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了很多旅馆,不冻泉边的青年旅馆留给我的回忆最多。
记得那天,地图上看到的是一个加油站,在无人区行驶了五个多小时,天冷极了,握着车把的手从变冷到变肿,最后僵掉了。
周围草原还是草原,深绿色夹着枯黄色,可周围的空气,伴着一小时四十公里的速度,和北方的小寒天一样要把人冻死。
一路上的风景自然纯净无暇的迷死人,看着路边停车快速摆几个姿势照几张相的大姐,照完就上车,真的很羡慕。
我很想拍照留念,可天实在太冷,只带着毛线手套的我手僵的不能动弹了,风景再好我也实在没力气停下来拍照了。
路边遇到一个抛锚的皮卡,一辆橙红色的工具救援车在路上飞驰。
地图前方孤零零的加油站是我前进的唯一希望,我太后悔没准备厚点的衣服了,手套居然没准备。
你知道来到加油站看到旁边有个旅馆我有多开心吗?
总算捡回一条命啊!
那个旅馆很破旧,一排小砖房,走进一面玻璃墙的商店兼餐厅,光线昏暗都不用计较,看到一个带着铁皮火墙的炉子上正煮着一桶冒着蒸汽的汤,微微的红芒从炉盘间渗出,赶紧做过去,搓搓手,暖暖。
坐在昏暗的火路边,我什么都不想了,只想暖和暖和,可又不敢直接把手放在火炉上考,小时候耳朵冻坏的经历刻骨铭心,就不停的措手,面庞感受着传来的温暖,身体慢慢发热,手指从没有直接到肿痛痒麻,冰棍似的手指总算苏醒了。
九月份出游,没想到还是遇到了寒冬腊月的酷寒。
天黑的也比想象中快了很多,等饭的十几分钟天已经黑了,而且越来越黑。
黑灯瞎火中又来了几波客人。
开霸道的都冷的停下住宿,喝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汤。
这小旅馆那是异常简陋,菜就两个,牛肉汤、肉丝面和鸡蛋面,挑都没得挑。
开豪车的人来到家徒四壁的房间挑挑捡捡,除了要大一点的房间,还床怎么看都觉得脏的被子、枕头,也没法再计较了。
看看老板和小二的皮肤和衣服,真不好再计较了。
比我还小的伙计一脸笑容的招呼我坐下,还请我吃当地稀缺的葡萄。
躺在粗糙的床上,感觉生活回到了十五年前,多久没躺过这么脏的床了。
我不在乎卫生了,只要温度就够了,躺在床上盖着被子,身体还瑟瑟发抖。
还没睡着,遇到一个刚进店的哥们,把摩托推进了房间,之后我也听他的把摩托推了进来。
他个子很高,像士兵突击里面的伍六一那样瘦却充满力量,和他聊天也感觉他的成熟,自信。
我在去拉萨的路上被雨水堵住的,他仗着150的马力,强悍的操控能力,改装过的摩托,直接就没把吓死我的泥路给一脚油门给开过去了。
我最快一天不过700公里,而他平均一天一千多公里!
他从新疆打工回家,先去西藏拉萨转一圈,感觉看完了也没什么好玩的,就准备回开封的家了,估计三天后就能回家了。
这才是真汉子,和他比起来我是弱爆了。
第二天临走时,在旅馆的墙上看到了很多到过这的人留下的纪念品。
其中有一个摩旅俱乐部留下的小旗子,留着他们的QQ群。
回去后我加了他们的群,大神的聚集地啊。
总有人在旅行的路上,工作时看到群中有人晒旅行路上的图片,感觉心又回到自由的时刻。
年初看到一部讲述美国摩托文化的记录片。
为什么我们不选择走路、汽车、火车,而是选择摩托?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华尔街,还是布鲁克林,有些人就是钟爱摩托。
我不需要向别人解释为什么有三辆摩托。
很荣幸,自己拥有摩旅的经历,感受到了专属摩旅骑士的精神。
那是自由的感觉,像鸟儿般自由的感觉。油门一踩,风从面来,世界之大,没有摩托去不了的地。
感谢不动泉的小旅馆,送给我那么多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