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每年的名校申请季,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即使拿到了顶尖大学的“入场券”,天之骄子们仍要经历一系列“新生困境”的考验,这些磨难包括:文献阅读、课堂发言、论文写作与社交等。外滩君与三位分别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与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新生聊了聊,看看她们能为“新生困境”的破解带来哪些建议。
文丨张凌锋 编丨Travis
从去年12月份美本的提前录取,到最近牛津、剑桥放榜,这段时间里的海外升学战况,牵动了家长们和学子们的心。
无论是否得到Offer,无论今年有无参与“申请战争”,准备去留学的学生们心中,哪怕还是低年级的孩子,对海外的大学,对大学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憧憬。
不过,现实很骨感。
海外的名校,除去充满历史韵味的教学楼、古朴的参天大树、看上去气质满满的教授和活力四射的同学外,也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挑战。
好不容易考上这些名校,新生们却在第一个学期里就会迎来当头棒喝,在大学生活的“赛道”上,挣扎前行。
为此,外滩君与3位经受了新生困境的大学生聊了聊,她们分别是:
由美高毕业,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哲学的林瑶;
由上海中学毕业,在美国西北大学就读社会学的安妮;
以及由上海交大附中国际班毕业,在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接受通识教育的佳依。
这些“天之骄子”们的挣扎、困境和突破,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份提醒,也希望未来的大学生们,尽早做好准备。
学业困境的“三座大山”
谈话刚一开始,三位新生就不约而同地告诉外滩君:
文献阅读、课堂发言与论文写作,是新生学业困境中的三座大山。
1. 文献阅读
对于初来乍到的中国留学生来说,一旦无法招架数量繁多的阅读材料与人人参与的课堂发言,随之而来的就是课程学习的脱节,以及期末成绩的下滑。
对此,林瑶深以为然。在哥大哲学专业学习的她有一门叫做文学通史的必修课程,这门课每周两节,要求学生一周读完400多页的阅读材料。
“一周400多页!如果逐字逐句地去读,那我就完全没有个人生活的时间了。”林瑶感叹道,阅读材料的绝大部分,还是由古希腊文翻译而来,转换后沉重的英文风格,往往让她在读完一段后,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一现象在哥大十分常见,不论是文学、历史学抑或其他学科,每周一本书或200多页的文献已成常态。
新生们不得不在生活与学业中做出选择:
要么牺牲个人时间啃完阅读材料,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要么保留私人时间,无法完成阅读导致学习一知半解。
是默然忍受文献暴虐的压迫,或是挺身反抗这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赢得片刻的自由。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面对这一提问,林瑶选择了斗争,
“速读”与
“看简介”成为她的两大法宝。
林瑶表示,
调整学习方法,是应对新生困境必要的举动。“按部就班地看完一整本书固然值得敬佩,但在特定条件下,寻找捷径也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
以林瑶的课程为例,对文章的阅读精度并未有太高的要求,学生大概了解背景资料与具体信息即可。
在快节奏的课程排期下,学生通过以下两大“法宝”
便能掌握文章大意,顺利进行课程的学习。
“速读”,即主要浏览开头与结尾,同时对主体部分进行有选择的阅读;
抑或是“看简介”,即上网搜索文章的简要介绍。
大学不是高中,按部就班虽然也能获得知识,但在高阅读量与紧密的课程排期下,只有学会变通才能更好地平衡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这是新生们在大学要面临的第一关,也是他们习得教训的第一课。
2.课堂发言
如果说林瑶的文献阅读尚有斗争余地的话,那对佳依来说,课堂发言就是不折不扣地现场博弈。
公立教育出身的她,有着一套已成型的发言方式:深思熟虑、确保各个要点正确、确保提问与答案具有深度,符合老师要求。
这样一套在传统公立教育环境下顺风顺水的发言方式,却在海外失去了作用。
佳依告诉外滩君,“一个提问,我要想到差不多成型才会提出。有时候,我还会提前预设答案,驳回自己的言论。这样一来一回,等我想到一个极佳的观点并组织好语言的时候,课堂上的讨论已然进行到下一章节。”
追求面面俱到、一语惊人、精准完美的发言模式,为何在海外课堂失去用武之地?这是佳依内心的疑惑,也是诸多被打上“课堂表现太保守、不活跃”标签的,中国留学生所面临的困境。
究其原因,其实是
两种教育模式对发言的要求不同。
以海外课堂的文学课为例,很多问题的提出,不在于获得解决办法,而是希望通过讨论来提升学生的意识,培养多样的思维方式。
这一点在哲学领域尤为明显:无数人穷极一生试图回答的问题,仅靠几节校园课程是无法解决的。
重要的是,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各自的想法就某一话题产生碰撞。思维火花的交换,是课堂发言最初的意义。
“教授告诉我,不要害怕发表自己的观点,哪怕问题看似幼稚、不够全面。
勇于发言、乐于参与讨论,是新生需要迈出的第一步。”佳依说到。
美国西北大学新生安妮感同身受,“国外大学的课堂发言,并不只是为了解答个人疑惑,也是为了用学生间不同的观点,来丰富课程氛围与教学内容。
预习课程、勇于发言并跟上教授的节奏,是摆脱新生‘发言困境’的最佳方法。”
若是新生们仍对阅读与课堂发言感到焦虑,也可以在开学选课时,优先寻找阅读任务轻松、发言较少的课,逐步锻炼,缓慢度过新生尴尬期。
以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评价网站
Culpa为例,学生可以在该网站上查找任教老师的评分、课程难易度与作业量等相关信息,在选课时更有底气。
Culpa.info
3. 论文写作
除了文献阅读与课堂发言,
论文写作也当仁不让地成为“新生困境”之一。
对公立教育出身,没有经历过IB、A-Level等教育的佳依来说,这一问题异常严峻。
“在论文写作这一方面,我一开始特别战战兢兢。”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佳依在完成课业任务时往往需要一个确定的框架,并依此完成计划。然而,大学大体上只提供一些查找资源的方式,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格式,甚至连文献都需要自己寻找。
与高中时,老师提供所有的材料,学生只负责阅读、寻找联系并撰写文章的模式不同;大学阶段,学生大多需要自己确定论文选题,查找资料并勾画文章结构。
“这种不确定性带来了很多问题,很大可能我在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之前的选题不对,就要推翻论点,从头再来。”佳依苦笑着告诉外滩君。
一前一后的变化让她经历了一段不短的迷茫期,现在回头看来,
帮她度过这一状态的,是自己勇于尝试、不急不躁的态度。“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那就要在一点点的尝试中不断提升效率,熟能生巧。”
具体到行动,便是在日常浏览阅读材料时就有意识地进行分类,论文类的资料要熟读,学习其中的结构与思想,慢慢积累与掌握论文撰写的方法。多数学校也会提供学生支持中心或工作坊,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大学的学习状态。
林瑶向外滩君表示了相同的困惑:“对新生来说,写论文的过程,其实就是被拽着成长的过程。表面上看来,我们只用表明观点再举例论证即可。可一旦新生傻傻地自说自话,就步入了‘论文写作困境’。”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论文考察的,远不只是文字撰写能力。
首先,是对时间管理能力的要求。
一篇6-8页数paper可能只有1-2周的码字时间,这要求新生预留出恰当的资料搜集与论文撰写时间。一旦节奏安排不当,便很可能出现论文“死线”重合并通宵码字的状况。
其次,是对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
在论文撰写中,学生需要大量引用、结合他人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立场,同时确保文章的严谨性。
这种用他人想法支持自己立场的表述形式,对新生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确保这些二手资料的来源公正可信,也要思考怎样结合不同的言论,才能搭建出良好的论文框架。
林瑶说道,“写论文与写作文不同,它不再关注你是怎么想、怎么说;它更注重单一事件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大家对此持怎样的看法,
总的来说,写论文就是我们要学会总结所有人总结出来的规律才行。”
顺其自然,是社交困境的最优解
除了学业困境,留学生最广为人知的问题,便是如何在异国他乡找到聊得来的好友,组建自己的留学社交圈。
一些新生固守本心,随遇而安,佛系交友;
另一些新生会勇于出击,鸡血地活跃在诸多交友项目中。
对美高毕业的林瑶而言,她就有着
“由佛系到鸡血,最后回归佛系”这一曲折的交友经历。
林瑶把初进美高时的自己,描述成一位独来独往的孤僻分子。“我当时特别想融进美国社交圈,但不知道如何下手,然后因为价值观、个人身份与思维方式等因素,也不是很愿意开口讲话,”
校园里为数不多的两位中国学生,是林瑶高中前两年仅有的好朋友,美国当地的朋友,往往止于点头之交。
意识到自己身陷社交舒适圈的她,试着在大学进行一些改变。“新生周刚开始的时候,说实话我挺焦虑的,我不想把自己限制在中国人的圈子里,这也是许多中国新生最初的想法。
当时我甚至觉得:如果这个时候找不到能亲近的朋友,之后可能很难再有突破了。”
为此,这位佛系哥大新生开启了鸡血社交的路线。
“我去过纯社交目的的派对,拿着酒杯,在蹦迪音乐中与人大声交谈;
我参加过社团,许多人在一项活动中共同努力;
我还时常与同楼层的舍友外出聚餐,一家小店,谈天说地;
... ...”
社交是进行了,但大多数林瑶通过这些渠道认识的人都会遵循同一流程:两个月内相见会打招呼,再久一点,便沦为社交软件上的“赞友”。
在林瑶看来,明明付出许多精力,但最后毫无收获的“社交困境”,是新生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
“以我自身与周边观察来看,中国留学生,或者说亚裔留学生,想要融入美国社交圈是一个比较难的行为。”
她认为,除了两种文化下,思维与交流方式不同外,人们会天然地去寻找与自身有着更多共同联系的人作为朋友。这些联系可能是家庭背景、旅游经历与相似的升学背景。
从这一点来说,每个国家的学生其实都更愿意进行内部社交。
不仅外语国家,
社交难的现象在华语为官方语言之一的新加坡也存在着。
在新加坡读书的佳依告诉外滩君,“虽然部分新加坡的学生能使用中文沟通,但同一单词在不同文化与语境下仍会存在理解偏差。有时候我讲出来是一层意思,他理解是另外一层意思,就会导致社交尴尬。”
她总结了可能导致社交困境的原因:
家庭背景、文化背景、个人性格、道德感与共情能力等。
这些因素放在国际教育环境下,是新生在不同社交圈的融合与突破;但放在日常生活中,便是随处可见的交友难题。
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交困境怎么破解呢?
三位新生给出了共同答案:
保持积极友好的平常心。
积极友好,意味着对社交活动积极但不鸡血。
目的性太强的聚会可以少参与,日常活动的邀约可以多接受。
林瑶与一位好友的相识,便是建立在雪糕邀约上。这位好友是林瑶法语课的同学,有天下课突然邀请她去吃雪糕。当时林瑶的内心五五分:要么拒绝邀请,回宿舍刷题、追剧;要么接受邀请,享受美味的冰激凌。
“现在想来,接受邀请是明智的选择。如果那天我选择回寝室学习,那就错失了解这位同学的机会,可能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这位好朋友了。
并不是天天派对,上千好友才是好的社交状态,有的时候,有那么几位关系很好的朋友,就足够了。”想到此处,林瑶感到庆幸。
“保持国人社交圈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当然,我也不建议完全呆在舒适圈内。”这是安妮对新生“社交困境”的态度。
安妮目前的好友来自以下三个途径:
宿舍室友;(国人为主)
课堂同学;
模拟法庭的社团成员。(外国人为主)
对安妮来说,顺其自然是自己交友的主旨。
“我觉得交友的前提是接受自己。强行融入外国人的社交圈,不仅目的性太强,也会让自己分身乏术,感到心累。”
多数新生的交友目的,是寻找与自己聊得来的好友,就这点来看,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找到好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会与自己有着较大的生活动线重合,能有更多的交叉联系与共鸣话题。)
顺其自然,或许是“社交困境”的最优解。
接受焦虑,反思焦虑
“新生困境”无穷无尽,给学生带来诸多烦恼。
但最让人焦虑的,是这些问题似乎对一部分人并不起效,他们课堂表现优秀、论文高分、社交活跃、人生规划似乎也十分完满。这让在困境中挣扎的众多新生相形见绌。
那部分人真的天赋异禀么?
其实未必,美国北加州的俗语
“Stanford Duck Syndrome”(斯坦福的鸭子),很好地概括了这一现象,即斯坦福校园里的鸭子,虽然表面平静地游来游去,但细看之下,才会发现它们要不断拨动鸭掌,才能维持被人看到的表面悠闲。
对此,三位新生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每个人都有焦虑,关键在于会不会显现出来,在脸书或者Ins上,我们总能发现许多看似生活充实,实际孤独的人。所以
接受焦虑,并以此明确自身目的才是关键点。
当我们生活一团糟的时候,要想到别人也是一团糟的,所以不用惧怕焦虑,只要一步步完成预设任务就可以。
林瑶
焦虑时一定要平衡自己的心理。首先要意识到轻松并不是常态;其次要反思焦虑的原因。
如果是努力学习但成绩不佳,便要调整学习方法,并寻求学校帮助;如果是丧失学习动力,就可以多尝试不同的领域,可能会找到一门符合自身天赋、学着轻松,成绩也优秀的课程。
安妮
其实大家或多或少都在挣扎,然后有些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处这样的漩涡中。就这么挣扎过去了。但你要相信,一件事情如果你做起来很难,对别人来说也不会很简单,只是他们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克服焦虑也是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我想告诉所有读者,尤其是马上要进入大学的学生这句话:“The struggle is real,but you're not alone in this battle.”
佳依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3000+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