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虽然曲折,但是进步从来没有缺席

西安大唐芙蓉园外边的广场上,一辆崭新的宋pro停在那里,等待挑剔用户的试乘试驾。

一位热心迪粉,从来对比亚迪的评价都毫不留情,直言不讳,却在这次宋pro试乘试驾时,对NVH的性能表现,竖起了大拇指。

古典的楼阁,穿越历史,见证这个时刻。宋pro带着自信而来,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

这期待的目光当然也包括产品总监李工。


一辆车开起来舒不舒服,NVH性能贡献能占据半壁江山。

(NVH是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三个单词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 这是驾驶车辆最直接的体验)

第一代的宋项目,受技术水平限制,一开始没能够把NVH性能定义充分,导致后边整改很被动。也是在当时,公司第一次把NVH的要求放到了战略的第一位,“不整改好就不上市。”

宋的NVH整改持续了将近半年,眼看整改出了效果,进入上市的倒计时了,但没多久,就收到了暂停的通知。车型需要更新迭代。

付出那么多心血,却没能够带领团队感受成功的喜悦,李工心里还是有些遗憾的。

所以,在宋pro项目立项之初,他明确提出NVH目标要定义清晰,分解到位。之前的遗憾,要在这个全新车型上补回来。专家到位,人员配齐,这一仗要好好打!



声学包方案优化

车玻璃的厚度定义好了,泥槽水切做好细节要求,外后视镜的密封性设计方案也提出来了……

NVH技术研究部的刘工是整车声学包方案的负责人。数据从方案到生产,会经历N版、A版和B版三轮数据,每一轮都要进行NVH校核。校核清单上是两百多项的检查项目。而在专家没来之前,上边只能做到二十几项。

每一轮,上千个数据,一个星期的校核,就像一场闭关修炼。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里,一遍遍校核NVH上可能存在风险的地方,校核出来的问题,会再清晰返回到技术部门那里接受整改。

在上千个零部件的配合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为了降低路躁,在对比竞争车型的数据基础上,NVH技术研究部给出了地毯的厚度要求;地毯加厚,意味着乘员舱的空间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内外饰件部不同意了。双方像是在划定边界一样,都想为各自的疆土争取多一些,你来我往,讨价还价;最后总体部把人机工程的数据反复校核了几遍,在承诺了符合性能要求的情况下,给了地毯最大的厚度空间。至此,各部门握手言和。

地毯厚度增加,行李箱也加了各种隔音棉,在你不曾想到的挡泥板上也加了吸音棉。路躁测试结果,比上一代宋提升了不少。

几经周折,声学包方案一一落实。

还有个车门窗框饰板是最后加的,前期验证结果没出来,等出来的时候只能考虑实车上验证。

第一时间加装了窗框饰板的车辆,被安排了试驾体验。结果发现在前排说话,终于可以不夹带呼呼的风声了。李工掂量了一下增加的成本,咬咬牙,决定上了。

不放弃能够优化的机会,至少今天比昨天进步了,总不能再留遗憾吧。



排气系统优化

排气系统一直都是降低噪音的重要部件。

宋pro的方案设计上,项目给的指示也很明确:争取找技术先进的优质供应商。所幸,拥有一百多年产品经验的天纳克竞标成功了。

底盘部智工是负责排气系统的工程师,前期对接很顺利,方案和周期均没有问题。然而不曾想,平静地表面下还是潜藏着风险。

在距离第一轮试制装车还有不到10天的时候,天纳克对接的项目经理离职,工作无交接,样件竟然也没有做。项目当即派出了主管出差沟通,提出明确的需求,协调一切资源先保证装车,样件要满足NVH性能要求。

天纳克也没有太拖后腿,按新的时间要求出件了,给出了合格的测试报告。

但是他们重新评估收益之后,一度提出要终止合作。几轮谈判都没有挽回他们的决定,只同意把方案给比亚迪。

这对于项目来说太被动了。最快最保险的莫过于在老车型方案上改,确保装车进度不受影响。可是这样的方案,声学效果并不理想。

已经鼓起了勇气走出去,难道要这样被打回原点吗?智工是不甘心的。他看着天纳克的方案,那上边是完美的走向、不可思议的结构设计和较大的成本优势。他思考了一下,把方案发给了十六部评估。

心里没底,天纳克这么牛逼的供应商,前期做了很多准备,才做出了样件。十六部简直就是从0开始,关键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果不其然,给出的评估结果,需要购置全新工装并更改产线,开发周期是10个月。

没有一条能够接受。智工和他们又开了几次会议,一点点讨论细节,当问到现有工装夹具能不能用的时候,十六部同事也看到了可能性,但是排气系统要做一些调整。最后同意了调整,这个时候只能放手一搏了。

根据讨论的紧急需求,十六部很给力的改出了10套样件先进行各种测试,他们把设计人员、生产安排都协调了一遍,尽全力满足项目节点的要求。

让智工更开心地是,十六部做出来的排气管,NVH测试结果竟然比天纳克的还好!

这让最初的惊心动魄变成了虚惊一场。我们庆幸当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寻找机会勇敢地往前跨了一大步。



发动机系统NVH优化

发动机,承载着整车强大的动力输出,但同时也是最大的噪声源。

2017年7月,售后的反馈已经显示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工程院成立了发动机NVH优化的专项小组,果断与国际顶尖动力总成咨询公司AVL的合作,为的是寻求突破。

蔡工是这个团队的排头兵,接受了命令,只管向前冲。他要一边要配合AVL提供车辆和样件,一边评估方案,组织每周的会议讨论。他还要安排同类发动机在不同车型上的数据校核,开展30多个竞品车型的NVH方案对比。

“平台化”三个字,是站在现在看未来的布局,发动机NVH的优化,要能够实现平台化战略。

单是油底壳,这个发动机上最大的整改件,算算目前的车型状态,不下几十款,局部设计还要受到不同整车性能的约束。发动机本身结构复杂,缸体、高压油泵、凸轮轴箱,以及进气系统都要进行NVH优化。要在这几十种方案中,做出一个通用方案,难度可想而知。

迷雾缭绕的前方,只能通过一次次分析、校核、测试和讨论,一步步杀出血路。

2018年5月,初步的整改方案在宋pro车型上基本成型。这在他们看来,就像森林穿行中洒下的那道光,只要循着光的方向,就能走出去。

方向找到了,但是这条路注定布满荆棘。

因为发动机的需求量大,它的任何一个变更,要考虑工艺,还要考虑生产不受影响,所以评估和整改过程相当漫长。

十七部在惠州的发动机工厂,蔡工不知道去过多少次了,当时,他不是在十七部的生产线,就是在去十七部的路上,一边还在电话确认方案。

“发动机上的任何一点改变都不容易”,蔡工说。但也是这样的过程中,他好像也变得有耐心了,发动机整改的决心和努力也传递到了十七部那里,因为整改的进度慢慢加快了。

第一批整改后的发动机在2018年12月出来准备装车,项目派出底盘主管出差。出差前,蔡工把工艺要求一项一项给主管说明清楚,生怕漏了某一个环节。这一刻,仿佛身份对调了一样。

远隔千里等着前线传来消息:发动机出检测线了,分装了,车辆下线进行主观评价。最后,“没有异常”,这四个字,就像宣布了成绩一样,他在心中窃喜。一直到车回来进行测试,结果在意料之中。

他们从最难的地方出发,过程虽然缓慢,但因为坚持,所以最后抵达了目的地。



他们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团队在支持。这个团队里,有指挥作战的领导,有并肩前行的兄弟姐妹,这一仗打的艰难曲折,但也打的漂亮。

宋pro项目NVH优化的路,是我们走过的很多路的一个分支,也是很多技术探索过程的缩影。在每个推出的车型上,在看得到,看不到的地方,都留下了一个团队战斗的痕迹。

我们要拿什么来定义一个团队,是他们所处的位置?还是项目取得的成绩?

不,应该是他们前进的方向,路程虽然曲折,但是进步从来没有缺席。

你可能感兴趣的:(路程虽然曲折,但是进步从来没有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