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母婴关系----见证奇迹的时刻

先给大家描述三个好像和魔法有关的事情,三个都让我们见证了奇迹的事件:

第一个:几年前,央视春晚有个魔术节目,一句“见证奇迹的时刻”轰动了全中国。再后来有人说这魔术其实不复杂,重要的是央视这位好妈妈配合的好。估计这是真的,因为,当离开了央视春晚的平台,魔术师的神奇魔法好像就消失了,从大红大紫,变的销声匿迹了。后来,听说该魔术师变得有些潦倒,这是不是真的,我们并不关心。我们关心的只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如何可以做到一直的保有“魔法的力量”

当然,我们这里要提到的和建立良好的母婴关系有关。同样也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唯一不同的是,我们永远不会抽走对自己婴儿的配合,而是,让他可以一直带着神奇的魔法,去见证奇迹的时刻。

第二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在其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中描写了一个年轻的印度女子艾娥达,她被迫跟当地一个老土王结婚,结果婚后刚满3个月,她就成了寡妇。土王的亲属认为她活在世上将无法履行做妻子的职责,所以决定要她殉葬。这种寡妇殉葬在1829时被英国人(当时印度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立法禁止。但是,印度人就很愤怒了,说这是印度教的文化,宗教信仰你必须尊重。甚至有部分印度妇女上街示威游行,要求还妇女以殉夫的权利。不过,英国人说,好的,我尊重你们的文化习俗,但是,按照我们的习俗就是谁烧死人,我们就绞死谁,我们互相尊重了。奇迹发生了,殉葬寡妇的黑暗魔法,迅速消失了。

第三个奇迹是:我摘抄温尼科特的一个婴儿治疗案例(引自《游戏与现实》)为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心理治疗上的“见证奇迹的时刻”

“有个小女孩在六个月大时首次住院,原因是感染严重的肠胃炎。她是老大,吃母乳。她在六个月大之前有便秘的倾向,但是后来就好了。

七个月大时,她又被带到医院来,因为她开始眼睁睁的躺着,哭泣。她吃过东西以后就吐,而且不喜欢吃母乳,我们不得不给她吃补充食品,几周后就完全断奶。

九个月大时,她第一次出现痉挛,后来又发生了几次,通常在清晨五点多,醒来约十五分钟发作。这些痉挛分布在身体两侧,每回持续五分钟左右。

十一个月大的时候,痉挛变得频繁。母亲发现,她只要转移小孩的注意力,就可以避免小孩发作。一天内可能要四次。小孩变得非常紧张,一点点声音都会惊吓到她。小孩在睡眠中发作过一次。有几次发作时咬到舌头,还有几回尿失禁。

到一岁大时候,她每天要痉挛四五次。我们注意到,她有时吃过饭后坐下了,弯着身体,然后就发作了。给她喝橘子汁,然后,就发作了。让她坐在地板上,然后,就发作了。有天早上,她醒来后立刻就痉挛了,然后又睡着;不久以后,她再度醒来,又痉挛一回。这个阶段,每次痉挛后她就想睡觉,可是即使在这个严重阶段,母亲还是常常可以一开始就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她停止痉挛。我在当时做了以下的记录“把她抱在我的膝盖上坐着,她哭个不停,可是没有显出敌意。她边哭边随意拉扯我的领带。把她还给母亲,她对这项改变也不感兴趣,还是一直哭,而且,哭了很久,更可怜,直哭到谈话结束,就这样哭着被抱出这栋建筑物。”

这一回,我亲眼目睹了一次痉挛,有强直的和阵击的阶段特色,接着小孩就睡着了。这个小孩一天痉挛四五回,而且整天哭个不停,可是晚上却还是照睡不误。

检查不出任何生理疾病的迹象。白天则按照情况所需给她服用溴化物。

有一回看诊时,我把小孩抱在膝盖上观察她。她偷偷摸摸的咬我的手指关节。三天后,我再次把她抱到我膝盖上,想看看她会怎么办?结果,她痛咬我的手指关节三次,差点都破皮了。然后,她有玩起把压舌板丢到地上的游戏,连续玩了十五分钟。她哭的时候,好像真的很不快乐。两天后,我把她抱在我膝盖上,持续抱了半个小时。前两天,她才发作了两次痉挛。起初,她像平常一样嚎啕大哭。然后,她再次非常用力的咬我的指关节,这次丝毫没有显示出内疚的神情,然后,她又玩咬压舌板和丢压舌板的游戏,在我的膝盖上,她变得有办法享受游戏。过一会儿,她开始抚摸脚趾头,所以,我就把她的鞋子和袜子脱掉,这引发了她全部的兴趣,结果意外开启了一个实验阶段。她看起爱好像一再发现和证明,压舌板可以放进嘴巴里,丢掉,消失,可是脚趾头却丢不掉,这教她满意极了。

四天后,她的母亲来告诉我,自从上次看诊后,这个小孩子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不但从此不再痉挛,而且整夜睡的很稳,整天都很快乐,完全不必要吃溴化物了。十一天后,情况持续改善,不必服药,连续十四天都么有痉挛,母亲要求出院。

一年后,我去拜访这名小孩,发现自从上次看诊后,她就没有再出现任何症状。我见到一个健康,快乐,聪明和友善的小孩,喜欢玩游戏,而且没有一般常见的焦虑。”

好的,我们现在按照温尼科特的育儿理论来考虑下“魔法”这种事情。

首先,让一个婴儿和小孩子具备我是拥有“魔法”的感觉是母亲必须的能力。因为,婴儿要经历“绝对依赖,相对依赖和独立”的精神发育的过程。那么,在绝对依赖阶段,婴儿因为母亲的全方位的配合,从而产生了我是有魔法的全能自恋感。

简单描述就是:从婴儿一出生,他就要面临把自己内心主观世界和外部的客观世界进行区分的任务。否则,婴儿的精神要么会被卡在内心的主观世界,里面都是本能生活,就仿佛给婴儿放人类的进化历史的纪录片一样,都是野兽,逃亡,捕捉,血腥,死亡,或者,都是性欲,和父母有关的竞争和嫉妒,总之,婴儿会被吓到瘫痪。或者,婴儿的精神会被卡到外部的客观世界,里面都是物体,都是不会动的东西,婴儿的精神会被异化为物体,同样是会把婴儿吓到变态。那么,健康的精神和心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温尼科特是说,要让婴儿发展出过渡的能力来。也就是说,婴儿可以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来回摆荡的能力,也就是拥有“魔法”,“幻觉”“全能感”“健康的自恋”“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良好的母婴关系----见证奇迹的时刻_第1张图片
而这种有关“魔法”能力的描述,温尼科特做过一段很好的描述,可以说描述的特别有美感,他说到:“理论上,在发展之初,小婴儿在母亲提供的场景中,有能力产生某个想法,这个想法符合出于本能兴奋逐渐增强的需求。(作者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动物们用这种本能兴奋来做出攻击或者交配的动作,而我们人类可以用这种本能兴奋来发展出精神和语言。)我们可以说,小婴儿一开始并不晓得自己要创造什么。这个关键的时候,母亲及时出场了。她用平凡的方式付出她的乳房,和她潜在的喂奶冲动。母亲配合婴儿的需要,如果配合的足够好,就会给小婴儿一个幻觉,以为有个外在现实符合小婴儿自己的创造能力。换句话说,母亲所提供的,与小婴儿可能产生的想象之间,有个重叠。在观察者眼中,小婴儿感知到了母亲提供给他的乳房,但是,这还不是完整的事实,因为只有在如此天衣无缝的时机出现的乳房,才可能被小婴儿感知到。母亲和婴儿之间,其实并没有“交换”。在心理上,小婴儿从乳房所吸取的是婴儿自己的一部分,而母亲给婴儿的奶水也是婴儿自己的一部分。”所以,为了让婴儿可以开启早期的“魔法”感,温尼科特很强调妈妈们的奉献精神,也就是说,不是妈妈和婴儿的交换的关系,而是,妈妈奉献自己给婴儿的关系。如此一来,婴儿会在内心拥有建立“幻觉”,呼唤“魔法”,开启“创造力”的能力。

最后,让我们回顾下上面三个“产生奇迹的时刻”,

第一个,因为“妈妈”不再配合了,从而,魔法师的“魔法”消失了。

第二个,因为换了一个妈妈,从而,魔法师的“黑暗魔法”消失了。

第三个,因为温尼科特唤醒了小女孩运用“魔法”的能力,从而,小女儿的健康自我开始成长。以前她可能被卡在了自己的本能生活中,也就是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面。具体方法体现在,温尼科特允许小女孩去咬他的手指关节,这样,小女孩会把温尼科特当做“过渡客体”来控制,而温尼科特配合了她的无意识的需要,提供给小女孩这种安全游戏的感受,注意,温尼科特没有报复小女孩,这点很重要,因为,小女孩的主观世界会一次次的攻击和控制“过渡客体”,但是,过渡客体都承受了下来,并没有消失,这让小女孩很心安,不必过度担心自己的攻击本能,从而,可以继续游戏,继续去和现实妈妈建立链接。就仿佛妈妈被婴儿的无意识欲望攻击了后,妈妈并没有消失,而是一次次的活着回来了,于是,婴儿可以继续自己的幻想世界。否则,婴儿无意识的攻击妈妈,妈妈就消失了,那么,婴儿就不敢玩游戏了。婴儿就不能发展出在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穿梭的健康能力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良好的母婴关系----见证奇迹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