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10-总结篇

    《为政》全篇,正如名字所显示的那样,讲的是从政的道理。可是和期待的不同,讲的却不是官场的厚黑学。全面重点的内容概括起来,应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强调“学习”

    在《论语·学而》篇中,大量讲述的“学”与“习”的重要性在这里继续被沿用了过来。这里不再作冗余赘述,光是看字面白话诠解,也足以了解一二。

    关于学的有,设定目标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讲方法的“温故而知新”与“攻乎异端”,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究广博与多元交叉融合的“君子不器”。

    关于习(即行动)的有,说了不算做了算的“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说到不如做到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行动窍门和套路的“言寡尤,行寡悔”,以及行动时的态度的“知之为知之”。

    二、以小见大的“德”、“孝”、“礼”

    很多人认为从政很难,主要是因为心思在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上,把事情想复杂了。孔子则在2000多年前就给我们指明了方法,即小处着眼,以小见大。这也是孔子一贯的套路,即要解决一个问题,不要直接对着这个问题去解决,而要找到其最根本的症结所在。难道这不也是中医的思路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西方的策略,而中医讲究的是经脉贯穿。所以才有了中医与儒的类似。

    在孔子看来,要想从政最重要的是“德”。“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都是对从政者最起码的要求。

    但是德行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也不是通过严刑峻法“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就可以做到的,具体的落实还是需要在人民中普及一种“孝”与“礼”的风气。关于“孝”,孔子提到不仅要物质层面,还要精神层面的“唯其疾之忧”、“不敬,何以别乎”以及“色难”。孝不仅仅是对个体的关怀,也是施政的基础,“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很难想象一个不孝的人施政会如何呀!关于“礼”,孔子也强调“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且需要传承老祖先的“殷因于夏礼”。看起来孝与礼是一种约束,要想应用到全体社会是一种强制性的文化洗涤,但是只有做到“先僵化,再固化,后优化”才有可能针对儒家的理念进行升华与再造。

    三、任人唯贤,举贤唯能

    我们现代教授管理学,经常讲一些道理,其中有一条就是把人用在合适的岗位上。这就是从政者需要考虑的。“举直错诸枉”、“举善而教不能”都是要我们把能力强的人甄选出来,如果不具备一双慧眼,如何能够治理好朝政,如何能够管理好团队呢?避免团队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最重要的就是举贤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为政》10-总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