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春节了,今天早上却得知武汉“封城”的消息。
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
全国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座被封锁的城市,被白色恐怖围绕得让人忽略武汉春天飘洒的樱花和热腾腾的热干面。
此时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回家的路上(注意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当你离你生活的拼搏的城市越来越远,你总有一些离不开这座城市的原因。
我们和6 个无法离开的人聊了聊,发现
「我们选择了不只是一座城,而是选择了其中的灵魂,是自己喜欢的事,是自己想做成的那件事。」
我们从来不是奔向一座城市,我们是奔向自己喜欢的事。
“在太原,
我和6年前最喜欢的男孩复合了”
@仙草十七 婚礼策划
土生土长 太原
“太原对我来说是熟悉而安逸的,中途也有离开,外出上大学,去台湾当交换生,到杭州当短视频导演。
可是19年春天,我因为忙碌而不确定的外出拍摄,反复的胃溃疡最终还是被打垮了。4月匆匆回了家,回了太原,原因“身体不好”。
图片来自仙草十七
原以为会按部就班的生活下去,找了婚礼策划的工作,当以为一切都波澜不惊的时候,我与我曾经最爱的男孩复合了。
男孩是高二补习认识的,那时候的感情很单纯,当时觉得以后肯定会结婚。可是那时候的我太过理想,第一次吵架就分手了,之后6年没有再联络。
第一个转机是在18年,他关注了我的微博,我回关了他,但是并没有说话。
直到我4月某天,我路过高中时候他每天等我的地方。关于那个时候的的美好都回来了,我鼓起勇气在微博给他发了私信,那天晚上我们聊了一个晚上。
图片来自仙草十七
第二天他从北京赶回来和我见面,之后我们就复合了,我们好像重新认识了对方。6年的时间在我们身上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重新相遇了,现在每天我都很开心,充满了希望。
如果我的一生,做了很多酷的事情,那嫁给他就是最酷的一件。”
“在北京,
什么都可以成功,什么都可以失败”
@赵四小姐 外拍导演
京漂一年两个月
“北京对我而言是偌大了,不论是通勤还是跟朋友见面都要一个小时起的路程,每天深夜的出租车像是飞过城市的一边去往另一边,在这里好像什么都不成,又好像什么都能成功。
今年的我真的忙到没有社交,和闺蜜们虽然身处一个城市,但是大家都很忙,见面频率也从一个月变成三个月。前几天我们见面的时候还说,上次见面已经是去年的事情了。
凌晨的民族音乐团
特别是12月31日那天,下过雪的北京超级冷,当天外拍出了很多突发状况,拍摄组的男生临时撂挑子,我在赶去开会的路上特别生气,但最后还是有惊无险的完成。
也在同一天晚上,我同在在北京工作的高中同学来我家跨年,两年没见的朋友从波士顿飞来北京。
原以为会赶不上跨年,没想到她在赶在零点前三分钟进门,我们仨抱在一起,那个时候感觉很温暖。
现在讲起来觉得2019年的最后一天还真是darma和梦幻。
三个人三座城市,一次艰难的相聚
2020年的期望就是先减肥,然后想要一个月摆脱手机的生活。”
“在东京,
天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
@368 艺考机构老师
8年 日本东京
“一个词形容东京的话就是「光怪陆离」,因为东京是五颜六色而且多面的。在很多我们觉得有仪式感的地方,但又很奇葩。
东京的颜色,photo by 368
原宿有很庄严的明治神宫,但是旁边又是潮流胜地;新宿一方面是东京都的市政府,可是一方面又是牛郎、陪酒女和黑帮。
我喜欢东京,从高中过来上学,到今年准备继续考研。我很少有想回国的念头,也许最怀念的时候,是东京没有江浙菜。
东京的天很蓝,因为在这里我很自由,和自己熟悉的地方保持一些距离,这样就更好做我自己。
在一个如同电影《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一样,这里是很多人的「苟且」和「诗和远方」,至少对我而言是后者。
日落的富士山,photo by 368
虽然现在我主要是做艺考机构的老师,偶尔做服装设计,但我希望2020年我可以做个有名的设计师 或者造型师。”
368来源于《重庆森林》金城武的警察编号
“在上海,
我要带我爷爷做渡轮”
@victor 新媒体运营
沪漂3年半
“在上海,每走过一个街口,你会遇上至少3个外国人。
我总是很难融入这个城市,行走在欧式的建筑之间,听着来自四方的语言,连空气也让人不习惯。
上海外滩
上班高峰时期的地铁总是挤得要命,我最喜欢是经过隧道里吹来的风,至少让车厢没那么臭。
我家是离上海不远的三线城市,2个小时的高铁,所以我保持着一个月回一次家的频率,既能多见见父母,又能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因为爸妈千方百计的让我回家,而我却要争取自己的生活。
今年最难的是12月,从爸爸那边得知爷爷生病了,蛮严重的病。我买了当周的车票回了家,看见四肢肿胀的爷爷已经无法安慰躺在病床上,智能畏缩在旁边的陪护椅上。
突然想起上半年,已经不爱出门的爷爷和爸爸说自己想去趟上海,然而大家都说好。可是往往最容易被耽搁就是这种事。
外滩的渡轮可以看到整个黄浦江夜景
那一天,夏天看了的陈绮贞在杭州办同一场演唱会,同一场演唱会相隔了半年,坐在病床上的爷爷仿佛过了一生。
现在爷爷已经出院了,所以2020我要带他游上海。”
“在广州,
通宵加班一周的我发烧一天一夜”
@阿嫱 广告公司AM
1年 广州
“与我而言,广州的粤语、早茶和江边让我觉得更有烟火气息,特别是上半年住在琶洲(猎德隔壁)的时候,小区里都是拆迁后的老人——喝茶、打牌、遛狗,永远都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电梯间里聊的话题都是买菜、送孩子和旅游。
但是另一面,在广告公司每一天都像是打仗,10月在新加坡休假也是抱着电脑办公,11月为了素材按时上线连续周末加班,12月年度方案在深圳科兴通宵一周……大部分时间都在「磨」上,磨CASE,磨自己。
在机场办公的阿嫱
但是看到素材出品得到客户认可、方案汇报拿了A+的时候,有时候会感谢自己多纠结的那一点。
但偶尔的独孤总是让人容易感伤,11月有一次因为连续通宵着凉,忙完就连着高烧,一个人躺在床上烧了一天一夜,连水都爬不起喝的时候,真的很想回家在爸妈身边最起码有人倒杯水。
通宵36小时后办公室的日出
但我更喜欢广州,这里有有很多不确定性。人的成熟是通过告别来实现的,告别故乡,告别父母,告别权威,而且这些还不是终点。
如果没有真正独立过,人就不知道自己是谁。”
“在杭州,
我妈让我辞职回家相亲”
@kiko 营销专员
杭漂2年半
“杭州对我来说,是自由且孤独的。我感觉我像是逃离到杭州的,一方面远离的自己的朋友们,同时也远离的父母的唠叨和催婚。
然而一切都没有想象中的好,所属的公司肉眼可见的走下坡路,领导辞职甚至连年终奖都发不出。
服务的甲方小团队众多,一会儿改一个主意,自己都无法确定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导致我们也是改来改去,最终也没有交付特别好的价值。
今年真的太南了,在这里,职场动荡不安,我找不到归属感和成就感,这种微妙的感觉让我想放弃。这里曾经有梦,但我却好像迷失了。
前几天,kiko与朋友的聊天记录
我妈老是让我辞职回武汉,也许我今年就会回去了吧。希望2020年我可能知道我未来想做什么,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方向,顺便脱个单。”
_____________
我们如此依赖城市,依赖一切陌生的事物。我们不停地去适应一场又一场变故,随波逐流,顺应一切。
我们有秘密,在这个羞于谈梦想的年代,在大城市里你就可以喊出来,这也是坚持的理由。
明天就是除夕啦,记得好好拥抱一下家人,好好休息。
同时也要理智的看待一些真的假的消息,注意个人卫生,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如果有咳嗽发热的症状,立即去疾病规定的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
明年再见。祝好运。
评论区,说出你不愿意离开这座城市的原因
被骂迫害中国女性的“她”,真的活该么?
年末总结:辞职梦止于年终奖?
这届年轻人越来越不会拍照了
-滑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