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年底和年初,电影圈都离不开一个话题,颁奖季。
今年颁奖季的格局,现在早已形成定势:金球奖刚刚落下帷幕,奥斯卡提名也将在明天揭晓,各大热门种子们早就在前哨战中以奖杯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当然,有评选就存在争议。
比如今年金球奖的最佳剧情类长片,居然爆冷颁给了萨姆·门德斯导演的战争新作《1917》,在影片中他用一镜到底的方式描绘出一幅真实、惨烈的一战画卷。
《1917》很强,但是它的竞争对手同样都是狠角色:昆汀·塔伦蒂诺导演的《好莱坞往事》、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爱尔兰人》,诺亚·鲍姆巴赫导演的《婚姻故事》,以及刷爆社交媒体的超英电影《小丑》——
可以说,从电影的质量和数量来看,今年无疑是颁奖季的“大年”,竞争也更加激烈。
其实电影本身,是见仁见智的艺术,奖项的归属,也不存在百分百绝对的完胜。所以也就出现了很多所谓的遗珠,有的是因为太过冷门小众而没能入围提名,有的则是在最终惜败给竞争对手。总之,很难有让所有人都满意的颁奖结果。
但反过来说,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习惯于用奖项来衡量一部电影的水准。而对电影另一种评判标准,则来自于已经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社交媒体的种种舆论,以及评分网站的打分。
对于一部新电影,人们了解它的路径,似乎已经变成了这样:
先去烂番茄、豆瓣、猫眼各种评分网站看眼作品的评分,然后再决定看不看这部电影。
这个路径,其实多少会在人的潜意识中植入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评分高的电影更值得期待,也更容易“真香”;评分低的电影则拥有更低的期待值。
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对一部电影的见解与观点,被评分网站“绑架”了。评分只是一部作品的辅助成绩,但如今却成了衡量口碑的绝对化标准。而一部电影的优劣,其实无法通过简单的评分,被粗暴地盖章定论。
在2017年的时候,马丁·斯科塞斯就公开炮轰了烂番茄和Cinemascore两家北美电影评分网站。马丁称它们为网络“算法”平台,认为它们和真正的电影批评艺术一点关系都没有。而对评分的过多重视,使得“电影人被降格成了内容制造工,观众被降格成了没有冒险精神的消费者。”
马丁的言论适当与否,这里暂且不表。但不得不承认,他认为评分网站“让观众降格成为消费者”,这一点其实还是存在一定道理的。
电影评分网站,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一种“沉默的螺旋”:自己欣赏的影片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相反则陷入沉默。
也许,对一部得奖、高分或者已经被盖章为经典的电影并不能非常理解,但也会自然而然地抱着从众的心理,表示喜欢给出了高分。相反,力挺一部评分不高的作品,也需要一些勇气。
特别是,当这些评分网站社交媒体化,每一次的评分行为都成为被审视的客体之后,打分似乎也需要考虑更多其他因素了。
面对一部电影,人们在考虑获奖记录、超高评分乃至经典地位等等外部光环之外,最根本、最核心的思考或许应该是:我真的看懂这部电影了吗?
马丁在《爱尔兰人》拍摄片场
实际上,当电影越来越成为普适性的大众艺术,大家看电影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看懂电影的能力似乎越来越被弱化了。
但不能不承认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看电影”,电影其实是有门槛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是因为,我也是从“看电影”,一点点地过渡成为“看懂电影“的。最初接触电影的时候,是怀着对电影本身的热爱,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电影理论和历史,仅仅是因为喜欢,所以想要看更多的电影。
一开始看电影其实就是看个热闹,看故事,听台词,感受最表层的情感与情绪。后来,开始接触一些大导演的代表作,也尝试了一些经典老电影,以及极具风格化的先锋作品。
最初对一些作者化的电影,也多少会有点不适应。比如法国新浪潮,特吕弗和戈达尔的电影,故事非常随意、散漫,没有明确清晰的主题,情节、台词和表演看上去都非常即兴,和好莱坞电影相比观感是截然不同的。后来通过对新浪潮诞生背景和创作风格的学习,才慢慢理解这些反叙事、反类型的作品背后,创作者们的真实意图。
也是通过积累和学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影趣味,对电影的品质也拥有了基本且独立的判断力。
《祖与占》
从我的个人经验来讲,看懂电影的最佳途径,不仅仅是量的积累,也需要系统化地了解电影这项艺术的过往历史。经典电影诞生的背景、传奇导演独特风格的形成以及其影响、电影艺术每一次的革新运动以及新的创作语言的出现,都能通过对电影百年历史脉络的梳理,而变得明晰、通透。
只有了解电影历史,才知道要看什么电影,要怎么看电影,才能真正地看懂它们,并且拥有独立思考、评价一部电影的能力。
这种能力,能让你在看电影的时候,不只是停留在影片画面、台词与声音的表面,相反,它能让你纵向挖掘这些元素更深层次的指向,理解作品中的伟大或缺陷,不再人云亦云地跟随与盲从。
《2001太空漫游》
电影在12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缜密复杂的知识体系,要是真系统学习起来,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任何一个人,都不敢说自己在电影领域不存在任何的知识死角。
但看到这里,也别气馁,如果你真的想看懂或理解电影,我可以提供一个不错的选择。
那就是,三联中读在2020年初之际精心奉上的这份年初巨献——《电影正传·聚焦百年影史十大高光时刻》。
这份精品课邀请到了十一位权威的电影学者——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电影批评和研究学者戴锦华,著名影评人大旗虎皮、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洋,以及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曾任《阿拉姜色》监制的杜庆春,他们将以年代、时间为线索,讲述世界电影史上的十大“高光时刻”,每个时刻分别代表一次影响深远的电影运动和时期。
是的,你与散落在电影历史长河中那些闪耀不灭的经典神作之间的距离,或许只差这一份「电影课」了。
在这门课里,你可以了解到电影史的整体脉络、贯穿其间的经典影片和电影大师,同时也可以深入了解电影理论和拍摄手法,理解蒙太奇、达达主义、表现主义等等陌生晦涩的专业词汇。
最终的学习成果,就是在这11位学院派大咖的教授下,我们的阅片水准将会逐渐提高,能够“看懂电影”,对一部作品形成自己的观点与评价,不再为评分、奖项、舆论所左右。
新的一年,身边很多人都重新列起了新年计划,而学习各种各样的新技能,也绝对会在诸多新年flag中占据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