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从昨晚起,老白在茶圈里,应该出名了。
包括在茶友们的朋友圈。
这个老白,不是《武林外传》里的白展堂,而是大唐那位风流的文人,白居易。
昨晚,北方大部分地区普降瑞雪。
在这种寒风凌冽的冬天,大雪纷飞的季节,晚上回到家,坐在窗前,看着雪花静静飘落,煮一壶老白茶,在温暖的灯光下,听雪闻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时候有人会想起老白,在千年前,他写了那首著名的雪夜煮酒的诗句: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纵观几千年的诗坛词坛,还有哪一首诗的意境,能代表昨晚,以及今晚,北方人围炉赏雪的意境呢?
卖茶的,卖壶的,卖炉的,以及茶友们,大约都会发一条朋友圈,借着雪景,借这首诗,抒发心境吧。
注视着黑夜里的雪景,思绪飞越千年。
繁华的东都洛阳城里,天空看起来阴沉沉的,好像是要下雪的样子。
老白对老刘说,下了雪,天就更冷了,屋里正好有一只红泥的小火炉,不如,今晚我们把新做好的米酒,盛一些出来煮了喝吧。
难得,这一回,老白没有留恋樊素的樱桃口,也没有想起小蛮的杨柳腰。
他眼睛里只有兄弟,和,酒。
《2》
关于雪夜、酒,你会想起什么?
村姑陈会想到,《水浒传》里的林冲,那个拥有悲剧性命运的英雄。
宋江打方腊,离不开曾经担任过八百万禁军教头的林冲。没有林冲帮他练兵,他的麾下,只会是一群乌合之众。
林冲是宋江座下,举足轻重的一个人物。
就像领导身边的重要马仔,买单拎包安排工作传达事务,包括接送孩子老婆,重要的公私事务,都放心安排他去办。
然而,林冲生活在梁山的每一天,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他来自主流社会,他留恋主流社会。他只是主流社会的黑羊里,那只被同伴踢出来的小羔羊。
当他被主流社会排挤、差点在草料场丢了性命、走投无路的时候,是梁山,无私地接纳了他。
不仅给了他一个容身之地,还给了他尊严和成就感。
但是,林冲是被逼着离开主流社会的。上梁山并不是他的本意。所以,他一直想着要回归,回归主流社会,当一个老实的公务员,朝九晚五,老婆孩子,热炕头。
正是因为他对主流社会的那种发自肺腑的眷念,后来的被诛,才更加的令他心灰意冷、失望透顶。
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你亏不亏?可能直到最后,林冲才彻底了断了他对从前生活的怀念,涅槃重生。
每次看水浒,看到林总风雪上梁山,一个人,扛着一杆枪,枪上挂着一只酒葫芦,那个萧瑟的背景,那种无可奈何,内心就很震荡。
可惜他,匹夫无罪,怀壁其罪。
都说大宋朝流行喝茶,点茶,然而,我在水浒里,只看到他们在喝酒。
嗨,林教头,晚来天欲雪,别上梁山了,我们一起喝一杯吧。
《3》
老白这首雪夜煮酒的诗,写的是煮酒,然而,却时常被茶圈子里的人借用。
因为,在唐朝,人们流行煮茶,也流行煮酒。
而在现世,人们只流行煮茶,不流行煮酒。
史上最著名的煮酒的故事,是曹刘,青梅煮酒论英雄。
大家都传,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其实,只是部分进行了艺术加工而已。
曹刘组饭局,这件事史书上就是有记载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
司马光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件事确实发生过。
他在资治通鉴里说,当时,曹操确实有跟刘备讲,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听完,餐具也确实掉到了地上。
但是这个掉落,是偶然巧合,还是故意露怯,或者掩盖直相,便不得而知了。
刘备那曲里拐弯的心思,谁猜得到?
然而,到了《三国演义》这本小说里,关于这次两位首脑碰面的细节,就被罗贯中自动添加了很多的情节和道具,让故事更加丰富而饱满,让这个故事更适合说成书,编成戏,拍成电视剧,代代传播下去。
比如打雷,比如纵论天下大事。这些,都是艺术加工,都是讲故事的人,为了让故事好看,而添加的情节。
男性读者看青梅煮酒论英雄,看的是两位大咖的心理战,搏奕。
村姑陈一介小女子,关心的,只有吃。
我最初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要把青梅放到酒里去煮,这样不是很酸、影响酒味吗?
酒跟茶一样,喝原味最好,不宜掺杂,若是掺了别物,则味道受损,营养价值也大打折扣。
后来细看原文,发现,青梅,和煮酒,是两样东西。
青梅,就是著名的望梅止渴那个故事里的梅子。用盐腌了,可以做小零食,佐酒也很好。就像我们福州人喜欢吃的酱油橄榄,姜丝橄榄。
煮酒,其实就是温酒。
一只像大盆子、大碗一样的容器,底下用炭火加热,里面装着水,水里放着装酒的器皿。底下火一直在加热,保持水温,这样,喝到的酒,就不会凉,一直是30-40度左右,适合入口的温度。
这种煮酒,是隔水炖,跟我们煮茶,还真的不一样。
《4》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不能煮酒的冬天,煮茶,最相宜。
一千多年前,曹刘会谈时,“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一盘腌渍梅子,一壶酒,就能纵论天下。
一千多年后,我们雪夜看书,照样可以煮一壶老白茶,隔窗赏景。
煮茶,用玻璃壶最佳。
玻璃通透,能看清里面茶汤的颜色变化,煮淡了,煮浓了,一目了然,便于顺利把握火候,不至于煮得太浓,喝到苦涩的茶汤。
玻璃镜面,光滑,不吸香吸味,是原汁原味的为我们奉献茶汤。
陶壶,有时候也是村姑陈的选择。
因为好看,因为古色古香。
请原谅村姑陈是妥妥的外貌协会会员,对一切美好的东西,爱不释手。
粗泥的陶壶,没有上釉,有点糙的表面,总有一种返朴归真的美,像是大音稀声,大巧若拙。
这种壶拿在手上的时候,想起的,是竹林七贤。那些历史上飞扬跳脱的灵魂。
把水烧开,投入干茶,再沸,关火。等凉一点,出汤。
汤水晶莹如琥珀。在锤纹的公道杯里,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闻着便是枣香药香竹叶香扑鼻而来,满屋子香气,冬天的沉闷,一扫而光。
手中捧一卷书,歪在榻上,便能看个目眩神驰。
李麻花是不看书的。某次,我在外面,问她你在干嘛,她拍了张照片过来,坐在茶桌边上看书呢。
正想表扬她,不留心把图片放大了,看到书楣上的字——周公解梦!
瞬间就想拉黑这个ABC。
浪费了我那么古典的环境,古朴的装修,最重要的是,古老的茶叶。
那是货真价实的老白茶。
《5》
冬天还是喜欢煮茶。
尤其是北方的冬天,茶汤冷得快,没几分钟就凉透了。
想喝,太凉,伤脾胃。不喝,浪费了好茶,心痛。左右为难。
煮茶便没这种烦恼。
煮沸之后的茶汤,等稍凉之后,可以保温在炉子上。
有的煮茶炉,有保温模式,煮沸后,把壶端起来,放在一边凉着。把炉子调到保温档位,等温度降到正常的保温温度,再把壶放上去,温着。
跟温酒一样。
也过一把煮酒论英雄的瘾。
如果煮茶炉没有保温模式,也不必担心,买一只温茶垫子。恒温30-40度左右,正是不烫口的温度。
把煮好的茶汤倒进公道杯里,放在恒温的垫子上,保着温。
想喝的时候,随喝随倒,茶汤一直是温热的。
这种垫子,尤其适合办公一族,USB接口,插在电脑上,方便极了。
尤其北方干燥,如此温一杯茶汤在桌面上,暖手暖心,还能增加空气湿度,一举多得,能省下一个小型加湿器的费用了呢。
科技的发明,是日新月益的。
除了煮茶壶,蒸茶壶也发明了。用蒸馏的方式,把茶叶中的内质,蒸到汤汁里。
这种方式,蒸出来的茶汤,与煮出来的茶汤,有相当的不同。
具体的,改天另起一篇来写。
但不管煮,还是蒸,在这个飘雪的冬日,都是别有风味的。
《6》
冬天,煮茶,最好有梅花相伴。
一枝沁香的蜡梅,斜在桌角的大陶瓶里,映着瓜皮灯,本身就是一道令人移不开眼的风景。
若是灯下再坐着一位衣衫飘逸的女子,有皓腕如玉,有青丝如瀑,有红唇微绛,那便更是韶华如梦了。
红袖添香夜读书,是古代读书人的梦想。
雪夜围炉读禁书,是村姑陈的理想。
再加一杯,煮出来的,2015秋寿眉饼《半生缘》,便更加圆满了。
在这沁凉的雪夜,喝一杯醇滑的老白茶汤,想起一些往事。
每个人的心底,总会住着一个人。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