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选择

我忍住了说一个以“F”为开头的单词。

晚上公司的群里,老板发了两段话。第一句是询问两个单词的意思,第二句是关于这两个单词词性偏重的解释。当同事把自己从有道词典查来的解释发在群里的时候,老板说了一句,“我们是中国人,没有必要分的那么清楚”。刚准备打几个字,就想,算了再傻逼也是老板。没有必要较真,要怪怪自己不够专业。

这句话的句式是不是似曾相识?有没有想起来在小学初中一直萦绕在我们耳旁的那句“我们是中国人,英语学不学都没有用”。

其实这样一种见怪不怪的,井底之蛙的见解都听了十几年,为什么会在看到老板那句话的时候差点没忍住反驳呢?大概是一个外贸英语专业第一次考六级时,全班唯一一个过六级,踩线过六级的人的垂死挣扎。老板时常说的几句话是你们学那么多知识没有用的,你跟外国人邮件单词要尽量简洁balabala……边听边在心里翻白眼的我多么想直接和他怼一场,但我没得选。

于是我就看着老板抄送的邮件里的“as I think”“I toke”这种中式混搭外加个人独创单词的商务函电尴尬无语到内伤,一边心疼那些看到邮件而感到辣眼睛的客户。考虑到这是一个自信地教离任的过专业六级下属英语,最后对方受不了他辞职走人的老板,好像也在可接受范围。

但是我转念一想,这就是所谓的学生气吧。觉得学校老师里面讲的都是对的,起码在这三年里面我并不会觉得分辨单词侧重词意不同是无用功。我见识到一些专业知识基础扎实,见解独到的老师可以评论某篇文章中的哪些单词是作者为了显摆自己的英文水平,某文章中的某些单词换成什么单词后更好。而出来工作后,就要忍受着老板思维独特令人尴尬的英语语法。并且还要一边忍受的同时,一边防止自己被洗脑。

每当这种时候,我就想起那个初中时口语就说得非常棒的同班同学在朋友圈发过一句,“立个flag,口语要说得比native好”。我佩服的是在初尝这个社会的复杂后,仍然不忘初心想要突破进步的精神。

当我们在工作用“好的”“明白了”取代“滚你”“你是不是傻逼”的时候,当我们学会把那些没有必要的争论吞回去的时候,who I am?这世界没有理想国,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利。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见TVB朱千雪的访问,媒体拿继续修读法律的她和香港十优状元剑桥法律系毕业生同是港姐出身的麦明诗比较,朱千雪说,她修读法律学位,只是为了以后有得拣(选择)。

在我看来,这是代表着在苛刻的外在条件下,自己拥有主动的选择权。

希望我们也可以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挣脱所有外在条件的束缚,去过一个最酷炫的人生。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