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思维导图不够有思维?

很多人都用过思维导图工具,只不过,你是否依赖于思维导图的固定结构啦!什么是思维导图的固定结构?我给你放个图就知道了!

(思维导图的结构)

为什么你的思维导图不够有思维?_第1张图片

往右看到弹出的菜单没?这就是思维导图本身自带的结构。当我没有告诉你思维导图如何用的时候,你会怎么用他?

(你做的思维导图)

为什么你的思维导图不够有思维?_第2张图片

​Bingo!你又答对了,选一个结构后,开始哐哐哐上手Enter键+键入文字的一波撩骚动作!然后是不是觉得完满完成思维导图的笔记了!只不过,当你放到社群里的时候,是否发现好像有点不对劲?似乎看的不是很清晰,还需要放大图片才能看到具体写了什么?

然而,我在加入社群运营官和工作型PPT训练营,学习课程并第一次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笔记后,很多小伙伴都纷纷来问我是用什么做的!

(我做的思维导图)

为什么你的思维导图不够有思维?_第3张图片

​当我道出是思维导图制作的时候,大家为之震惊!甚至觉得不可思议,也都有私信和我请教我的思维导图的做法。这里先卖个小玄机,不能透露太多,因为我觉得它应该是个可以和大家认真分享和仔细说明的知识加餐。但我可以先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差。

其实,很多小伙伴长期以来被思维导图【欺骗】了!假如思维导图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叹息,不要忧虑,欺骗的日子总会过去,我们要相信工具的存在是为了优化和提升效率,因为我们可以【反抗】啊!

怎么【反抗】?我暗地里向求助的小伙伴发送了【葵花宝典】——当然,不是那个欲练此功必先自宫的那个葵花宝典,而是欲练此功,必先打破依赖工具框架的那份葵花宝典!

因为每个小伙伴的针对性不同,我根据每个小伙伴的疑惑和不解分别制定了专属答疑小视频,都是当下录制。

比如来自其中一个小伙伴很特别,他想到了将思维导图用在自己的行业领域里,并告诉我他想用思维导图,做出不一样的方案呈现形式给到ta的用户。大有独树一帜的思维,这点真的很棒!

于是,我为他做了一个简单的视频,ta上手也很迅速,很快就做了一份自己分享主题的思维导图给我看。然后,我再根据小伙伴呈现的作品基础上进行指导修改和迭代。从细节入手,在颜色、线框、对齐部分都进行了优化。最后呈现出相对满意的作品出来。 

第二位小伙伴也有来向我讨教,ta向我提出了三个问题,同样我也是用三个小视频,为它拆解指导如何制作。最后,它也完美的输出了颜小敏老师的红包使用方法思维导图,分享了出来。想必不少小伙伴应该知道ta是谁咯。 

第三位小伙伴也来问我请教了。我仍然是用小视频回应ta的疑问。

在这里,为什么我要用小视频来分享答疑?原因很简单,可视化是人的大脑最容易接受的信息。比起平白的文字,活跃的画面更利于人类记忆和学习。为什么老师上课有讲义,会在黑板圈圈点点,为什么在线课程有视频,有图文?很大部分原因就是让信息具体化,抽象总会让人理解偏差。 

此外,工具技巧说明没有用视频着实无法还原步骤,因此视频是最好的呈现形式。这也告诉我们一个原则:在解决他人疑惑前,请先思考:怎样的形式更利于对方吸收和理解。并非文字形式不好,而是要思考,比起文字,有没有更好的形式让对方理解和记忆?如果有,它是什么? 

这里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视频小工具,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工具,它是EV录屏,轻量级、易操作,还可以录制语音。 

7月,我参与的一个读书社群的其中一个分支项目图解读书也要开始了,这其实是第一次尝试。当然,这也是一个小伙伴链接到的资源,只不过她有更多兼顾的事宜要做,因此,这个项目换成我帮她做。 

今天,我和她在讨论思维导图这个工具的时候,她有这样的感悟:我原以为,这个形式的思维导图很多人知道,所以没有去在意,也没有刻意去深入拓展。 

而我其实不一样,我有个特点,就是无论去哪里,去哪个社群学习新东西,都喜欢做一件事情:秀笔记。

当然,这个秀笔记不是想要显示我多优秀或者多厉害。我想秀的是【新的、另类的笔记记录方法】,我喜欢告诉别人——这个工具,其实还可以这么用。 

移动化学习时代,很多时候,我们都利用手机学习,看文章、看书、看学习资料、看在线课程,就连笔记都想依赖手机看。电脑毕竟只能坐在那一动不动的!

因此,笔记就要迎合手机的需要,甚至要迎合“极简思维”。什么是极简思维?极简思维就是:简化步骤,最好一步到位。如果不能,越少操作越好。

竖型思维导图,最迎合手机端阅读的需要,只需要两个步骤:点开-滑动。比起思维导图原来结构做出来的笔记:点开-放大-左右滑动-上下滑动,是不是省去了很多步骤?当然也不是说思维导图原有结构就废弃掉了,在内容呈现上,思维导图的原有结构还是很强大的。

至于如何让他很强大,我还是留个悬念,期待后续的加餐中,分享给大家把! ​​​​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你的思维导图不够有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