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此书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在大萧条的30多年之后,再回顾那场灾难的成因和之后补救措施的失败之处。其核心的论点是:萧条来源于繁荣;萧条是对繁荣中出现的诸多错误的自然修正;萧条——繁荣,是经济系统发展的过程,无需恐惧和规避;因而,萧条无需干预。(政府应以“自由放任”的态度“无为而治”)
1、那场大萧条对后世的影响
美帝人民之所以对它记忆深刻,并成为之后的研究热点延续至今,其原因显而易见:这次萧条的程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对普罗大众的生活水平伤害之深,史无前例!序言的开篇便用一些数据来展示这一点,这里不再赘述。与之前的(萧条)经验相比较,从物价下跌、货币精缩的角度看,还貌似有先例。但是,就民众的失业率之高、失业居高不下所持续的时间之长来说,却是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且不说大萧条在学界被当作标本研究至今(随便度娘一下,各种以“大萧条”冠名的畅销书就不下10本),就是在文学艺术界,以此为题材的作品也写下浓重一笔。《愤怒的葡萄》是个中典型的代表——普利策和奥斯卡双杀!(斯坦贝克的小说获得了40年的普利策文学奖,亨利.方达主演的同名影片则囊括了41年的最佳影片在内的7项奥斯卡大奖)
最终的结果是,这场灾难自1929年开始,整整持续了11年!没错是11年,而不是坊间普遍划分的29-33年的时间标签。大萧条开始于29年10月份的股市暴跌,这一点我们没有太大异议。我们的关注点在结束的时间标签上。这里需要特别拿出来说说的。
33年应该是萧条中的各种经济数据和指标达到了最低点,之后各项数据开始触底回升。但这并不代表经济状况开始走出萧条,事实上劳苦大众的生活水平是在40年初才回到萧条前的水平的。这点我们从斯坦贝克创作小说的背景可见一斑:
“1937年秋,作者跟随俄克拉何马州的农民流浪到加利福尼亚。他沿途见到流浪的农民处于绝境,感到非常震动:“有五千户人家快饿死了,不光是挨饿,是快饿死了”,“问题非常尖锐”......他要描写农民的悲剧,要为他们说话。这是他创作《愤怒的葡萄》的动机。”——百度百科
因此,经济状况绝非到了33年便开始恢复了。因此,也很难说是罗斯福的“新政”起到了直接的作用。这一点和坊间的正统观点有出入。一般都认为是罗斯福的新政,及其背后的凯恩斯学派的观点,使得美国经济成功走出萧条。其使用的手段是用进一步的货币扩张手段。罗斯巴德的奥地利学派则有不同见解:二战后的推倒重来,使得过剩的产能随着时间被消化,调整了美国当时的产业结构。不过,同样是经历了漫长的萧条和衰退,为何日本到现在都没有走出泥沼呢?这是我们要解释的问题。
2、“繁荣”和“衰退”周期的划分
序言的第二部分批评了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对萧条和繁荣时期的划分方式。NBER的划分方式很简单,即是选取如GDP之类的经济衡量值作图表。选取一个极值对应的月份作为顶部或底部,然后将每个历史时期割裂,并将之归入“扩张期”或“紧缩期”。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一个连贯的历史时期便被人为的划分成2个集合。如下简图所示:
虽然没有更完整的数据图表,但我们却可以通过股市中的牛熊市交替来说明清楚这个问题,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黑线便是按照NBER的方式划分出来的ZigZag分界线。若按此种方式,07Bubble之后,最起码还有三次牛市。15Bubble之后,也有两次(最近一次便持续到今天)。但是,这种方式明显是混淆了“牛市”和“反弹”的概念。事实上,如蓝色线条所划分的,07Bubble之后的Anti-Bubble一直持续到了14年。这段时间,随便去问证券营业部的哪个老头老太,都知道是熊市。
我们应该从系统论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市场在Crash之后将经历一个很长的Anti-Bubble阶段来消化之前Bubble阶段所集聚起来的能量。这个阶段是有起伏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起伏的幅度将递减。在这个阶段中,每次的“起”只是反弹,是Anti-Bubble中的一个过程而已。罗斯巴德在序言中也同样一语道中NBER这种“形而上”的划分方式的弊病:
对“繁荣”和“萧条”时期的划分要从本质上进行,而不能从表象上划分。否则,NBER就不能意识到20年代是个经济长期繁荣膨胀的时期。同样的,根据这种“臆造的”划分方法,我们就会将1933-1937年归入经济膨胀期。而实际上它处在一个持续萧条的时期内。(理由是:失业率始终保持在15%以上,就说明萧条仍在延续)
因此,以此类推,33-37年也仅是经济系统的Anti-Bubble过程中的一次“反弹”罢了。简单地从经济指标的数值上升便认为繁荣期到来,并将之归功于罗斯福新政和背后的凯恩斯主义的成功,未免过于肤浅了。
3、对“自由市场”的错误批判
当时一个被普遍接受的错误观点是:美国在20年代,通过自由放任主义而得到繁荣的资本主义,在30年代的悲剧性萧条,说明旧时的自由放任主义已不能起到任何作用了。因为这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带来的繁荣)总是让人们感到不稳定,总是招致萧条。
由于政府“稳定经济、消除商业周期”的目标不能实现,因此一些其它学说开始抬头!这其中包括:凯恩斯主义、马克思主义。虽然他们对于萧条危机的成因理论有所不同,但都坚持“商业危机源于市场本身”。用老罗的话说:“......假设商业周期是普遍的,经济萧条是特殊的,而它们的产生都是因为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缺陷!”
但奥地利学派认为,上述假设是未经证实的。相反,奥派的经济周期理论则能证明:危机并非源于自由市场本身,而是货币性的干预——银行业系统使货币和信贷扩张——才导致市场出现混乱,才出现了繁荣和衰退相互交替的周期现象。因此,作者认为它们对于自由市场本身的批判是错误的。
但是,在我们看来,即便罗斯巴德的判断(信贷扩张导致周期)正确,也并不能反驳“自由市场的内在缺陷,使周期必然存在”这个论点。某种程度上,两者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关键在于:银行业系统对货币和信贷的扩张,是其在繁荣期时的必然属性吗?若是必然发生的,则这种信贷扩张本身便是自由市场的一部分,因此称其为资本主义(或者说“自由市场”)的内在缺陷也并不为过。
这个问题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一直困扰我们。我们对于宏观经济了解的不多,但于金融市场却有诸多感受。我们认为两种市场是有许多共性的,是可以互通的。在金融市场中,与宏观经济的“繁荣”状态相对应的便是“牛市”了。一旦牛市(繁荣)的趋势确立,(正)反馈机制便不可避免的被引入。于是,幂律下的周期和超指数的上涨便不可避免,泡沫由此产生。无论期间市场是否允许杠杆的存在,最终牛市(繁荣)都会以Crash的方式结束,熊市(萧条)同时降临。我们的直觉认为:宏观经济中的机制是一样的。但是,信贷扩张本质上貌似只是杠杆罢了(即在经济繁荣期,会有商人为了扩大生产而借贷/融资以获取更大的商业回报,这是商业利润最大化的本质使然,当然本身也会导致资金的涌入),不过和金融市场中的(不包括杠杆资金)资金涌入是不同的。但是,两种市场在泡沫形成过程中,对资产的不合理估值(不当投资)却是共通的,最终也是通过衰退的方式对其进行重新调整的。
简而言之,直觉上,无论是金融市场还是宏观经济,其繁荣——萧条的周期形成的内因是及其相似的。但我们暂时无法形成逻辑上能说服自己的过程。不过,我们注意到信用扩张、周期等都是Ray Dalio的著作中的关键词。我们希望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4、关于奥地利学派那广为人诟病的方法论
我们先来摘录一段罗斯巴德对自己的方法论的表述吧:
我并不主张运用历史事实来“检验”理论的真实性。相反,我认为,经济学理论不能用历史的或统计上的事实加以“检验”......无论一个理论是否适用于给定的案例,这都与这一理论的正确与否没有关系......而惟一可以检验理论的是查看理论的前提和推理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若没有其它进一步的解释,任何人看到这样的阐述都会觉得这个说法太主观唯心而离谱了。因此这种方法观被广为诟病。然而,结合序言中针对这种方法观的进一步说明,我们便可以理解它的逻辑所在。
罗斯巴德的示例大致是这样的:假如锌的价格出现上涨,对此我们有多个待检验的成因理论(即逻辑上成立的推论)来解释价格的上涨。比如,对锌的需求增多;锌的产量下降;货币供给的普遍增加,等等。但当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锌的产量没有下降,而锌价确实上涨了。难道通过这样的历史事实检验,我们能得出“锌产量下降导致价格上涨”的理论是错误的吗?又或是,此时伴随这锌价的上升,我们观察到的是锌产量的上升。难道我们就能直接得到“锌产量上升能够使价格也上升”的论断吗?显然不能!对此老罗的解释非常清楚:
历史事实非常复杂。科学实验中的物理事实可以被隔离,而历史事实却是不可控制的......许多诱因总是联系在一起,这样才形成了历史事实。因此,用这样的复杂成因的事实来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这种方式不是惟一的。(罗斯巴德原文中的说法是“不可取的”,但是对此我们持保留态度)
方法论学者——实证主义者——效仿物理学家,即只要结论通过检验,便证明其是正确的,他们就准备采用错误的前提。现实的一例便是罗斯福的新政,它的很多作法沿用了之前胡佛政府的政策,但是赶上了好时候(经济在33年触底后开始反弹)。于是,新政得到了广泛的赞誉。这便是上述实证主义方法观的产物!然而,这个世界便是如此的。
至此,我们叹服于罗斯巴德强大的逻辑能力和洞察力。他意识到社会历史是个复杂系统,简单的使用因素分析之类的简单统计学手段是很难解释历史事实的。如同索罗斯能否自发的认识到金融市场中的反馈机制的存在一样,这种洞察力令我们五体投地。然而,当今社会的快餐文化下,原著被断章取义早已司空见惯,没有人愿意多花时间来进一步了解,于是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观被误解至今也就不奇怪了。
(201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