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听一位老者讲他的故事

北京到了秋天,从人们穿着就可以看出来,从半袖、短裤、裙子换成了长袖、长裤,很少再看到长满腿毛的小伙儿和那穿着长裙的姑娘。

昨夜下了场大雨,而大风的狂做,但北京人民还是喜风的,它意味着明天定是个好天气,因为北京雾霾很严重,没有很好的解决措施,只能靠大风吹。

我失业了,并且我抗拒从事的程序员职业,但自己也不知道干什么,我还得靠这个养活自己,上午谈了几个面试,今年由于资本寒冬,并且不少创业企业倒闭,用人需求减少,我只约了一个合适的面试机会。

下午,去中行,向还助学贷款的折子里存了1500元,时间还早,不想回家,也不知道去哪里。搜了一下中行附近的书店,2公里内只有字里行间一家书店,自己去了很多次,这家书店没什么特点,不想去,想不出去哪里,索性坐地铁回家。

出了地铁,不想回住处,我就在路边石阶上坐下,给妈妈打了电话,问她:“干嘛呢?”她说:“做晚饭,说家里那边可冷了。”她问了我:“工作找到了吗?”我说:“没有,不想干这行,有些累,累的没精神头,也不知道干别的,准备接着面试,暂时靠它养活自己。”

挂了电话,我坐在地上,北京的天很蓝,风还是很大,有人在放风筝,风筝飞的不高,我环视四周,周围除了孩子,就是老人,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

我回头看到一位老者,在路边的空地,翻着土地,好像要重些秋菜。我看到这种生活场景,心里特别喜欢,想和他聊聊。

于是我起身走到他身边,询问他翻地的用途,他说:“种些秋菜。”

他问我:“怎么没上班?”

“我准备换工作了,正面试……” 我说。

和他聊了会,我们主要是互相询问,他知道我是个大学生,在北京打工。

他告诉我,他70岁,他过去是司机,过去的生活很艰苦,现在好了,人们很自由想干嘛干嘛,赚钱也多。

并且他反复强调,要上学,要学知识。之后他继续翻土,我和老者告别后,转身走向住处。

我们聊天内容不多,但都很开心。我是个80后,不知道老一辈的时代,通过与这个老者谈话,多少了解他生活的年代是什么样,了解他是如何看待那个年代和这个年代的。然而了解并不会太多,最多的是那时候一个月工资30多块钱,肉多少钱,面多少钱……怎么怎么苦,现在多幸福,赚得多,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得起,买得到。他们经历中国经济巨变,他们从苦难生活到幸福生活,骨子里透着朴实、真实、老实、勤劳……现在内心满满的幸福感,但同样让我感觉他们的胆小,思维僵化,空洞,很强的贫苦时代烙印。

时代啊,时代。我是未来的老者,未来会不会有年轻人和我聊天,了解我的这个时代,我该如何和他讲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听一位老者讲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