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今天的课

今天,是我第一次用绘本讲公开课——《活了一百万次的猫》阅读·创写·评述 三部曲。

整体来说,课堂流程还算自然,我的状态也比较松弛,尤其是这是第一次没有手写教案,脑袋里只搭了个大概的框架出来。

之前讲公开课,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写自己课堂设计,一次次梳理甚而细化至极——自己要说或者可能会说到的某一句话,包括这些话分别用什么语气。

今天的课,类似于阅读交流活动,创写环节提供了关键词支架,想象又是孩子们擅长的,所以积极性及创造性还是可以的。只是在发布自己的写作内容之时,学生普遍不举手,声音小,而且语气显得生硬,好像所念的内容是一篇出自陌生人之手的文,而不是最最亲近的自己。

其实,我在学生之中走动时,发现很多孩子写得相当令人震撼。是的,是大人所想不出来的精彩。可他们就是不愿意举手。

我在想学生的状态,到底怎样好呢?是积极到争先恐后还是安静地倾听。日常中,我一直强调后者,至此却又犯了迷糊,到底怎样是更好呢?

我没有采取传统式主旨领悟的问答法。而是以组织沙龙活动力求学生参与起来能够多点儿热情,事实上好几个孩子的解读都出乎我意料。

有时候,我们真该停下来奔忙的脚步,去阅读,有深度,有自我的,去思考,去创造,去发表。

评课环节,我很高兴大家能中肯地提出课堂存在的不足,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教师的声音有时候过小。这是我的老毛病,真该改掉,必须改掉。

另一方面,我反复回忆课堂细节。发觉好几个关键点在学生没有发掘之际,也忘记或者仅仅片面性传递给他们。讲解不足,引导不够,这是一大漏洞。

再者,课堂内容方面还需要再有所取舍,比如现在才明白,整节课下来还有太多废话可不说,有些问题可不提。

一句话,我除了努力,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思今天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