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初问出文,其意粗显。次问所为,但言教备,不云行(《序分义》云“机缘未具,不可偏说定门。佛更观机,自开三福之行”等,故作此问)。
通过这么解释,前面第一问“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它的意思大致就显出来了,可是第二问还有问题。
“次问所为”,他问什么呢?“教备不虚,何机得受?”但他为什么只问“教备”,而不讲行呢?这个问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把定散二善只当作一种教,而不提到它是行,可是在《序分义》里说“机缘未具,不可偏说定门。佛更观机,自开三福之行”,也就是说定和散应该不仅仅是教,也可以是行。为什么这里只讲“教备不虚”,而不讲到行呢?
答:一云:“教名劝行,举教兼行。释名门云‘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缘因’。可为证矣”。
这里没有说行,是因为教就是为了劝行的,所以举教就可以了,行就包含在里面了。比如“释名门”就说“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缘因”,教是能诠,行是所诠;教为缘,行为因,这句话就可以证明教行是一体不分的。
二云:“教必有行,其理虽尔,今经定散有异常例,虽说二行,唯成教门。至论实行,唯在念佛,故牒两门,唯言‘教备’。释名门意,亦当在斯。教名观门,行名念佛故也”。
这种解释又是另一个角度。
说“教必有行”这个道理肯定是这样,没错,但这里所表达的不一样。
因为《观经》所讲的“定散”和一般所说的“定散”是不同的,虽然有定善之行、散善之行,但其实这定散二善“唯成教门”。
它并不是叫你直接修这个行法,“至论实行,唯在念佛”,所谓“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定散文”讲实行的行法唯在念佛,定散成了“咨嗟教门”,所以讲“故牒两门,唯言‘教备’”。
前面举了“释名门”,“释名门”那里的解释也应该是这样的,“必藉教行之缘因”,“教”就是观门,“行”是指念佛。
这种解释也蛮好的,有另外一重角度,也可以讲是更深一层的角度。
今案:此事亦勿偏执。
这两重解释都有它的合理性,不能以一废一,不要偏执。
但初义中,一类取者,情局自力教行,不顺文意故。后义近此中佛力、愿力之义。
如果真正评判的话,第一义当中有一类人,如果是“情局自力教行”,一定要以定善或者散善作为行法求往生。如果这样的话,就有点不通了,“不顺文意”。“后义”,就是第二义和这里三重料简的佛力、愿力之义比较接近,定散只是作教门,然后标举念佛,这很显然跟佛力、愿力相类似。
然依理实决了,此义三重,通有教行二门。
如果以道理来决判,“三重”就是自力、佛力、愿力,这三重里面都有教行这两门。
自力教行,如常可知。
“自力教行”当然好理解,定善教、散善教,然后依教去修定善,修散善,以求往生。
后二教行,解有二义:
后面两重讲教行,有两个角度:
一者,佛力成教,愿力成行。二者,佛力、愿力,各有教行。
“佛力成教,愿力成行”,跟上面的解释大致差不多,定散二门是佛力之教,然后导归念佛愿力之行。所谓“佛力成教”,就是释迦如来的教力;“愿力成行”,是阿弥陀如来的愿力,念佛。
这是一种解释,就是这两重之间,佛力这一重单算是教,愿力这一重才算是行。
另外一种解释,“佛力、愿力,各有教行”,那怎么说?
谓于定善,示佛力观,闻位观成,即于教中有行成义。散善准之。
所谓“闻位观成”,闻释迦牟尼佛所说教法,“闻位”讲的是教,但当闻位的时候就观成了。
为什么在闻位就能观成,还不等到修位呢?
这是因为佛力的缘故。佛力观就是简单,如果是自力观,一定要到修位,而且如实相应地修才能观成,可是佛力观“闻位观成”。既然“闻位观成”,从“观成”这个角度来说,教中就有行成之义,所以教里面就有行。
散善也是一样,因为“散善显行缘”也是显示佛力,了解它显示佛力散善之教,当下也有所谓的福在当中。
这是讲的佛力这一重的教和行。
然后讲愿力这一重。
又依观门归愿力故,专心念佛,观行还教。福业准之。
“依观门归愿力故,专心念佛”,“专心念佛”固然是行,可是是由观门来归于愿力的,所以观行当下,它还是一种教。也就是说念佛行,行里边也有教门。
“福业准之”,“福业”就是三福行,也是教在里边。
因为在愿力这一重,不管是三福业还是定观行,都是念佛为行法,这两重本身就属于教这个范围。念佛行不是单念佛行,不是只有行没有教,这行里边也有教,定散二善就成为教了。
但此等义,皆是如来妙权方便,种种因缘,引机入法。故望佛愿,意在一向专称,思之。
这三重各有教有行,或者是佛力为教,导入愿力之行;或者是在每一重当中自力、佛力、愿力,各有其教行,这都是“如来妙权方便”,用种种因缘引机入法,最终都是让我们归入一向专念。
“观行还教。福业准之。但此等义,皆是如来妙权方便,种种因缘,引机入法。故望佛愿,意在一向专称,思之”,这是最后一个总结论。这三重观的教和行,最终目的还是落在一向专称。只是在每一个层级,利用种种因缘引导自力之机而入愿力称名之法。
像在自力教行这一重,还是引导一般自力根性的人先入圣道门,由这个观念顺势转入净土门。自力修行观念很强的,一定要给他这样一个机会,一个契入口;转入净土门之后,再来开导,说“你这样的根机是做不到的”,就顺便把佛力教行说出来。
像释迦牟尼佛就说“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圣人可以,凡夫就做不到。那怎么办呢?引导她“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这个“异方便”就是佛力。
佛力加持,定散随机,“闻位观成”。不论是什么样根性的众生,不必到修位,当下闻说极乐净土种种庄严就算观成了。这个“观成”并不是在定心当中观成的,像韦提希在光台见国,或者在第七观初见佛,都不是在定心位,而是在“闻位”,即闻教法的当下,观就成就了。推其根本原因,当然不是她自己的入定修观,而是释迦牟尼佛的神力加被,所以韦提希夫人才发愿往生弥陀净土,归命弥陀救度。
以我们来说,“闻位观成”,我们看见极乐世界的庄严了吗?看见阿弥陀佛了吗?不是这叫“观成”。“观成”就是能发起愿生心,能归命阿弥陀如来,这叫“观成”。所谓“起观生信”,观的成就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极乐世界这么清净庄严,我愿意往生;阿弥陀佛这样慈悲救度,我愿意归命弥陀救度”,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叫作“闻位观成”。
在“闻位观成”的当下,是释迦牟尼如来的神力,或者教力,而释迦的神力、教力和弥陀愿力是相通的。因为释迦本来就是乘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七愿来娑婆世界,开显一代教法,赞劝弥陀净土、弥陀名号,乘着第十七愿来弘扬第十八愿本愿念佛往生,所以必然是从释迦佛力引归弥陀愿力,弥陀愿力的根本意趣就是一向专称。
恭录自:《观经疏楷定记》讲记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