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陨落》| 我看见了一战

前言

最初读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别有居心”,想着在消遣之余能以读小说的形式补一补一战知识,也可以丰富一下百科知识,刚好服务于考研科目,也算是物有所值。不过意外的是,肯·福莱特将原本枯燥的历史演绎的分外动人,每每风起云涌之处都能激起人满腔热血,而其中之苦痛也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最终看完这三部曲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不算短,但在考研期间,每天学习学到呆滞后11点爬上床,打开书,还能抵制住睡意,读的津津有味,甚至每每手不释卷不忍睡去,这大概可以说明这部书的魅力了。

书中的故事围绕着五个家族展开,描写他们在一战背景下的命运纠葛、爱恨情仇。五个家庭又分布于不同的国家——德国,英国,俄国,美国,分别是一战中的主要参战国(不知为何没有加入法国,略感遗憾)。书中人物纷杂,背景宏大,却描写得条理清晰,逻辑分明,读来也觉得分外流畅,没有什么记忆负担。肯·福莱特还采取了类似《冰与火之歌》中的POV写法,不同的章节从不同的主人公视角出发,第一人称的代入感极强。

五个家族的主人公虽均为虚构人物,但既为历史小说,其中便少不了一众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时任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法国将军霞飞,美国总统威尔逊,德皇俄皇这些一战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出场。后面还加入了丘吉尔,列宁这些一战后的“后起之秀”,甚至斯大林、凯恩斯、罗素也都走了个过场。这些在考研政治书里频繁出现的人物在小说里变得三维立体,有血有肉,让人不禁深感奇妙。在书的前半部分,这些“高高在上”的名字还都是通过他人的转述出现,我也一直以为作者为了严谨性,而不准备对这些真实历史人物进行正面描写,但是随着主人公沃尔特走上火车,准备私会列宁时,我才蓦然感到——来了,列宁本人。此时,随着书中沃尔特擦掉手心的汗,黑暗中躺在床上的我大概也是两眼放光的。心随之高高悬起:这里的列宁和今天看的政治大纲里的那个革命者有何不同,他的外表又是否如无产阶级宣传画一般气质非凡?他到底是否会接受德国的资助,而这又将把历史的车轮引向何方?——这一刻,好似自己正跟在主人公身后,走向当时这个一呼百应的无产者。这大概,便是亲历历史之感。

基于以上种种,这本书绝对满足了像我这样目的不纯的读者。前面说到,书中的背景分置于主要的参战国,而五个家族中主人公,也均来自各个等级身份。既有保守的贵族,激进的革命派,也有女权运动者,甚至煤矿工人,政坛新秀。这多样的背景下,读者能够对战争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大到俄国十月革命,小到英德两国士兵自发的圣诞节休战,一一读过,史盲如我,在查阅了几个频繁出现的词条之后,不说对一战了如指掌,也确能对其概况了然于心。

说到底,一战是一场无谓的战争。一切皆始于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和奥匈帝国的矛盾,英法德俄乃至美国,本不必选择参战,是一系列不乏个人决断的事件发酵,才最终令这场刺杀事件蔓延至整个欧洲。而战争一旦开始,便如走上独木桥,只有向前的动力,难遇停止的契机,厮杀衍生仇恨,仇恨助长血腥,不到穷途末路绝不容偃旗息鼓。最初拿起武器的原因呢?已然抛之脑后,抑或,那个理由本身就是谎言与虚无。

但另一方面,这也确是一场必然的战争。刺杀费迪南大公不过是“导火索”,欧洲内部的角力所带来的矛盾与裂痕,以及此前签订的一系列“拉帮结派”的条约,早早便为这场战争埋下伏笔,在劫难逃。一日爆发,巨人们接连倒下——读罢方知,原来这是帝国的陨落,殖民时代的终结。

德国——败者为寇

历史总是由胜者书写,但肯·福莱特令人钦佩的一点,便是让德国这个战败国占据了相当的笔墨。德国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而富有魅力的外交官,名为沃尔特。故事的开头,便是由他高谈阔论,引出战争前夕的国际形势。后来沃尔特与英国女勋爵茉黛相恋,但无奈英德为敌对国,战争结束后,二人才得以一解相思之苦。但令人惊诧的是,战火虽熄,两人确并非如童话故事中就此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皆因,德国是战败国,便要为战争买单。

 “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便在哪里死,也臧在哪里。”——茉黛

当时的德国通胀到什么程度呢?茉黛去夜总会弹钢琴补贴家用,拿到1美元消费,比拿到10亿马克要开心的多。而一只面包的价格1270亿马克。从此便可看出,巴黎和会才不是议“和”的会议,而是一场战胜者向战败者的报复。而这不义之举,也在德国种下了恶果。此时的欧洲,绝想不到,另一个末日正在向他们悄然挪动。

人性——超越时代

人物塑造方面,肯·福莱特算不上十分成功。他更多着墨于对历史的反思而非对人性的叩问,虚构人物也多趋向脸谱化,为了兼顾历史脉络也不乏有所谓“上帝视角”,“主角光环”,主人公往往恰好站在历史节点之上,或称为历史发展的关键。当然,这对于历史小说来说也很难算是缺点。他在后记中说自己的写作原则是:“要么某一场景真实发生过,或者有可能发生;要么某些话真正说过,或者有可能说。”他的确做到了,人物虽中规中矩,但却代表了那一时代一群人的肖像。书中也不乏几段让人印象深刻而引人思考的情节。我最喜欢的是英国的旷工比利的一段。当自己的姐姐艾瑟尔由于未婚先孕而饱受邻居的非议,甚至为父母所不容。而比利却深感费解。身为虔诚的基督徒,他在上帝那里找到了答案。在教堂里,他对小镇里的邻居念了《约翰福音》:

他小心地加重语气,道:“他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屋子里的每双眼睛都在盯着他。谁也没有动。

比利接着说:“于是又弯下腰来,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听见这话,自己的良心让他们自知有罪,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耶稣直起腰来,对她说,妇人,那些责难的人在哪儿呢?有人定你的罪么?她说:主啊,没有。”

比利从书上抬起头来。最后一节他早已默记在心里,没必要照着读。他看着父亲紧绷着的脸,十分缓慢地说:“耶稣对她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罪已消失。”过了好一会儿,他“啪”地合上《圣经》,听上去像是沉默中的一声炸雷,“这就是上帝的圣言。”

比利没有坐下。相反,他朝门口走去。教众们一个个瞪大眼睛紧盯着他。他打开那扇大木门,离开了。

从此,他再也没有去过那儿。

如果说抱有成见的邻居们是时代落后的一面,那么比利等一众主人公所代表的则是超越时代的新世界。说是“主角光环”,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特立独行的主角则更加倾向于当代读者——我们自身。那个时代的迂腐落后,甚至残忍冲动,既活生生地摊开在我们面前,我们也借着主角的言行思考,走进书中,得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两个时代就这样在书中交汇,让人过瘾之余,也能生发出对过去的更深一步理解。

革命——阶级之上

“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定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这是来自高中历史的助记顺口溜……流血和政变就这样浓缩在短短的一句话里。我不否认历史有它的客观性,我们学历史,是学它大开大合,辗转流动背后的筋脉和动因,所谓黄仁宇所提倡的“大历史观”,皆致力于此。但是历史也是不同平凡的个人命运所汇成的力量,因此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意义也不止于它的无产阶级意义。就像看多了白纸黑字的死亡人数,那就只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我们永远也想象不到它背后的尸横遍野,丑陋与恶臭。而历史小说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小说中所选取的角度就很少被我们关注到——俄国二月革命中,受沙皇之命向平民开火的士兵:

 他站在雷格戈里旁边,眼里含着泪水:“他们命令我们开火,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看上去无法提高自己的声音,房间里安静下来,其他人都在紧张地听着,“我说:‘上帝啊,现在请指引我吧。’我心里倾听者,但上帝没有给我答案。”人们沉默着,“我举起步枪,上尉大喊大叫:‘开枪!快开枪!’可我该用枪打谁呢?在加西利亚,我们知道谁是敌人,因为他们在向我们开火。但今天在广场上没人攻击我们。很多都是妇女,有些还带着孩子。连男人手里也没有武器。”

 ……

“我都没去瞄准。上尉冲着我叫嚷,我开枪只是为了让他闭嘴。但我打中了一个女人。一个姑娘,是的,我想她大概十九岁。她穿了一件绿色的外套。我射中了她的胸口,鲜血染红了外套,红色淹没了绿色。然后她就倒了下去。”……“十九岁,”他说,“我想她也就十九岁。”

他重复着她的年龄。

而我想,推翻这样一个沙皇,确是革命的意义。

后记

最后,想就书的结尾说两句。结尾定格在菲茨和自己的私生子见面的场景:“你好,伯爵。”他的儿子说。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自己的儿子。最终艾瑟尔带着儿子和菲茨擦肩而过。翻过下一页,已是附录。作为读者的我,最初有种蒙圈的感觉——就这样完了?还反复确认了一下自己读的是否是完整版。但事实的确如此,战争落幕,主人公的生活还在继续,没有荡气回肠,没有尘埃落定。不过,回过头来看,战争对他们的生活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英国工党崛起,艾瑟尔不再是伯爵家中地位卑微的管家,而成了信心满满的女权主义者;不可一世的贵族菲茨也在战争中负伤,政治中也无立脚之地。再把目光转到俄国,那个一度贫苦的工人雷得戈里也成为革命党的重要人物。战争的确是摧毁,是瓦解,是动乱,但同时,它也带来活力,带来新生。

战争缘何伟大?因为它不仅是由各个战役组合成的一段历史,它的背后还有荡气回肠的社会变革,千家万户的命运,多样复杂的人性。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战争的伟大,恰在于和平,在于满目疮痍之后,继续向前的希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巨人的陨落》| 我看见了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