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赫拉利-读《人类简史》(坚持看完,定有收获)

遇见赫拉利-读《人类简史》(坚持看完,定有收获)_第1张图片
赫拉利\

作为一名生活在宗教错综复杂的中东地区的以色列犹太人,年轻怪才赫拉利博士选择跳出思维界限从整个人类更确切说整个智人历史角度去畅谈人类的发展史,这个思维高度不得不让人钦佩,看本书的时候尽管有很多观点和我不一致,但是仍禁不住击节鼓掌。希望借读这本书,跟随赫拉利一起去走进人类历史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每个节点,并发散思维,扩充自我认知。

遇见赫拉利-读《人类简史》(坚持看完,定有收获)_第2张图片

首先赫拉利在谈人类历史之前简单分析了宇宙的历史:在漫长的135亿年时间轴上,“智人”的出现是非常短暂的,而“物理”“化学”“生物”这些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物早已经架构完成。同样也可以启示我们这些被教育强行区分的学科是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逐渐形成的,互相连接互相影响,而不是被认为的贴标签定义区分。

遇见赫拉利-读《人类简史》(坚持看完,定有收获)_第3张图片

其次宇宙的历史被界定之后,赫拉利通过时间轴的三个时间革命节点来分析人类的变迁: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

一、人类对“火”这个自然属性能量的利用而逐渐脱离大自然的桎梏安定的生存下来。火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人类能够开始烹饪其作用:1、杀死食物中的病菌和寄生虫;2、大幅减少咀 嚼和消化时间和能量;3、缩小牙齿,减小肠的长度,增重大脑。

遇见赫拉利-读《人类简史》(坚持看完,定有收获)_第4张图片
认知革命影响对比

二、由两种高级人类“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从东非迁徙,最终“智人”因语言能力打败“尼 安德特人”。语言能力主要体现在:1、团队内部的“八卦能力”对以150人为基数团队信息的流 通和掌控,从而征服了大自然对单一个体的消灭;2、语言能力所体现的“虚构故事”的作用对 “智人”发展影响极大,因“虚构故事”而产生宗教、神话、巫术以及后来的公司文化品牌的架构等,使“智人”有了精神信仰和连接在一起的精神依靠。

智人迁徙图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


遇见赫拉利-读《人类简史》(坚持看完,定有收获)_第5张图片
农业革命

赫拉利惊人提出“农业革命”其实是一个最大骗局,不是智人驯化了植物,而是个别植物驯化了智人,包括小麦、水稻和马铃薯等。

骗局原因:1、聚集的人群产生了大量疾病,智人并没有像农业革命之前狩猎游牧时期身体变革更加强壮反而身体退化、免疫力降低,疾病爆发夺取了绝大部分生命;2、呈现几何级数增长的人口,更多人却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3、物种演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个体的幸福,智人物种DNA不 断复制从而留下智人在地球上的大量存在的信号,但相对于个体的幸福却并没有加强,个体DNA并没有在此期间得到更好地变异。

一、由想象构建的秩序:因为人类逃离了过去居无定所,衣不蔽体的生活环境,再也不会为了一顿食物而拼尽全力,人类有了更丰富的食物和更加稳定的家庭组织,人类开始脱离对大自然的依赖并集体思考未来,产生“由想象构建的秩序”。这个时候智人虚构故事的能力渐渐演化出了和自然并驾齐驱的人类世界史上最有名的虚构故事:公元前1776年的古巴比伦《汉谟 拉比法典》和公元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它们都假借众神的名义,承诺如果人类依照其中规定的神圣原则行事,数百万的民众就能彼此合作无间、生活安全和平、社会公平且繁荣。但其实从纯正的生物学角度出发,这些原则从来就没有客观的正确性,这些平等和自由都是人们一厢情愿虚构出来的,因为生物学上只有“差异化的演化各有不同”和“生物的出生”,而不是 什么“生而平等”和“自由”,“权利”只是“可变的特性”。

二、虚构故事的载体文字出现:这些虚构的故事仅仅是依靠大脑的存储是不够的,口口相传并不能让故事更清晰正确的传递下去,更加重要的是一个部落留下来的基于粮食产量、人口流动等数字,人的大脑不具备长期存储它们的能力。于是,智人就发明了书写文字。有了文字的产生,便有了表意的方式,一个部落便有了精细化的分工,并详细记录各自的职务和分工的内容。产生了初级的管理制度和文化载体,并产生了对文字抄写、教学传递、数据管理等职位和职责,一个个文化帝国便产生了。如苏美尔、古埃及、古中国和印加帝国等等,这体现了人类幼稚时期官僚制度的优越性——它逐渐改变了人类思维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过去的自由连接、整体思 考,已经转变为官僚制度、分割思考。

后农业革命时代,人类开始靠着文字和共同虚构的故事迅猛发展。历史从来就没有正义所说,所有的规则都是人类为了发展共同虚构的。

作者由于文字的出现而带出的关于人工智能的担忧:

文字本来应该是人类意识的仆人,但现在正在反仆为主。计算机并无法理解智人如何说话、感觉和编织梦想,所以我们现在反而是用一种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数字语言来教智人如何说话、感觉和编织梦想。而且这还没完。人工智能的领域还希望能够完全在计算机二进制的程序语言上创造一种新的智能。像是科幻电影《黑客任务》或《魔鬼终结者》,就都预测着总有一天这些二进制语 言会抛下人性给它们的枷锁,而人类想要反扑的时候,它们就会试图消灭人类。

关于阶级以及人类天分的培养观点:

当然,天生自然的能力也很可能影响社会阶级差异,但是种种不同的能力和性格常常还是会受到想象阶级的影响。关于这一事实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多数的能力也需要培养和发展。就算某个人天生就有某种才能,如果不经过积极培养、磨炼和运用,常常也就没什么表现的机会。但这些机会绝非人人平等,常常都是要看他们在想象建构出的社会阶级中身处何处而定。比如偶然的历史事件》白人控制黑人》种族歧视法律》黑人普遍贫穷缺乏教育》 文化偏见 。

天生带来允许,文化造成封闭。天生自然的生物学,可能性几乎无穷无尽。天生的自然存在的真理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认知的。而过去教育文化造成的封闭正一步步被打破,未来的教育将不再受到过去文化的桎梏,由个体的先天性基因出发,认知真理,探索天生的无穷尽可能性, 尽可能挖掘每个人的天赋所为。

第三部分 人类的融合统一


遇见赫拉利-读《人类简史》(坚持看完,定有收获)_第6张图片
融合统一

一、货币为人类世界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金钱的运作原理:人们之所以愿意如此,正是因为他们接受了这个集体的想象。“信任”正是所有金钱形式最基本的原料。如果有个富裕的农民卖掉房舍田产换来一袋贝壳,还带着这袋贝壳前往远地的省份,那是因为他相信抵达之后,其他人会愿意用稻米、房屋和田地和他交换这些贝 壳。所以,可以说金钱就是一种相互信任的系统,而且还不是随随便便的某种系统:金钱正是有 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金钱制度有两大原则:

1.万物可换:钱就像是炼金术,可以让你把土地转为手下的忠诚,把正义转为健康,把暴力转为 知识。

2.万众相信:有了金钱作为媒介,任何两个人都能合作各种计划。就是因为这两大原则,让数百 万的陌生人能够合作各种贸易和产业。然而,这些看似无害的原则还是有黑暗的一面。如果一切都能换成金钱,而大家相信的又是不具名的硬币和贝壳,就可能伤害当地传统、亲密关系和人的价值,让冷酷无情的供需法则取而代 之。

二、全球帝国思维

不受地域(可无限扩张)、不受民族(统治许多民族,各民族间有各自的文化认同)的限制,把地球所有的事情连接起来。

过去帝国的思维是由唯一帝国统治者率领军队去征服所有国家和民族,并执行统一的法则法规,强行所有人类臣服于一个人一个制度。帝国思维为天下的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人类融合统一让人类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这只是反应人类内心的对权利和征服的极度膨胀,未来将不会产生帝国,但有必要产生分久必合的统一思维意识。因为天地自然的处理不是一个国家就能说了算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地球的所有角落将被互联共享,“智人”将上升到新的追求高度,去探索广阔无垠的地外文明,并在寻找到外星人或者面临地球灾难危机之前统一起来,世界公民思维是唯一的趋势。

三、宗教的法则

我们可以说宗教是“一种人类规范及价值观的系统,建立在超人类的秩序之上”。这里有两大基本要素:

(1)宗教认为世界有一种超人类的秩序,而且并非出于人类的想象或是协议。例如职业足球不是宗教,因为虽然足球也有许多规则、仪式和常常很古怪的惯例,但大家都知道是人类发明了足 球,而且国际足协(FIFA)随时可能开会决定把球门变大或是取消越位规则。(2)以这种超人类的秩序为基础,宗教会发展出它认为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和价值观。例如,虽然现在许多西方人相信鬼魂、精灵、重生,但这些信念并未构成什么道德和行为的标准,所以也 就不算是宗教。

释迦牟尼找到一种方法可以跳出这种恶性循环。在事物带来快乐或痛苦的时候,重点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着重在它带来的感受,于是就能不再为此所困。虽然感受悲伤,但不要希望悲伤结束,于是虽然仍有悲伤,也能不再为此而困。即使仍然悲伤,也是一种丰硕的经验。虽然感 受快乐,但不要希望快乐继续,于是虽然仍有快乐,也能不失去心中的平静。

遇见赫拉利-读《人类简史》(坚持看完,定有收获)_第7张图片

而目前人类最大的宗教是人文主义宗教:崇拜“人性”的宗教

人类过分区分自己和其他物种之间的区别,崇拜人对于大自然其他物种至高无上的权利,一切行为都是基于对人的保护而杀戮其他物种。从生物学角度我们知道人和其他物种的基因区别并不大,人之所以能产生更高级文化是由整个物种发展的偶然性事件组成的。比如人基于这个物种的利益而区分哪些动物是有益的,那些动物是有害的,并加以消除和保护,这是对大自然的一种以人为基准的重新洗牌行为,更加让人脱离大自然的本质属性。我们只有消除“智人”为核心的宗教属性,我们才更容易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并通过研究大自然从而对人的学习和进化有更进一步的帮助,并在探索其他高智能物种(外星生物)的过程中助我们一臂之力,在创造高智能物种 (人工智能)的时候不至于被反其道灭绝之。

我们之所以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拓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未来的可能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举例来说,研究欧洲人究竟是如何控制了非洲人,我们就知道种族歧视绝非自然或无可避免,而且知道世界大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样 貌。

赫拉利的一番言论让我们认知到,历史有我们无法控制的偶然性创造的,我们不能通过历史反其道推之,当物种形成的哪一天起就开启了在亿万分之一的超然选择中不同的演化突变之路,未来我们无法掌控更无法想象,但我们可以基于历史的规律引导和创造下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

第四部分科学革命-阿拉莫多原子弹爆炸和阿波罗登月计划


遇见赫拉利-读《人类简史》(坚持看完,定有收获)_第8张图片

至少在认知革命之后,人类就很希望能了解这个世界。我们的祖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希望能找出支配自然界的法则。然而,现代科学与先前的知识体系有三大不同之处:

1.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现代科学的基础就是拉丁文前缀“ignoramus-”,意为“我们不知道”。从这种立场,我们承认了自己并非无所不知。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愿意在知识进展之后,承认过去相信的可能是错的。于是,再也没有什么概念、想法或理论是神圣不可挑战的。

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承认无知之后,现代科学还希望能获得新知。方式则是通过收集各种观察值,再用数学工具整理连接,形成全面的理论。

3.取得新能力。光是创造理论,对现代科学来说还不够。它希望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来取得新的能力,特别是发展出新的科技。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真正让科学革命起步的伟大发现,就是发现“人类对于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毫无所知”。

这一段启发我对教育的思考:过去的教育都是将知识和经验传授下去,把已知的告诉学生,而学生承接的是传承老师或者师傅的经验教训,而真正促进成长的正是我们所经历的未知,基于真理存在的未知,以及承认自我的无知并敢于面对无知?

在“科学革命”到来之后,人类承认自己的无知,那所有的由政治、文化虚构的故事岂不是都是有所怀疑的,这可能会导致现在国家政治体系的崩溃,除非依靠不科学的方法,比如:

1、虽然采用科学理论,但必须违反一般科学做法:宣称这就是绝对的真理。采用这种方式包括纳 粹(声称他们的种族政策是来自生物事实的推论)和Communists (who claimed that Marx and Lenin had divined absolute economic truths that could never berefuted ).

2、不要采取科学方法,而诉诸“非科学的绝对真理”。这一直是自由人文主义的策略。自由人文主义的基础在于坚持主张人类的特殊价值和权利,但很尴尬的是,对智人的科学研究并不认同这 种看法。(比如目前关于智人是其他星球更高级物种投放到地球上的言论,类似于电影《普罗米 修斯》)

在我们承认人类的无知基础上,面对现行的政治、文化虚构的故事,我们不可避免的进行妥协。但是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是在不影响科学互通和进步的前提下形成的,政治文化对无知的探索和 干预都会产生不利于智人发展的后果(比如“网络墙”)。

由于人类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有了对自然规律的验证和总结,有了数学和完美的方程式,也有 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而到19世纪末,科学家又观察到许多现象不符合奉为真理的牛顿运动定律,又带来了下一波物理理论的革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有些学者想仿照牛顿公式去推算生物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却发现实在太过复杂而创造了统计学;总体而言正如培根所说 的“知识就是力量”是现代科学革命的号召。

赫拉利后面提到了“吉尔伽美什计划”。所有的宗教让教徒相信人人平等不变的真理是“人人皆死亡,无论贫富贵贱。”这是维持宗教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是赫拉利提到目前人类对于生物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将人类的生命突破限制,提升到永生的高度,这就是所谓的“吉尔伽美什计划”。

在过去科学和科技是分开的,一般来说,前现代的统治者和商人想取得新科技的时候,多半并不是将资金投入研究宇宙的本质,而多数的思想家也不会想把他们的发现发展成科技上的小工具。 统治者资助教育机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传统知识、强化现行秩序。

科学研究一定得和某些意识形态联手,才有蓬勃发展的可能。意识形态能够让研究所耗的成本合理化。而代价就是意识形态能够影响科学的进程表,并且决定如何使用研究成果。因此,如果想知道人类究竟是怎样做出核弹,怎样登上月球,光是研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成就还不够。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当时的思想、政治和经济力量,看看这些力量如何形塑了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将它们推往某些特定的方向。其中,有两股力量特别值得关注:帝国主义和资本 主义。在过去500年间,科学、帝国和资本之间的回馈循环无疑正是推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引擎。

1、科学和帝国的联姻创造了欧洲征服世界的帝国远洋时代。整个地球几乎被欧洲所征服,而其他帝国和民族部落几乎被消灭和杀戮。科学家为帝国提供了各种实用知识、思想基础和科技工具,要是没有他们,欧洲人能否征服世界实在仍是未定之数。至于征服者报答科学家的方式,则是提供各种信息和保护,资助着各种奇特迷人的研究,而且将科学的思考方式传到地球上的每一个偏远角落。如果没有帝国的支持,科学能否发展得如此蓬勃,也仍在未定之天。绝大多数的科学学科一开始的目的,都只是为了让帝国继续发展,而且许多发现、收集、建筑和学术也都多亏了有 陆海军及帝国统治者的慷慨协助。

2、而科学和资本主义的联姻则创造了整个近现代的科技革命。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人类全体财富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这一点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而且还不只是从经济的角度,也包括道德和政治的角度。他其实告诉我们:贪婪是好的,而且我们让自己过得好的时候,不只是自己得利,还能让他人受益。“利己”就是“利他”。有一些宗教(例如基督教和纳粹)杀害了数百万人,原因是出于仇恨。然而,资本主义也杀害了数百万 人,原因则是出于冷漠和贪婪。资本主义过分追求剩余价值的目标在整个世界创造了一个“地狱”。“奴隶制”、“殖民掠夺”,人来的历史从来都不是洁白无邪的,而资本主义正是沾 满鲜血的双手。

我们正在走在资本主义铺平的道路上,共产主义已经成为一种理想主义想象已无法阻止资本主义的惯性。未来的科学科技将会与谁联姻呢?作者没有给出答案,我们可以推测人工智能、地外文明 的探索有可能导致人类被取代或者进入另一个“新智人”阶段。

纵观工业革命历程发现: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 能量的转换和探索:太阳能量-植物光合作用-动物和人摄取-死亡转换成化石能源-燃烧使用-产生热量-蒸汽机 拉动车辆动 能-发电产生电能;风能-转换成电能;潮汐能/地热能-电能;原子能-核能发电。过去我们绝大部分的能量都是来自于太阳能,太阳能也是太阳无时不刻的核聚变爆发的能量,也就是核能才是最终的探索宇宙所应用的能源。由此,太阳能电动汽车未来发展将会非常有前景, 而原子能电动车更是一种发展(保证原子装置的安全性)。

谈完三个革命进程,作者忽然转到探讨人类快乐的源泉这个问题上来:

关于快乐最重要的一项发现在于: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是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大多数的历史书籍强调的都是伟大的思想家、英勇的战士、慈爱的圣人,以及创造力丰沛的艺术家。这些书籍对于社会结构的建立和瓦解、帝国 的兴衰、科技的发明和传播,可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对于这一切究竟怎么为个人带来快乐或造成痛苦,却是只字未提。这是我们对于历史理解的最大空白之处。而且,现在该是补上的 时候了。

快乐并不是化学元素(多巴胺)的综合作用也不是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更不是类似于宗教的个人对意义的错觉和现行的集体错觉达成的同步,而是真正认知自我。主观而非客观的认识。然而,要解放个人是有代价的。现在许多人都悲叹着家庭和社群功能不再、觉得疏离,而且感觉冷漠的国家和市场对我们造成许多威胁。如果组成国家和市场的是一个又一个孤单的个人,而不是关系紧密的家庭或社群,要干预个人生活也就容易得多。现代高楼公寓,所有人各自锁在自己家里,连每户该付多少清洁费都无法达成共识,又怎么可能一起站出来抵抗国家机器?民族竭尽全力,希望能掩盖自己属于想象的这件事。大多数民族都会声称自己的形成是自然而然、天长地久,说自己是在最初的原生时代,由这片祖国土地和人民的鲜血紧密结合而成。但这通常就是个夸大其词的说法。

社会是在不断地变动中存在的,你要跟得上社会的变动,同时至少要领先一步带领社会的变动,或是超前超越社会的变动,但是这个超前必须从现在开始一步步的铺路。科技和互联网的存在让社会的变动极速前进了,很多人已经变得不适应,很多人的速度已经跟不上,或者被淘汰,或者 存在于过去的某个时间里。所以,现在有四大因素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核子末日的威胁促进了和平主义;和平主义大行其道,于是战争退散、贸易兴旺;贸易成长,也就让和平的利润更高,而战争的成本也更高。随着时间过去,这个良性循环也就对战争造成另一个阻碍,而且可能最后看来会是最重要的阻碍:因为国际网络日渐紧密,使得多数国家无法再维持全然独立,所以其中任何一国片面宣战的机会也就大幅降低。大多数国家之所以不再发动全面战争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已经不再能够完全独立行事。

最后,智人的末日?


遇见赫拉利-读《人类简史》(坚持看完,定有收获)_第9张图片
末日机器人

想当初,第一次进行人类基因组定序的时候花费了15年、30亿美元,但现在只要花上几周、几百 美元,就能完成一个人的基因定序。根据DNA为人度身定做的个人化医学时代已然展开。你的家庭医生很快就能告诉你,你得到肝癌的风险比较高,但倒是不用太烦恼心脏病的概率。医生还 能告诉你,某种对92%的人有效的药物就是对你没用,而且另外一种通常会致命的药物反而正是 你的救命仙丹。一个几近完美的医疗世界,已经近在眼前。

智人开始超越了自然选择的这些界限。自然选择的法则开始被打破,而由智慧设计(intelligent design)法则取而代之。有三种方式可能让智慧设计取代自然选择:生物工程(biological engineering)、仿生工程(cyborg engineering)与无机生命(inorganic life)工程。虽然我们目前确实还无法创造出超人类,但看来前方的路上也没有什么绝对无法克服的科技障碍。现在真正让人类研究放慢脚步的原因,在于伦理和政治上的争议。然而,不管现在的伦理论点如何有说服力,未来的发展似乎势不可当;特别是这有可能让我们无限延长人类生命、解决各 种疑难杂症,以及强化人类认知和情感上的能力。

然而,在所有目前进行的研究当中,最革命性的就是要建构一个直接的大脑–计算机双向接口,让计算机能够读取人脑的电子信号,并且同时输回人脑能够了解的电子信号。如果这种设备成功,再直接将大脑连上网络,或是让几个大脑彼此相连、形成“脑际网络”,情况会如何?如果大脑能够直接存取集体共同的记忆库,对于人类的记忆、意识和身份认同又会有什么影响?举例来说,在这种情况下,生化人就能够取得他人的记忆。就算从来没听说过另一个人,没看过他的自传,也不是靠着想象,但却能够直接记得他的记忆,就像是自己的记忆一样。而且,这里的他人可能是男,也可能是女。像这样的集体记忆概念,对于自我和性别认同又会有什么影响?在这种时候,我们要怎么“认识你自己”?又要怎么知道,哪些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梦想,而不是集体记忆中的愿望?这样的生化人就不再属于人类,甚至也不再属于有机生物,而是完全不同的全新物种。这一切是根本上的改变,其中的哲学、心理或政治影响可能都还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事实上,未来世界主人翁与我们之间的差异,可能会远大于我们和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差异。我们与尼安德特人至少都还是人,但未来的主人翁很可能会更接近神的概念。物理学家认为宇宙大爆炸(BigBang)就是一个奇异点(singularity)。在奇异点之前,所有我们认知的自然法则都还不存在,就连时间也不存在。所以要说宇宙大爆炸“之前”如何如何,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意义、无法理解的。而我们可能正在接近下一个奇异点,所有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意义(不论是你我、男女、爱恨)都即将变得再也无关紧要。而在那个点之后的任何事,都 还超出我们现在所能想象的。

在7万年前,智人还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动物,在非洲的角落自顾自地生活。但就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间,智人就成了整个地球的主人、生态系统的梦魇。时至今日,智人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能 进入神的境界,不仅有望获得永恒的青春,更拥有创造和毁灭一切的神力。但人类很难接受的一个事实就是,科学家不仅能够改造身体,也能改造心灵,未来创造出来的科学怪人可能就是硬生生比人类优秀不知凡几,他们看着我们,就像是我们看尼安德特人一样带着一种轻蔑和不屑。

我们都自以为是的认为:人类是万物之主宰,所以我们在宰杀牛羊各种动物,植物的时候没有主观感受的怜悯和痛苦。当有一天我们不是万物之主宰的时候,我们才认识到我们和其他动物是一 样的。

最后赫拉利带着悲观主义的情绪看待“智人”的未来,但我乐观的认为我们未来所要经历的一切都正在开始,所有的创造都是由我们这一代“智人”所创造,不久的将来下一代“新智人”必将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这一切一切都是因为目前我们所要创造的缘起:不是因为贪婪和自私,而是源于对自我的认知快乐!

未来改变人类的几个方向:生物工程(基因医疗)、仿生工程(万物互联)、无机工程(人工智能)、外太空探索(智慧生物寻找)、微观物质(质子、中子、夸克等)以及教育(新智人产生)。

不希望我们一手造就的历史成为未来的屠杀场,那就应该坚持最根本的关于自我的认知的原始探索,尊重所有存在的生物物种, 并保持一颗无知的心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遇见赫拉利-读《人类简史》(坚持看完,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