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资治通鉴(28)

读书笔记:资治通鉴(28)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弃市。应侯日以不怿。王临朝而叹,应侯请其故。王曰:“今武安君死,而郑安平、王稽等皆畔,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应侯惧,不知所出。”

...........

蔡泽曰:“然则君身不退,患恐甚于三子矣。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进退嬴缩,与时变化,圣人之道也。今君之怨已雠而德已报,意欲至矣而无变计,窃为君危之!”应侯遂延以为上客,因荐于王。王召与语,大悦,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免。王新悦蔡泽计画,遂以为相国。泽为相数月,免。

大意:

河东郡太守王稽和诸侯一起贪污受贿,直接被腰斩与市。应侯范雎惶惶不可终日。某日,秦昭襄王在朝堂之上叹气,应侯范雎就问是啥原因。

秦王答道:“白起现在死了,郑安平和王稽又背叛了,现在是内外交困,寡人真是愁死了。”

范雎吓尿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

蔡泽劝范雎道:“现在再不退下来,你的下场比白起,商鞅,文种这三位仁兄还要惨。

俗话说得好,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进退适度,与时俱进,这才是圣人之道。

今日侯爷你的大仇也报了,该得到的都得到了,到现在还没有个变化,我为侯爷担心啊!”

范雎听完恍然大悟,马上引以为上宾,并且将蔡泽推荐给秦王,秦王也很喜欢蔡泽,拜他为客卿。

紧接着就是范雎因病辞回家,秦王很喜欢蔡泽,所以任命蔡泽为丞相,蔡泽干了几个月的丞相就被炒了鱿鱼。

拙解:

1.王稽被腰斩与市,王稽是范雎的人,所以范雎害怕牵连到他。

2.秦昭襄王故意提到白起,这让范雎直接吓尿,白起功高震主,范雎害怕自己的地位被取代,所以向秦王进谗言,白起最终自杀。

3.郑安平背叛,郑安平也是范雎的人,但是郑安平在攻打赵国的过程中,直接被围,率领两万秦军投降。

这不是最恶心的,最恶心的是赵国还封了他做大官。

4.蔡泽劝范雎,双方达到了共赢的局面。蔡泽有政治追求,范雎有杀身之祸。

5.蔡泽取得了范雎的信任,同时也取得了秦王的信任,这很了不起。

范雎希望利用蔡泽直接隐退,秦王也希望利用蔡泽兵不血刃的搞掉权臣范雎,一举两得。

6.蔡泽是做了丞相,做了一些过渡性质的工作,待到一切稳定之后,秦王直接炒了他的鱿鱼。

7.范雎同样也是了不起的存在。秦始皇之前,秦国封侯者只有四人,范雎是其中之一,因封地在应城,史称应侯。

另外三位分别是:

穰侯魏冉,秦国权臣。芈月的同母弟弟,秦昭襄王的舅舅。最后被秦昭襄王直接罢免。

长信侯嫪毐,秦始皇母亲的情妇,封侯的原因我就不多说了,一个字:长。

最后的结局就是嫪毐被诛杀。

文信侯吕不韦,没有吕不韦的运作,秦始皇的父亲根本无法登基。还有一些野史传闻就不提了。

吕不韦最后的结局,喝毒酒自杀身亡。

比较一下,还是范雎厉害,最后主动辞职回家,也算是全身而退。

8.这个秦昭襄王也是平衡木的高手。他的舅舅魏冉权倾朝野。

那么秦昭襄王直接利用范雎的力量来打击魏冉,最终魏冉失势。

范雎势力膨胀,秦昭襄王有利用蔡泽搞掉了范雎。

一举两得。

9.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确实伟大,但提出的背景是为了迎合秦王反对魏冉。

10.魏冉推荐了白起,所以白起是范雎的重点打击对象。

这一切的一切,没有秦王的默许,是不可能正常进行的。

由此可见,功高震主的事绝对要小心。

11.蔡泽被免职之后,也没有消失在政治舞台,而是历经四朝不倒。

他的这套理论看似简单,真正执行起来却是极难。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进退嬴缩,与时变化,圣人之道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资治通鉴(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