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

距离婺源行其实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零零星星的时间拼凑起的文字,不得不承认,不太走心。

这算不上官方正式的旅游攻略,也算不上走心的游记,触碰到情感的东西我向来不太喜欢公开分享。于是,把专题名改为“生活旅行家”,一场随意的出行加一篇分享美好的文字,这里更多的是分享生活的美好罢了。

婺源北线景点安排:

北线的风景相较东线,内容更丰富些,有古村、廊桥、山水自然风光等。虽然统称为北线,但景点并不是在一条线上,而是到了清华后像一棵大树一样分散开来。

北线的交通:从县城到清华的交通极为方便,上午二十分钟即有一趟车,下午约半小时一趟。但要去清华以远的地方,多数要到清华转车。所以北线各个景点间的交通不太方便,于是我们北线行依旧选择包车。

北线的景点游览顺序,依旧由远及近。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1张图片
“北线沿路风光”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2张图片
“北线沿路风光”

第一站:灵岩洞

这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是国家森林公园,以溶洞、古村为主要特色,这一带有三十多个溶洞,自唐宋以来就是游览名胜。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3张图片
“溶洞入口”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4张图片
“溶洞里的小摄影师”
“溶洞内灯光变化”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5张图片
“溶洞外-青山倒影湖水中”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6张图片
“群峰倒影”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7张图片
“湖水倒映、青山绿水”
“人像篇”

在前往下一站景点的路上,司机叔叔把我们带到号称“最圆的村”——菊径,并将我们带到视野最好的山头进行拍摄。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8张图片
“最圆的村—菊径”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9张图片
“你们和菊径”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10张图片
“油菜花田里,炊烟袅袅,远处有人家”
“沿途人像拍摄”

第二站:大鄣山卧龙谷

大鄣山卧龙谷是国家级4A级景区,是一处天然的峡谷景区。大鄣山卧龙谷的特点是群山,山峰,峡谷。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11张图片
“清澈见底”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12张图片
“随处可见的小瀑布”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13张图片
“地势险峻,友情提醒:带好手机”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14张图片
“一泻千里的瀑布”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15张图片
“景区内标示牌”

第三站:清华镇彩虹桥

彩虹桥被国内各大媒体誉为是中国最美的桥,拥有800多年的历史,清华镇彩虹桥主要特色是带廊棚的桥。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16张图片
“彩虹桥入口处-水上汀步”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17张图片
“嘿,彩虹桥在这”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18张图片
“体验水上汀步的人们”
“站在桥上看风景,风景隔着桥看你”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19张图片
“环形风景”
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_第20张图片
“带廊棚的桥”

第四站:徽商古村思溪延村

思溪延村距离县城13公里,景点其实是两个村:思溪和延村。古村落里的主要特色是徽商风格的古建筑,还有知名的“竹筒酒”。

“破败的老屋”
“竹筒酒”
“古村里的腊肉,嗯哼,我要吃掉你”

这是在婺源的最后一天了,整体而言,东线和北线的旅途都很愉快,除了手机意外掉进大峡谷这个小插曲,其他的都算让人满意。两天的旅途里都交到了新朋友,天南海北的我们在此相遇,大概是最让人难忘的吧。

“北线同行的我们”

婺源。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旅行家|我们,和婺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