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初体验

我从来没有系统的涉猎过哲学方面的知识,但对于这门学科我是始终保持着敬畏之心的。我认为优秀的哲学家们是有能力引领人类往前走的那一小波人。我个人的哲学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于从小到大的思政教育教材,被唯物主义洗脑了很多年,一小部分来自于杂文杂书杂视频,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选了西方哲学史这门课,我的初衷是想借着难得的机会来靠近一下西方哲学,就算我听不懂。事实上,课程上到后期,特别是康德之后,我就真是云里雾里了,但课程总体听下来,总还是有些收获。这篇文章是对课程里一些我有共鸣的点的总结,做了些微拓展,用不上专业哲学思维和词汇,只能唠叨唠叨。

1.理想国,乌托邦与马克思共产主社会的区别

课程前期在谈柏拉图。在之前我对柏拉图的认识依托于两个名词“柏拉图之恋”和“乌托邦”。且说说“乌托邦”。我从前就知道乌托邦表达一种理想式的国家,我就这么被“理想式”这个词迷住了眼。“理想”被解读为对美好的向往,经过我自己的加工,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一结合理解,果然跑偏了。

柏拉图的理想国主张的是集权式统治,对于民众来说是无自由的平等,这不是平等的真谛。甚至后期亚里士多德在批判理想国时说:“集权推动的理想国都是走向地狱。”这让我想起动漫《火影忍者》里的大反派的行为,为了使世界和平,他主张迷幻住所有人类,当“个人思想”被磨灭之后,他的和平就实现了。作为一个哲学界的路人,我在还没弄清各家观点时就被片段式的灌输结论,这样使得我把马克思与柏拉图放到同一间屋子里,怎么都和谐不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强调人的本质,也就是自由,这是马克思的“理想国”,完全不一样。

自此,我无法再直视任何以乌托邦为名头的酒吧或咖啡馆,毕竟我的价值观里“集权”不是个趋向“完美”的行动。

2.“完美”——现实世界是对理想世界的模仿,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是最虚幻的

课上第一次出现“完美”这个词,我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内心充满惊喜和感动。感觉是为人生的折腾找到了一个理由。人类所有的焦虑和紧张都因为不完美,因为完美是没有这些所谓负面情绪或任何不顺利的。完美是世界发展的动力。科技不断进步是因为物质的不完美,法律不断完善是社会的不完美。我们知道终点是完美,又不知道路途有多远,就像永远到不了零的分数,无限不循环的孤独的根号二,这样追究下去真让人焦躁。你看,果然又不完美了。我在这样哲学命题面前会感觉到一个人短暂人生的渺小,这样的状态会持续到我又被柴米油盐包围,肚饿无力为止。

如果说完美是理想世界,那现实世界就是通过不断精进的模仿而出现的虚假世界,再者艺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艺术世界就变得最虚幻。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也曾坚持摹仿说:“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摹仿者……是自然的合法女儿,因为他是从自然中产生的。”

这对我来说是很新的观点。但从我对艺术的理解来看,我对后半句提出异议。我认为艺术世界是比现实世界更贴近完美的存在。

写实派的画确实是在尽力模仿现实世界,在没有相机的年代起着相机的作用。我更喜欢的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别是在我开始画画以后。世上颜色千千万,却能被包容在一个方寸大的调色盒里。有人会得到创世者眷顾,能敏感识别比他人更多的颜色,甚至能创造出没有见过的颜色,就像在没有延时摄影的古代画出星空的梵高。那一波顶尖的艺术家们就是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通道,把领先于常人的对理想世界的认知用艺术表达出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艺术家都在死后才被认可,这时候才有更多常人赶上了艺术家们追赶理想世界的步伐。

3.经院神学—理性主义的回归

希腊哲学理性主义的重新回归导致了基督教神学从教父神学到经院神学的转变。从某个角度上来说,经院神学的出现的原因之一是教会需要巩固统治。

经院哲学的特征是奉基督教教义为无上权威,但要用理性去加以解释,解释的方法又极其烦琐抽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极端异教的出现,经院哲学应声出世。

是否应该对基督教等的宗教追根究底是我思考过的问题。从教徒的角度看,这能更稳固他们的信念,但更可能他们根本不需要。这样的论证更多要给像我一样的路人看,拉拢我。但这样的证明有风险,兴许就失败了。最终果然还是走入了不可知论的死胡同。

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本小说《达芬奇密码》。它从分析达芬奇的各类画作出发,认为达芬奇把一个不能说的的秘密藏在了作品里,书里给出的秘密是耶稣是人不是神。当主角最终找到答案时,陷入了迷惑,几人手握这个烫手山芋,到底该不该公之于众。

这貌似是一个可以破除“迷信”的真相,但谁也不敢保证公开秘密之后,信仰坍塌会给世界带来多大波澜。经院神学最终也没完全堵住质疑的声音,这也算是一桩好事。我并不对理性保持乐观,理性总也不能比感性更接近完美。就哲学家们的初衷而言,他们的确希望调和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矛盾,但显然没有成功。理性不能证明信仰,一方面可能说明信仰有问题,一方面也可能说明了理性的无能,这都是不能被接受的。经院神学走向了衰落。

西方哲学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走进哲学的乐趣在于我能暂时躲开柴米油盐,探索一会天下和内心。生存常有而生活不常有。

西方哲学史初体验_第1张图片
黑格尔先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方哲学史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