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的书单上少了一个叶嘉莹(子木蠡推荐书单)

作者:回顾叶嘉莹先生辉煌坎坷的一生,子木蠡想说,也许你的书单上少了一个叶嘉莹。

也许你的书单上少了一个叶嘉莹(子木蠡推荐书单)_第1张图片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系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大师级人物。

一、闺阁之中初学字,一遇诗词误终身

叶嘉莹出生的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才是时代的主旋律。但作为大家小姐,总得识字吧?什么“三从四德”、“圣女贞德”这些个,你多少要晓得一些吧?好,这一识字麻烦大了。闺阁之中初学字,一遇诗词误终身。她竟然疯狂爱上读书,一发不可收拾。

为叶嘉莹写传记的学生张侯萍说:“她这一生从来没有恋爱过,只对书中的儿女情长谙熟于胸。”呃,这么说来,叶先生“早恋”还真够早的。11岁以同等学力考上中学。好吧,小喵表示对“同等学力”这个鬼只听过没见过。天才的世界真难懂。还是小妹妹的叶嘉莹,可能觉得太无聊了,于是用文言文给外地工作的父亲写信!!!当我听到某某考生那篇半土半洋的文言文《赤兔马之死》获得高考满分所有的高中语文老师都激动得想要裸奔庆祝国学回归时,小喵心里暗暗冷笑一声道:我大帝都11岁才女叶嘉莹轻轻飘过,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15岁,她移植了一丛竹子种在自家院里,换做别的小女孩儿,肯定呱唧呱唧拍着手赞叹说:“我种的竹子真美啊!”或“真好看!”“我真有才!”“我太有才了!”“美的不要不要的!”......等等。叶嘉莹拿起毛笔,不小心漏了点才情,成一首《对窗前秋竹有感》:

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

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

当你在微信朋友圈儿发美食、美酒、名表、名车怒刷存在感的时候。一个15岁的小女孩儿却默默地把自己刷到了中国近代文学史那本大书上。

二、拼将眼泪双双落,换取心花瓣瓣开

1937年,“七七事变”,北平沦陷。父亲随国民政府迁移,音讯全无。叶嘉莹和家人一起避难,吃着难以下咽的混合面,叶嘉莹说:“物质生活的艰苦我是可以坦然面对的,真正难以承受的是精神感情方面的苦痛。”

一个15岁的小女孩儿,在小喵印象里是做错一道数学题,被老师呵斥两句就要哭鼻子的动物。小叶同学居然说出了“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这样的话,我怀疑当时小叶同学就在某个教堂祷告,这话让只有10岁的米兰·昆德拉听见了。

此后,叶嘉莹放弃了敌占区的北大的医学院,选择了辅仁大学中文系。这就是传说中的好学生挑学校吧。哎,真理总是被少数人证实,却被大多数人围观。

这期间,病重的母亲执意不让家人送自己去天津做手术,由于过度虚弱去世了。叶嘉莹一口气写下《哭母诗八首》:“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本是明珠掌上身,于今憔悴委泥尘”;“窗前雨滴梧桐碎,独对寒灯哭母时。”

什么是上大学?玩儿呗!上大学干什么?玩儿呗!除了玩儿还干什么?想着怎么玩儿呗!大学,这场阴谋的潜规则,早就尽人皆知了。胡适之日记里,有特精彩的一段儿,堪称千古绝唱。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胡适玩儿了半个月,看到自己的日记本上已经连着十几天都是四个字:今日打牌。他感觉这样过于颓废,于是在日记中给自己定下了读书和学术目标,要让自己的生活重新变得积极向上。第二天晚上,他再次翻开日记本,沉重地写下了那惊世骇俗的四个大字:仍旧打牌。

季羡林当初在清华的时候,就因为厌倦没完没了的小考试,在日记中破口大骂说:“这也考,那也考,考他娘的什么考!”连胡适之,季羡林这样的大咖都不能免俗,别告诉小喵你上大学不是这样,小心我挠你!

叶姐姐却在大学里完成了华丽蝶变!一个生命中的教父走进了她无依无靠的世界里——顾随大叔!先生对这位弟子格外观照。格外关照的意思,就是逼得你上气不接下气。叶嘉莹只能拼命激发自己的小宇宙。只是她根本不知道在这期间,她已经逐渐领悟了第七感,成为一名“词斗士”。《摇落》和《晚秋五首》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

“心花开落谁能见,诗句吟成自费词”、“收拾闲愁应未尽,坐调弦柱到三更”、“冢中热血千年碧,炉内残灰一夜红。”

看到这些,小喵只想说,你厉害!给跪了!

大学四年,不谈恋爱,不网购,不旷课来不挂科。唉,这哪像一个大学生的样子嘛!后来知道真相的我泪流满面,原来她整天忙着记笔记,没时间啊!没时间啊!没时间啊!

毕业的时候,老师叫来叶嘉莹,小叶瑟瑟发抖等着先生的批评,顾随先生指着叶嘉莹重重地说:“假使我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

“老师......”

“勿煽情,我早知道带毕业班是这样的情况,铁打的班主任,流水的熊孩子!我当初如不对你狠,你今天又怎站得稳!”(小喵自动脑补)

叶嘉莹此后数十年辗转,对这些笔记不离不弃,哪怕本子上字迹已经模糊。顾随此后湮没无闻,叶嘉莹凭借这几本笔记,将顾随的学术衣钵保留了下来,并使前者不至于埋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名师高徒,一时佳话。真是缘分呐!

“拼将眼泪双双落,换取心花瓣瓣开。”顾随先生的话成为叶嘉莹诗词研究终生的座右铭,她从中不断汲取着力量。

有一种老师叫别人家的老师,为什么我的老师只会让我做PPT,只会让我翻开课本划重点,唉!和顾随先生比起来,我想说,老师,你弱爆了!

三、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

一毕业,叶嘉莹当了工作稳定的公务员,老师,并且经自己的老师介绍认识了日后的丈夫赵东荪。“我的一生都不是我的选择。我先生的姐姐是我的老师,是我的老师选择了我。”

1949年8月,叶嘉莹当妈妈了。但政局动荡,她随夫工作调动到台湾,却遇上了“白色恐怖”,丈夫因“思想问题”被捕入狱。小喵感慨,这种事情,原来不止大陆有,台湾也没闲着。无家无业,叶嘉莹只能寄人篱下住在远房亲戚家。人家祖孙三代5口人,两个房间。她们母女白天就到外面树荫下面徘徊,晚上在走廊铺上一条毯子打个地铺,勉强有个安身立命之所。那年她写下“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后来丈夫出狱,叶嘉莹有了第二个孩子。她当时在三所大学教七门课程,还要在电台和电视台讲授诗词,上午讲三个小时,下午讲三个小时,晚上还要讲两个小时,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教了多少课。她的先生因为无端被关押了好几年,而后一直没有工作,脾气越来越坏,动辄暴怒,精神上的压抑一直是她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后来叶先生才终于说出实情:“他的坏脾气,其实跟他坐牢无关。”

在台湾执教20年,她于1969年定居加拿大,1970年接受了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聘约。她要负担一家人的生活,上有80岁的老父亲,下有一个念大学、一个念中学的女儿,先生没有工作。哥大要求她用英文教书,用英文讲诗词。她经常查生字到凌晨两点,而一大早就要上讲台去给学生们娓娓道来。下午5点钟,她正忙于跟研究生讨论,她的先生打来电话,质问她为什么还不回家做饭,她只能低声解释。日复一日。

1976年,52岁的叶嘉莹从温哥华去美国的费城开会,途经多伦多看望了新婚不久的大女儿,可第二天就接到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噩耗:当年那个与她相依为命在患难中成长的大女儿,在外出旅游时遭遇车祸,与女婿同时死亡。

她一连写下十首《哭女诗》:

噩耗惊心午夜闻,呼天肠断信难真。

何期小别才三日,竟尔人天两地分。

她饱受苦难,却只能默默承受,向来如此。

1978年大陆改革开放,叶嘉莹投出了回国教书的申请信。彼时,温哥华的樱花树开的正好,落英纷纷,仿佛在一次次唤起叶嘉莹心中的那份游子之情。落叶飘零,自己也垂垂老矣,故乡在呼唤,她的心在哭泣。

一段日子以后,终于如愿得到回音,国家安排她到北京大学访问讲学。在北大短期讲课以后,叶嘉莹便受恩师顾随先生之好友李霁野先生的坚邀,转到了天津的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中文系为叶嘉莹安排的课程,是讲授汉魏南北朝诗。同学们反响极为热烈,临时增加的课桌椅一直排到了讲台边缘和教室门口,以致于有时叶嘉莹想要走进教室、步上讲台都十分困难。

中文系无奈规定只有持听课证的同学方可入场。这引起了其他院校学生的不满。天津师范大学一个伶俐姑娘想出对策,竟然找来一块萝卜刻了一个文学院图章,自制了一个假听课证。一时间,真假听课证统统洛阳纸贵,每回上课,教室的阶梯和墙边,依然挤满了或坐或立的人。30年后,回顾这段往事,叶嘉莹依然忍俊不禁,抚掌直笑。

叶嘉莹还记得当年第一次离开南开时,最后一晚为学生们讲课的情景。下课铃声响起时,没有一个人离开,直到熄灯的号角吹起。这正是:“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临岐一课浑难罢,直到深宵夜角吹。”

“王国维-顾随、缪钺-叶嘉莹”词学谱系,已经成为诗词学术界的一个坐标,无论是谁研究古典诗词也绕不开这四个人,他们一脉传承,别出机杼,皆堪称一代宗师。叶嘉莹将西学理论首先引入了词学的研究之中,对中西诗学研究方法的会通及其运用,包括对西方文学理论和方法的介绍让她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里开宗立派,引领一代风骚。

辉煌背后,生命又何其荒凉。91岁的叶嘉莹先生,终于定居国内,她的身体已经不再允许她两地奔波讲学了。在南开为她建的“迦陵学舍”中,她将继续着她诗词的辉煌路程。

子木蠡推荐的叶嘉莹先生的书单:

《迦陵著作集》(词学宗师叶嘉莹先生的八本经典著作,由叶嘉莹先生亲自选定、再次审定本精装隆重推出)

也许你的书单上少了一个叶嘉莹(子木蠡推荐书单)_第2张图片

《灵谿词说正续编》(首次完整辑录著名文史学家缪钺先生与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十年合作撰写的论词绝句八十六首及词论五十八篇。这部深受广大古典诗词爱好者称赏的词学经典,是一部颇具词史意义的开新之作。)

也许你的书单上少了一个叶嘉莹(子木蠡推荐书单)_第3张图片

《人间词话七讲》(晚清词学大师王国维名著《人间词话》,当代词学传人重要领军人物叶嘉莹讲解迄今问世的叶嘉莹著作中首次书配像同时出版。)

也许你的书单上少了一个叶嘉莹(子木蠡推荐书单)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许你的书单上少了一个叶嘉莹(子木蠡推荐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