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我们如何做教师(上)

今天周末,一起读本书吧。

今天分享的书是《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怎样的革命》,作者是上海海事大学魏忠教授。

云、大数据、物联网、生命信息等的发展,给教育工作者一种云梯。本书关注的是:技术和教育的关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每次技术的进步总是带来教育巨大的变革?教育中的信息(而不是计算机),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学习的?

书里有个关于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做教师的观点,恰好吻合日前与几位朋友讨论的话题。作者给出了8点建议,今天我们梳理一下,希望对有相关思考的你有所启发。


一、搜索、阅读与辨别真伪

1.纠正学生的搜索习惯

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学生,在智力水平上的差距并不大,而学习习惯的差距,反映在他们的创造性任务作业上的差别却是天差地别的。

如,大专生在寻找资料时喜欢用hao123,本科生的第一习惯是百度,研究生通常用学术知网。

于是作者采取了一点措施:要求大专生不许用hao123,而是必须用百度;要求本科生不许用百度,而必须用学术知网;要求研究生不许用学术知网,而必须用EI和SCI检索文献。采用这些措施后,作者发现学生的成果质量明显上升了一个档次。

2.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搜索问题解决后,大量的阅读是挡在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障碍。

作者对比中美学生的教材和阅读文献的速度,发现存在很大差距。不仅如此,作者认为,中国教师也是大面积失去了阅读能力的一批人,很多教师失去了阅读原著的能力。

作者在其课程中放置了大量经过筛选的资料,每门课达10G左右。

在其课程结业的要求中,学生要针对问题写小组作业,而小组作业的资料在网上找不到,只能在作者的课程平台上找到,学生写作业过程中,按照作者诱导的“抄袭过程”,就是大于教科书100倍的阅读能力的训练。

3.训练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

作者认为,有时在阅读材料中给学生故意设置大量似是而非的结论,训练学生的辨别能力,比单纯阅读更重要。

如:其为医学院教师设置了针对肚子疼完全不同的诊断案例,让学生针对病人症状寻找各种可能性和养成批判性思维。


二、自带社交网络授课

作者认为,一个好教师不仅要对本学科的信息和数据充分掌握,而能否动用自己的朋友圈为教育服务,才更能体现其能力。

卡内基梅隆大学CYLAB有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每周一的中午,会有来自全球各地的教师和产业界人士发表一个小时的演讲。

而这些演讲嘉宾除了中午演讲外,更多的是短期和长期地与CYLAB保持学术交流,甚至会被教授邀请到课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所学校的教授会安排少数课程,甚至1/3的课程请自己的“狐朋狗友”来表达观点,作者称这种形式为自带社交网络授课。

卡内基梅隆大学有非常丰富的课程平台、视频和文献检索系统,然而他们似乎更看重这种社交的学习和授课,因为这种授课在数据资源丰富的时代,更能将最新的甚至是关于未来的设想与师生及时沟通。

如,有一门品牌课程,其教师本身就是原英特尔的一个部门经理,他每学期会带来英特尔最新的同事和设想,还会带来5万美金的捐款,让每组学生用一些钱进行作品设计和考核,引起这门课的疯抢。


三、筛选30年不变的知识与技能

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些知识更新非常快,如计算机类。这种情况让教师往往无所适从。经常会出现教学计划刚根据技术的发展制定,到学生毕业时,却已经落后。

而另一种情况是:那些被认为很过时的东西,却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不会过时,如:焊接技能、串口协议、通信原理等。

因此,大数据时代,知识更迭和资源汇集会非常容易和迅速,作为教师,能筛选出对于学生30年不变的知识与技能坚持下去,是好教师的基本功


四、为孩子设计适应性的阶梯与任务

同一门课程,即使有了数据资源和在线课程,但对不同基础和程度的学生来说,因东西太多而会无所适从。

这就需要教师为孩子设计适应性的阶梯和任务,既有难度和挑战,又不至于失去了乐趣。

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丰富的今天,教学任务的设计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能力

即使同一个班,不同理解力的学生要考虑使用不同的任务策略。而不同类型的任务,其教学内容的布置也需要教师充分从人性和教育学角度进行设计和实施。


小结

作者认为,大数据的普遍采用,相关性代替了因果性,需要教师做的东西更多了,而不是更少了,只是原先大量的重复劳动可以交给科技,教师本身应集中精力于创造性的教育设计中。

更多深度而有趣的观点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智能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如何做教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