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仪式感

文/田明

岁末,津城的雾霾越发肆虐了,烟雾迷蒙,昏天黑地,老百姓带着防毒面具盼风盼雪盼蓝天。行驶在南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却不见高楼林立,令人心绪甚繁。

大学好友小雪路过编辑部,便一起吃午饭,给她准备的生日礼物也恰巧漂洋过海抵达,选了一张彩纸,写了几句生日祝福。

“出门画个淡妆,当是尊重对方,这玫红色,很适合你黝黑的肤色,相信我的品味,试试这迟到的生日礼物吧亲爱的。”我把口红递给小雪,并且露出狡黠的微笑。

“天啊宝贝儿,这可是我今年收到的唯一的生日礼物,真的,不骗你,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收到礼物了。”小雪显然很兴奋,看完写满生日祝福的彩纸,便折起来夹在钱包里,随后扭开口红,轻轻地,浅浅地涂抹一层,抿了抿嘴,满意的对着镜子左照右照,“我和你说,自从有了二公主后,我和我家先生的生活就变得鸡飞狗跳,什么传统节日纪念日通通略过。”

“我以前对任何节日也都无感,但这两年反倒有年似节了,连二十四节气都得查查该吃啥,有什么需要讲究的。我和你说,立冬那天,我竟然买了一把韭菜,自己包的饺子,非但不觉得麻烦反倒觉得挺有意思,你说我这样是不是年龄大了?。”我诚惶诚恐地问道。

“哪有老,我想是因为……是因为生活需要有仪式感吧!”小雪回答。

生活需要有仪式感么?仪式感到底什么呢?

我猛然想起几年前,身边的同学朋友陆续结婚,婚礼现场创意十足,别出心裁,或感人至深、或刻骨铭心,或滑稽搞笑,形式上更是琳琅满目,有中式的,有西式的,还有中西合璧的,真是令人眼花缭乱,但仔细琢磨,无非都是那些老掉牙的环节——新娘新郎交换戒指、喝交杯酒、给父母敬茶、抛新娘手捧花,有的也会让新郎现场唱首歌什么的,两位新人及在场的宾客无不沉浸在这场盛大典礼中,而我却觉得这像是一场在拿新郎新娘耍猴的表演,伤财伤神,毫无意义。于是参加了几场至交好友的婚礼之后。便只随礼不到场。

而我是一直喜欢至简的生活的,总觉得所谓的仪式感就是在矫情,甚至从内心到行动我都在排斥任何有关仪式的行为。因此也会刻意忽略所有的传统节日、纪念日,单调而单一的生活着,每一天似乎都是在复制前一天的节奏——单纯的被工作填的满满腾腾,一成不变,时而平静,时而忧伤。

和小雪吃过午饭回到办公室,接到老朋友的电话,因春节将至,请我为他们小区拟八幅九字春联,能够体现邻里和睦,和谐家园主题即可,欣悦应之。在我内心深处一直认为只有自己写春联那才叫过年。巧的是挂掉电话之后,快递小哥也将我从网上购买的春联红纸送到了,摊开红纸,吉庆有余的暗纹格外应景,突然想起了我的小时候,每逢春节临近,我便跟在祖父身边,看他写春联,一句句吉祥话似乎真的能预示来年的好运气。想到这儿,我随便在红纸上写了几个大大的福字,办公室的姑娘们见了甚是喜欢,吵着闹着一抢而空,一张张福字像是长了翅膀一样,让办公室瞬间有了年味儿。

她们开心,我也欢喜。趁兴拟春联,上网查阅小区的相关资料,一字一句,平仄对仗认真琢磨,认真而严肃,似乎这家家户户的幸福都掌握在这只笔下,丝毫不敢马虎。

正在这时,领导送来了几株水仙,青绿色的叶子中间有几朵鹅黄色的小花,清秀典雅,略有微香——这是编辑部的惯例:水仙花开的季节,部门领导总会送大家一人一株,领导说,凌波仙子冰清玉洁,超凡脱俗,在过年预示着团圆,也祝愿大家阖家欢乐,新春吉祥。大家觉得吉利,纷纷拍照发朋友圈“得瑟”起来,领导离开后,邻桌的小姑娘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摆弄着水仙花随口嘟囔着“咱俩领导还挺有仪式感哈!”

我才意识到,生活的仪式感与刻意无关。当我们走在异乡街头时,给思念的人寄张明信片;周末的午后,为独处的自己定一束鲜花;下雪的日子里,坐在窗前给爱人写一首诗;深夜和老朋友微信聊天结束后,认真的道一声晚安……这应该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仪式感。仪式感会让平静无趣的生活变得生机勃勃,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亲密无间,会让我们自己更加热爱生活,不经意的仪式感也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回家的路上,想起今天是父母的结婚纪念日,拿起手机,给远在家乡的父母一人发了一个红包。妈妈高兴的连续发了若干快乐的表情,并回复一条信息:你爸说等你过年回来陪他喝两盅。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中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