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多不一定越好

前段时间,大家针对“996”的工作制度有过热议,反对者觉得这是老板对员工的剥削,支持者觉得这是上进青年的一种拼搏姿态。这里的问题不在于公司是不是应该实行“996”的机制,而在于你是否清楚,在你当前的状态下,你允许工作占用你多少时间?因人而异,越多不一定越好。

我们用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咱们先尝试花3分钟时间来了解几个经济学的概念,它们分别是: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曲线,边际成本,边际效用。

我们常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它的意思是说,在资源有限的大前提下,你做不到“全要”。比如你只有一个上午的时间,面对10个没去过的景点,你也许只能选3个。我们现在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你是一个猎人,有一天的时间在野外捕鱼和抓熊,你要抓多少的鱼和熊,完全取决于你追求的是什么?假如你一天最多只能抓600条鱼,那么就没有时间抓熊,而你如果只抓500条鱼,就还有时间抓1只熊,以此类推,我们得到这样的一个表格:

越多不一定越好_第1张图片

什么叫“机会成本”,你有A,B两个选择,因为资源的限制,你只能选择做一件事情,你选择做A这件事情,那么被放弃的B这件事情的收益就是A的机会成本,反之亦然。同理,你选择一天抓600条鱼,那么这件事的机会成本就是3头熊。我们把这几个捕猎方案放在坐标系中表示出来,这条曲线就叫“生产可能曲线”,生产可能曲线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得到改变。

越多不一定越好_第2张图片

另外,我们发现,抓第一头熊要放弃100条鱼,抓第二头熊需要放弃200条鱼,抓第3头熊需要放弃300条鱼,这就叫“边际成本”,而且它是递增的,我们拿考试再举一个例子,从60分进步到80分,从80分进步到95分,从95分进步到100分,这个过程越来越难,需要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它的边际成本也是递增的。最后,我们又发现,抓第一头熊时感觉很兴奋,抓第二头熊时感觉挺开心,抓第三头熊时没什么感觉了,这里的“感受”,就是一种“边际效用”,而且它是递减的。我们将它们用坐标系表示出来是这样的:

越多不一定越好_第3张图片

所以,对于这位猎人来说,会存在一个捕猎方案是“恰到好处”的,假如猎人忽略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走了极端(选择捕猎600条鱼,或者3头熊),那么他就没那么开心了。

现实当中,我们每个人有工作,家庭,朋友,自己的健康,兴趣,生活等等主题,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状态也不一样,当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你就会知道那个对你来说“恰到好处的捕猎方案”是什么。回到“996”这个问题上来,既没有必要吐槽公司的制度,因为这事咱们控制不了,也没必要口水不同立场的伙伴,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选择。

资料:

李永乐老师讲机会成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4kpHYIuV6c

你可能感兴趣的:(越多不一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