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平均睡眠不足7小时,超一半人都在凌晨之后才睡觉,工作压力就是元凶之一。

工作效率低压力大,你和高手的只差一个高效模型_第4张图片

之前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加最晚的班,敷最贵的面膜。这是人们对生活最后的抵抗。可现实更加打脸,不少人加了最晚的班,却买不起最贵的面膜。

活在这个时代的多数人,都有压力大的问题。工作压力大主要因为员工和公司的心理合约不一致产生的。

心理合约相对的是雇佣合同,就是公司和员工对彼此的隐藏的期待。

公司希望员工更努力的工作,有特殊情况,员工能无条件的愿意加班。希望员工永远保持热情,有冲劲,有超强的执行力。

员工希望公司有更好的福利,更完善的培训制度,更人性的管理制度,更灵活的工作时间。

频繁的加班,要求24小时关注公司群信息,请假不被批准等因素,都会让员工感觉到被辜负了,因而会产生对工作抵触情绪,工作压力便会越来越大。

压力在一定范围内,能转换为动力。压力过大,就会产生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良反应,比如说失眠、食欲不振、高血压,抑或是难以专注、易怒、决策困难等表现。

对于压力,预防重于治疗,想预防工作压力过大,就先认识以下几个容易让人产生压力的导火索

对变化的恐惧

人天生怕变化,而这世界最本质的就是变化。工作中的变化,会让人产生慌乱感,变化意味着要面对未知的难题,意味着要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这要求人要不断的自我更新,过程中一定包括着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其实面对变化,不用恐慌,只要把自己能控制的事情做好就行。

《沉思录》中有一句话很经典:如果我们试图改变和控制我们力所不及的事情,那只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完美主义作祟

当下做不好的事情,不去尝试,人就难以成长。吴军老师在《态度》中跟女儿说过一个道理,最好是更好的敌人,世界上的多数事情,都没法一步到位。

害怕出丑,害怕犯错都是人之常情,可要清楚一点,这世界上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做好一件事,做事的技能都要经历由陌生到熟练的过程的。

害怕发生冲突

 工作中很多人怕跟同事起冲突,于是有意见怕冒犯别人,有好创意也不敢提出来,或是怕被否定,或是怕被攻击。

心理学家李雪说:可以发生冲突,也可以和解,这是一个人人格健康的重要标志。

工作本身并不是为了交朋友,为的是和同事齐心协力把一项项的工作做好,尽量做到对事不对人,理性处理不同意见,是作为合格员工的必要条件。

在高压状态下工作的人,分分钟陷入一种茫然的状态,认为每件事都紧急又重要,其实事情多到做不完的时候,更应该思考,到底该事情的优先级和处理方式。

4、高效忍者是如何练成的?

与带着高压工作的人群相对的是那些有着轻松高产的工作动力和控制感的人,这些人被称为高效忍者,那么高效忍者是如何练成的?

工作效率低压力大,你和高手的只差一个高效模型_第5张图片

首先,高效忍者异常珍惜注意力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出,注意力是人最宝贵的财富,比时间和金钱都重要。并且总结出了消耗注意力的“人生三大坑”:莫名其妙凑热闹、心急火燎随大流、为别人操碎了心。

高效工作者都明白,注意力是有限的资源。作者在书中把注意力分为三种类型:

主动型注意力

这种类型的注意力下,人的状态最好,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反应速度非常快,特别适合作重大的决定和解决困难的问题,这种状态下非常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不同人拥有主动型注意力的时间各不相同,不过在《自控力》提出,以往的研究发现:早上起来人的意志力最强,也就是这段时间最容易拥有主动型注意力。

《人生效率手册》作者张萌,有个“1000天小树林计划”,大学三年里她每天早上5点起床,去学校的小树林里学习英语,这是她最高效的英语学习时间。

此后,她凭借着三年的积累,在APEC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获得了去秘鲁参加峰会的机会。

如果你不是早晨拥有主动型注意力的话,就需要探索究竟一天中什么时候自己效率更高,找到它,充分利用它。

积极型注意力

处于积极型注意力状态下,人能够投入到工作中,能够完成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但工作状态会由好转向一般,很容易被别的事情吸引,这时候也容易出错。

 不积极型注意力

不积极型注意力下,人的状态是人在心不在,大脑也不在状态,工作起来效率很低,很容易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

根据不同的注意力安排相应的工作,这是高效工作的重要环节。

把最重要的思考,最有价值的任务,放在主动型注意力时间段里,这段时间非常有限,是稀有资源,每天只有2-3小时。

把需要日常决策,搜集信息,准备工作所需要的资料等工作,放在积极型注意力时间段里。

把不需要用脑的工作放在不积极型注意力时间段里,比如说采购办公用品、打印文件,删除信息或是参加不重要的会议等。

其次,拥有一套CORD高效模型

 作者根据信息输入会经历的四个阶段,总结出了CORD高效模型:

 1、收集(Capture & Collect):

不管是什么信息,好的坏的,都记下来,放在第二大脑中。

 收集阶段不需要筛选,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担忧、手机上需要处理的任务,老板交代你的工作,会议中需要进一步执行的任务,邮件上要处理的信息等等,记录下来。

你可以用纸笔记录,也可以用记录软件,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收集的地点要越少越好。

收集能够帮助我们释放大脑,记录在第二大脑上,脑力才有可能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记录可以让我们有机会随时查看灵光乍现的宝贵时刻。记录下来人会心安。

 2、整理(Organize):

 浏览所有的信息,区分哪些只是想法,哪些需要执行,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这一步主要是区分事情的优先级,之后把信息整理成待办清单。

 整理是释放第二大脑能量的阶段,是做待办清单的环节,做清单也要分层次,由高层到低层分为三层:项目清单、主要行动清单、日常待办清单。

项目清单,就类似于制定一个目标,比如说,2019年12月之前,完成100万的销售任务,要符合SMART原则。项目清单不用每天都看,但它是战略层面的行动指南,至少一周要查看一次。

主要行动清单,它以行动为导向,指向的是具体的行动,所以最好清晰明确,写的时候主谓宾语越具体越好,比如说:明天早上10点给xx公司的人事经理打电话,约候选人面试时间。

主要行动清单需要不断更新,计划赶不上变化,要不断调整待办清单的优先级。

日常待办清单,就是我们每日的待办事项,可以前一天晚上计划好,也可以没上班之前做好。如果说主要行动清单是衣柜里的衣服,那么日常待办清单就是今天要穿的衣服。

很多人会高估一天里能够完成的任务,于是写了几十个待办清单,一天结束后发现很多事情没完成,心理学家称这种情况为“计划谬误”。

侯世达定律认为,做事所花费的时间总比你预估的时间要长,即使你考虑了某些意外情况和准备时间。

每天优先处理三件对工作最有价值,能让个人能力提升的事情,能够起到四两拨三金的作用。

 3、回顾(Review):

 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写道:在知识社会中,个人角色不再受组织层级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是管理者,而所有人都有必要修炼管理者的基本素养。

回顾这个环节就是管理的环节,是反思、决策、重新排列优先级的过程,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4、实施(Do):执行清单上的任务。

 思考很重要,但执行力才是落实工作的唯一途径,最近朋友圈流传着一句话:想,都是问题。做,都是答案。

执行力才是检验一个人靠谱不靠谱的关键。

单线工作,一段时间集中精力搞定一件事,不要贪心,不要怕效率不高,相反往往当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时,效率最高,最易出成果。

博恩.崔西在《吃掉那只青蛙》中也认为,单独处理每一项任务,是工作高效、生产力最大化的关键所在。

在专注处理一项任务的过程中,所有想法和杂音,可以记录在第二大脑上,而对于社交软件上的提醒,这段时间拖延处理,最好可以断网,之后每隔一两个小时集中处理一次。

5

在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里,每个人的脚步都越来越快,而一味就快成为一种惯性,但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工作效率低压力大,你和高手的只差一个高效模型_第6张图片

成为高效忍者,不是为了做所有的事情都高效,而是为了用更少的时间处理好工作,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

如果你经常感觉被工作困住,没有时间享受生活的话,千万不要错过《高效忍者》中让人工作更高效的模型。


参考资料:

《高效忍者》

《财富自由之路》

《吃掉那只青蛙》

《跃迁》

《态度》

《自控力》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效率低压力大,你和高手的只差一个高效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