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应该有纲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人生应该有纲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_第1张图片
人生应该有纲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_第2张图片

这是LADY读书第6篇原创

​全文5563字

作者:霍霞

你是否会经常遇到下面的问题?

1. 每当外界对我们产生某种刺激,我们就会立刻产生相应的反应。在刺激与反应的中间地带,我们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

2. 追求事业、追求家庭、追求名利、追求享乐,忙忙碌碌中到底追求什么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3. 每天要处理的事务纷繁复杂,如何在重要与紧急的事务中进行取舍?

4.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要靠竞争实现非输即赢,你多我少么?

5. 当我们试图影响他人,最好的办法是努力表达自己的想法么?

6. 生活在人群中的我们,到底应该坚持自我,还是应该建立互赖共赢?

7. 人生中的哪些方面,值得持续地投资,以保持成长?

这些时常困惑我们的问题,正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在深刻解答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家”、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史蒂芬.柯维。


他的思想与卡耐基、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并肩比齐。500强中,75%的企业都是他的受教者,每年来自全球数百万人参与柯维课程的学习。


当我读完了七个习惯,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是一份关于人生的纲领性的答案。也许你也曾经实践过其中的很多原则,但是柯维给出了更为明确而清晰的指引。

1. 一切从转换思维方式开始

美国生物学家及教育家戴维.斯塔.乔丹说,“没有正确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


什么是正确的生活呢?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就是每个人看世界的方法,包括我们的感知、理解和诠释。思维方式是我们看世界时所带的“透镜”,往往左右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却未必与现实相符。


如果我们把思维方式比作地图,当你要去芝加哥某个地方,但是却带了张底特律的地图。


其实,我们的头脑中有很多的地图,我们用它们诠释所有的经验,却从来都不怀疑地图的正确性,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


然而,那些对时间、生命、自我看法的思维方式,不论是否正确,都会决定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以及我们的人际关系。


要改变任何现状,首先要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由内而外地转换思维方式。这是践行七个习惯的前提条件。

2. 七个习惯

古希腊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什么是习惯呢?

人生应该有纲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_第3张图片

高效能的习惯

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告诉你“做什么以及为何做”,技巧告知“如何做”,而意愿促使“想要做”。


想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


史蒂芬.柯维的七个习惯并非零散的心理法则。它们符合成长规律,提供了个人成长和人际改善的方法。

 

人的成熟模式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依赖期的人,靠别人来实现愿望;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互赖期的人,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


人生应该有纲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_第4张图片

七个习惯模型

七个习惯中的前三个,处于由依赖期到独立期,着重于自我约束,属于“个人领域的成功”。

在真正的独立之后,就具备了有效互赖的基础,就可以开始致力于习惯四、五、六,即“公共领域的成功。”


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其他六个习惯,谈的是自我更新,持续改进,保持成长。

 

这本书的七个习惯,都能帮助产生更高的效能。当我们自身的产能不断提升,产出自然随之提高。七个习惯正是基于产出与产能保持平衡的原则。

3. 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个人领域的成功离不开三个习惯,即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积极主动鼓励人们关注自己的影响圈,从而扩大影响力;以终为始是明确人生的原则和最终的方向;而要事第一,则是实现高效能产出的方法。


(1)习惯一:积极主动

犹太人弗兰克尔在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其父母、妻子与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他本人也饱受凌辱,历尽酷刑。


有一天,他独身于狭小的囚室,忽然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后来称之为——人类终极的自由。虽然纳粹能够控制他的生活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意识却是独立的。

一般来说,外界刺激会导致我们的某种反应。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无能为力。


人生应该有纲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_第5张图片

消极被动模式

但是,弗兰克尔发现,在遭遇(刺激)与对遭遇的回应之间,他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和能力,因为在这里,存在着一个很广阔的地带——自我选择的地带。

人生应该有纲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_第6张图片

积极主动模式

积极主动的人往往在心中自有一片天地,他们可以选定价值观,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

选择的自由源于人类的四种天赋,包括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和独立意志。只要这四种天赋在,人们就可以获得选择的自由。

 

事实上,在任何情况下,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正如罗斯福的夫人所说,“没有人能够伤害我们,除非我们,同意。”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选择在集中于哪些事物,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每个人都会关注很多事情,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以区别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在关注圈内,有些事情是可以被掌控的,他们形成了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积极主动的人关注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使得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


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别人的弱点、环境问题、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

 

只要我们的关注点在关注圈,就等于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不会采取主动来推动积极变化。


史蒂芬.柯维提议,大家不妨用30天的时间,亲身实践积极主动原则。


在这期间,把精力全部放在影响圈。学习别人的优点,而非盯着缺点不放;以身作则,而非一心挑错;解决问题,而非制造事端。


在婚姻、家庭和工作中,都可以践行积极主动这一原则,通过关注“影响圈”,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支配力。

 

(2)习惯二: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是关于人生目标和方向的习惯。


一个人只有牢记自己的目标或者使命,才能确信日常的所为是否与之南辕北辙。


人生目标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遵循这一目标,即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


生活中,有的人以配偶为中心,有的人以家庭为中心,有的人以事业为中心,有的人以金钱为中心,有的人以享乐为中心,有的人以自我为中心。


人生应该有纲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_第7张图片

以原则为生活中心

我们的生活到底应该以什么为中心呢?


柯维说,应该以原则为中心。这个原则就是纵观全局之后所做的决定,最终能够提升生活质量和意义。


什么是你的个人原则呢?柯维建议每个人都应该撰写一份自己的人生使命宣言。


在宣言中,列举你扮演哪些角色(父母、孩子、爱人、同事)、你在每个角色中,希望达成哪些目标?


使命宣言是个人的根本法则、基本人生观。当你知道自己的人生终点与方向,你就有了衡量一切利弊得失的基准。


(3)习惯三:要事第一


《成功的普遍性》一文的作者格雷发现,成功的决定因素并非辛勤的工作、不凡的运气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习惯三“要事第一”。


人生应该有纲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_第8张图片

时间管理矩阵

在时间管理矩阵中,第一象限紧迫又重要。某些人用90%的时间花在第一象限中,10%花在第四象限中,花在第二和第三象限的时间,少而又少。

这样的人往往在第一象限消耗掉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他们整天都在处理危机或问题,其第一象限的事务范围越来越大。


高效能人士总是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象限事务,因为这些事情无论是否紧迫,都并不重要。


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花费更多时间在第二象限的事务上,即以要事为先,从重要性而不是紧迫性来观察一切事务。


第二象限的事务包括建立预防性措施、制定计划、健身和学习、明确新的发展机会。


以第二象限为中心,还能减少第一象限的事务,即用20%的活动,取得80%的效果,从而事半功倍。

若要专注于要务,就得排除次要事务的羁绊,在不同事务之间,知道如何取舍,如何说不,对于某些事务,知道如何授权给他人。

现在就来把一周的工作,放在四个象限中吧。思考一下如何增加第二象限的事务,来减少其他象限的事务,让自己要事第一,效率更高?

4.  公共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从个人独立发展到与人互赖,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而这个变化过程,离不开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和统效综合。

 

双赢思维是与人交往的动机和目标;知彼解己是与人沟通的方式和技巧;而统效综合则是让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与其他人共同实现创造性的合作。

 

(1) 习惯四:双赢思维


人们交往时往往有六种模式可以选择,包括利人利己(双赢)、两败俱伤(双输)、损人利己(赢/输)、独善其身(赢)、舍己为人(输/赢),以及好聚好散(无交易)。


有的人会担心资源匮乏,认为世界如同一张大饼,假如别人多抢走一块,自己就会吃亏,人生仿佛一场竞争。


这样的人,时时与人比较,认定别人的成功等于自己的失败,唯独占有,能够使他们肯定自己。

 

然而,六种模式中,只有双赢才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人与人之间长久关系的基础。

 

要想达到双赢的境界,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和与人为善的胸襟,尤其是与损人利己者相处更要这样。

 

培养双赢的思想,需要过人的见地、积极主动的精神,并且以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作为基础。

 

其中,三种品德对于双赢思维最为重要——那就是诚信、成熟和知足。诚信被定义为个人的价值观;成熟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知足,即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

人生应该有纲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_第9张图片

 双赢思维的五个要领

保持着这样的品德,就可以建立双赢关系,和对方达成双赢协议。在组织中,还应该建立双赢体系,即鼓励双赢的环境,最终通过双赢过程来完成实现。


和输/赢模式的人打交道是对双赢最大的考验。你要以影响圈为核心,通过以礼相待,尊重和欣赏对方及其不同观点来进行感情投资。

 

你对双赢的态度越坚持,越真诚,越积极,越投入,你对他人的影响力就越大。


不过,拒绝双赢的人尚且存在,这时候请记住,好聚好散也是一种选择,有时候也可以选择双赢的较低级形式——妥协。


(2)习惯五:知彼解己

 

知彼解己是有效人际沟通的关键——首先要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

 

“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

人生应该有纲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_第10张图片

沟通的层次

 

知彼解己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聆听。而最高层次的聆听是移情聆听,即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听者要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移情聆听本身就是巨额的感情投资,并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你不必以己度人,也不必费心猜测,你所要了解的是对方的心灵世界。聆听是为了理解,是心和心的深刻交流。

 

(3)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就是让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发挥集体的力量。它的精髓就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


大自然到处都是统合综效的影子。如果你把两棵树种得很近,两颗植物都能比被分开时更加茁壮地成长。


就像两个陌生人步入婚姻,组成家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都会比一个人孤独地走完一生,要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统合综效能让人们在相互依赖中,少一些防御意识、针锋相对和自私自利,多一些坦诚相待、相互信赖和慷慨大方,少一些自我封闭、玩弄权术,多一些仁慈爱心和关心同情。


柯维说,统合综效的成效,会超出此前的所有习惯,代表了相互依赖环境中的高效能,能让团队成员通过合作实现创造,这一点不仅适用于工作,也适用于家庭。

5. 每日必做的习惯七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对自己的投资。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我们人生当中最为珍贵的工具。

 

习惯七就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不断更新。它的目标是从四个方面来更新自己,即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从而保护并优化你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资产——你自己。

 

人生应该有纲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_第11张图片

人生四个层面

身体层面需要有效呵护我们的身体——健康饮食,充足休息和定期锻炼。


精神层面是人的本质、核心和对价值体系的坚持,是生活中非常私人而又至关重要的领域。有些人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和音乐作品来实现精神层面的更新,有些人通过与大自然的交流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在精神层面,如果我们可以把握生活的方向和生命的真谛,就如同得到了一把可以聚拢一切的大伞,源源不断地赐予我们新的力量。


智力层面的更新主要依靠教育,需要持续学习,磨砺心志,开拓视野。养成定期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是拓展思维的最佳方式,接触伟大的思想并不断记录下来,我们的思路就可以更加明晰和深刻。


前三个层面是“个人成功领域”的实践过程,柯维建议,每天在这上面花上一个小时,身体力行坚持不懈。


而第四个层面则是围绕着习惯四、五、六的原则,即人际领导、移情交流以及创造性合作,展开社会和情感层面的更新,即在与他人的日常交往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与实践。


人生的四个层面休戚相关:身体健康有助于心智发展,精神的提升也助于人际关系的圆满。平衡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自我提升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为了不断进步,我们就必须学习、坚持、实践——再学习、再坚持、再实践。。。。。

6. 后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到今天已经问世31年了。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几十年前影响世界的七个习惯,在今天看来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同样震撼人心。


七个习惯就如同大海上的灯塔,无论我们的生命之船如何摇曳,都有灯塔时刻指引。


所有有关自己的现在与未来的迷惘痛苦,所有有关工作上、家庭中的彷徨失措,都可以依靠七个习惯找到答案。


七个习惯就是帮助我们修身励志的原则,但是一切都是从正确的觉知开始。有了正确的觉知,才有改变的可能。


美国作家弗格森曾说,“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在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投资自己,是人生最大规模的投资。自我成长是神圣的,必定带来鼓舞人心的直接收益。


修身励志、获得成功没有捷径。唯有不断付出,万物始有价值。


人生应该有纲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_第12张图片

这里点下“在看”,和朋友们一起看

原创作者: 霍霞;微信公众号: LADY读书;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5日

这是LADY读书第6篇原创


人生应该有纲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_第1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应该有纲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