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耳机:5G前夜,最后的穿戴设备?

TWS耳机:5G前夜,最后的穿戴设备?_第1张图片

11月25日,欧洲宣布全球43亿IPv4地址告罄,一瞬间竟然有一种IPv6比5G更能代言下一代互联网的错觉。

毕竟,IPv6与每一个联网的人&物息息相关;但5G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却有点虚无缥缈,在属于5G时代的通用设备和爆款内容到来之前,5G的高速率、广连接和低时延都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而这,就带来一种IPv6开启下一代互联网的既视感;但其实IPv4的顶级地址早在2012年就已经耗尽,亚太地区IPvV4地址池也在2016年耗尽,很显然,在国际媒体上我们没什么存在感;即使我们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开启了规模浩大的IPv6部署工程,这里的黎明依旧静悄悄,直至这一次我们率先进入5G“元年”,依旧只是不痛不痒。

哪怕华为2月份就吹响向5G时代进军的号角,工信部也在6月份就发放5G牌照;然而,国内万众一心的努力轻而易举就被9月份坚决不上5G的iPhone 11踩上了刹车,果粉似乎一下子就蒙上了某种“政治阴影”。

当然,这和中国制造长期仰人鼻息有一定关系。

但不管是迷信还是科学,但凡上升到信仰就必然存在Bug。

尚且不提国内外通信厂商之间的分歧,事实就是5G时代的改革派没有想象中的好,4G时代的固守派也没有想象中的糟糕;鉴于他们交出的“处女作”乏善可陈,我们几乎感觉不到任何专属于5G时代的“标志物”。

这是5G手机的遗憾,也是5G元年的阴霾。

但若把这一切怪到特朗普一意孤行掀起的贸易战上,似乎也没什么意思。

不可否认,贸易战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华为和国内乃至于国际社会都被迫加快了5G落地的节奏;至少提前半年“出生”的5G有一丝明显“赶工”的痕迹,但社会舆论却往往只看结果不看缘由,这也是鸿蒙诞生之初就不得不承受之重。

但就像万事万物的兴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5G也一样;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5G的技术红利、厂商也需要时间把技术变成产品,用户更需要时间说服自己掏出钱包,在各方都踌躇不前的情况下5G自然就有点偃旗息鼓的味道。

但这不代表5G就会慢下来:

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10月31日,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相继推出5G商用套餐最低价格不低于128元;虽然套餐的性价比劝退了不少消费者,但也说明我们踏出了关键的一步。

临近年关,国际市场也突然加快了节奏:

11月29日,NTT官方消息广岛大学和NTT DOCOMO成功实施日本首个5G远程医疗现场实验;而日本也欲借助东京奥运会在2020年推出5G服务。

12月2日,韩国科学信息通信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启动5G商用服务以来到今年10月为止,韩国三大移动运营商的5G入网用户数达398万人,据估算年底用户将突破500万。

12月2日,T-Mobile宣布正式启动全国性5G网络的运营,这也意味着美国三大电信公司(AT&T、Verizon,以及收购日本软银集团Sprint的T-Mobile)全部进入了5G时代。

12月3日,赶在高通在骁龙技术峰会放出骁龙865之前,MediaTek(联发科)提前一周左右发布了旗下首款瞄准高端市场的性能旗舰5G芯片——天玑1000。

12月3日,高通在夏威夷峰会上发布了两款全新5G骁龙移动平台865、765/765G,预示着5G手机产业前六大厂商完成集结:华为荣耀搭载自研芯片、 三星延续高通和自家芯片两套方案、苹果通过收购英特尔的方式拥有自研芯片的能力;vivo和三星、小米和联发科、OPPO和高通选择性结盟。

当然,这些都只是5G总动员中的冰山一角;但从这些冰山一角中我们已然能够发现从国家政策到市场运营,从应用场景到底层逻辑,这个世界为我们准备好的远远比想象中的要多。

市场、厂商和用户还需要多少时间,我们不知道?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除开这些人为因素,经历过工业制造由最初技术密集型的汽车制造业过渡到资本密集型的手机制造业大时代的我们,当汽车制造面临转型难题、手机制造发展停滞的时候,我们似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创意密集型产业,可穿戴设备大制造时代。

提起可穿戴设备的历史,其实它早在1955年就进入我们的视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教授爱德华·索普与同伴合作开发了可穿戴电脑设备。

随着1975年世界上首款手腕计算器Pulsar的限量发布,可穿戴设备终于从赌场走向大众。

而这之后1979索尼推出的Walkman卡带随身听,2007年乔布斯推出的智能手机iPhone为可穿戴设备带来了两波高潮;Walkman和iPhone甚至独立出来成为两个特殊的品类。

2012年,谷歌在4月发布的“拓展现实”眼镜Project Glass又一次点燃了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的激情。

2013年,市面上各种“新概念”的可穿戴设备闪亮登场:谷歌Project Glass、索尼Smart Watch、三星Galaxy Gear、映趣inWatch、NUVIZ Ride:HUD、索尼SmartWig……令人应接不暇;也因此,2013被称为可穿戴设备元年。

2015年,市面上出现了InCync蓝牙扬声器、二维码领带、Axent Wear猫耳耳机、蓝牙裙子、Headflat手机固定器、自拍帽、Smart Bra智能胸罩、DrumPants鼓声的裤子、SmartWig智能假发……简直群魔乱舞,直到谷歌宣布停产Project Glass,俨然平地惊雷。

属于谷歌的“头戴”时代刚刚结束,微软又用HoloLens开启了“头显”时代。

从惊鸿一蹩到风平浪静,在遭遇市场的冷暴力之后又纷纷选择了企业级市场,两者存在太多的共同点。

这前后还涉及到两宗额度较大的收购:

2014年,Facebook 20亿美金收购虚拟现实公司Oculus,然而最近Oculus让人记忆犹新的却只是它内部的人事动荡。

2019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购世界排名前五的可穿戴设备厂商Fitbit,总算抢到了最后一张门票。

在谷歌、Facebook和微软都焦头烂额的时候,可穿戴设备领域却突然孕育出一尊巨兽:凭借2014年的Apple Watch、2016年的AirPods,苹果简直如鱼得水。

如果说Apple Watch还只是在借苹果的设计语言用内在美吸引用户的话,AirPods就有一种绑架用户的味道;特别是在iPhone 7取消3.5mm耳机孔之后,AirPods的音质是否能配得上它上千元的价格,还真有点玄学。

但就像那句话说的:你都买得起AirPods了,干嘛还要谈性价比呢?

至此,可穿戴设备领域终于凑齐了五大巨头:苹果、小米、华为、三星,以及披着Fitbit外衣的谷歌。

而当下这个可穿戴时代是属于苹果的,更是属于AirPods这类TWS耳机的。


耳机简史?

TWS耳机:5G前夜,最后的穿戴设备?_第2张图片

当确认时间变得越来越鸡肋,不知不觉,音乐已经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剂品。

不过尽管我们对音乐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我们对耳机的了解还真没手机来得深沉。

比如大多数人都知道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是1973年推出的摩托罗拉,但鲜少有人了解世界上第一款耳机诞生在1881年,它们最早配备给电话接线员使用,自重差不多有10磅。

1891年,法国工程师Ernest Mercadier发明了全世界第一款入耳式耳机,但它不是用来听歌的,而是为了解放电话员的双手。

1895年,英国Electrophone公司推出了一套音频系统,用户可以在家里收听到伦敦各剧场的节目的“现场直播”——休闲式耳机诞生。

1910年,一名美国摩门教徒在他的厨房里发明了一个用铁片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发声单元组成的“音频接收装置”,使用者不用再举着一根杆子把两个耳包扶到耳边,只需要将它扣在头上——头戴式耳机诞生。

1937 年,德国拜亚动力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动圈式耳机DT-48,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动圈式耳机诞生。

但直到现在,耳机依旧只是作为一个专业设备,与听歌没多大关系。

1958年,美国爵士音乐家John Koss在工程师朋友的帮助下,研发了历史上第一款双声道立体声耳机:Koss SP/3——立体声耳机诞生。

1968年,工程师厄哈德·迈克里斯为同一枢杆上的两个麦克风做了个头带,并在塑料外壳上装了一些泡沫塑料以减轻对耳朵的压力,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放式立体声耳机被命名为HD414——开放式耳机诞生。

1979年,井深大与盛田昭夫联合,在一款记者采访机“Pressman”的基础上做出了一款叫做“Walkman”的便携式磁带播放器;当时的随身听甚至能够插上两幅耳机。

2000年,诺基亚推出了第一款只能用来打电话,而且大部分为单侧设计的蓝牙耳机HDW-1——蓝牙耳机诞生。

同年,Bose面向普通大众推出了抗噪音耳机QuietComfort——降噪耳机诞生。

2001年,苹果公司带来了自家的数字多媒体播放器,一不小心却焕发了耳塞式耳机的第二春。

2008年,嬉哈教父Dr. Dre、唱片公司Interscope Geffen A&M主席Jimmy Iovine和魔音耳机Monster联手推出了Beats by Dre耳机,一度占据过耳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2012年,双侧入耳式蓝牙耳机诞生,传统的单侧大体积耳机形态开始逐步退出舞台。

2015年,日本安桥公司在IFA展上推出一款中间无任何线材链接的两个独立耳塞的耳机——TWS耳机诞生。

但无论这些耳机行业的先行者做了多大的努力和革新,真正和真无线概念绑定的却只有2016年苹果发布的AirPods;就像iPhone的巨大成功一样,这一次它又“窃据”了友商的经验,剪掉“安全绳”也就罢了,它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取消了iPhone 7上3.5mm的耳机孔。


AirPods的诞生?

TWS耳机:5G前夜,最后的穿戴设备?_第3张图片

从2017年的1600万台、2018年的3500万台到2019年预估的6000万台、2020年预估的1一台,不知不觉,AirPods居然变成了年轻人的社交核武器。

但在此之前,AirPods也不是没有故事。

2012年,苹果在iPhone 5发布的前一天推出了自家的原装耳机EarPods,它在最初就收获了不少肯定。

2014年,360发布智键、小米推出米键,国内产商还在忙着争抢耳机插口这块“风水宝地”;苹果却花了30亿美金买了一个耳机制造商Beats,到最后还“挥刀自宫”。

一方面是着眼于蝇头小利的国内厂商,另一方面是在沉默中爆发的苹果,其高下可见一斑。

2016年,AirPods和iPhone 7先后亮相。

发布会上,Phil Schiller先是宣布iPhone 7将取消耳机孔,然后马上宣布针对没有耳机孔的iPhone推出了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AirPods。

这种一惊一乍的宣发策略对于其它厂商来说无疑是自杀行为,但放在苹果身上,即使这个替代方案价值1558元也似乎无伤大雅;结果显而易见,AirPods在TWS耳机的轻便性、连接性能、麦克风效果等等一系列基础体验上至少比其他产商快出了一年。

哪怕现在的AirPods Pro的设计有点不尽如人意,但随着iPhone 11的“降价促销”,AirPods Pro的销量想必也不会太差。

除开表面上节节攀升的销量,想必大家依旧还对AirPods“献祭”3.5mm耳机孔耿耿于怀,但这或许就是AirPods成功需要付出的代价。

从最初的专业设备到现在的TWS耳机,138年的时间里我们走过不少捷径和弯路,而它们大多都围绕着同一条发展铁律:从笨重到轻便、从繁冗到简约、从傻瓜到智能。

从笨重到轻便,这是科技成熟的标志;从傻瓜到智能,这是产品进化的源头;这些毋庸置疑,只是从繁冗到简约这一块,剪掉耳机线我们还能理解,毕竟我们都曾是被耳机线打结烦恼过的人;只是取消3.5mm耳机孔这一块却有点让人费解,说什么节省内部空间、能够很好防止进水这些,这个只能见仁见智。

但有一点,在iPhone 7之前,耳机都是作为手机的备件存在,有和没有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重要。

在iPhone 7之后,耳机虽然还是配件,但是在苹果一意孤行“堵”住了它的3.5mm“喉管”之后,耳机似乎一下子就跃升成为手机的灵魂伴侣;这个时候的AirPods不只是逼格和喜好的象征,更带上了某种意义上的安全感。

iPhone取消3.5mm耳机孔,是因为它有更好的方案AirPods,虽然这个更好的方案也只是在用新的问题抹杀earPods旧的问题;但至少iOS系的整体感觉上来了。

但其他公司在没有更好的耳机解决方案的时候就忙着跟风,就是一种原罪。

的确,取消3.5mm耳机孔的好处多多,不仅能让手机更加轻薄,而且还能腾出空间让电池占据,提升手机续航能力; 未来必将是无线化的,这个毋容置疑,未来的可穿戴设备必然是可以无缝甚至是无感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


智能耳机战事?

TWS耳机:5G前夜,最后的穿戴设备?_第4张图片

2017年3月,IDC在上一年度的《全球可穿戴设备追踪报告》中提到耳穿戴设备(ear-worn devices)将在未来 5 年之内获得约 43% 的年增长率,成为最流行的可穿戴设备之一;尽管在2016年,耳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只有70万,同期智能手表出货4900万、智能手环出货4800万。

AirPods的热销似乎映证了部分事实,虽然它还尚未触及运动追踪、健康等领域。

5月份IDC发布了2019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追踪报告》,报告显示Q1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为4960万,其中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仍然占据绝大多数份额——63.2%,耳穿戴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135.1%,为史上最大增幅,第一季度就卖了1700万套。

2018年随着越来越多手机取消耳机孔,无线蓝牙耳机的存在感越来越强,而且它们已经开始尝试集成或连接手机的智能语音助手,在很多情况下即时不拿出手机,只通过语音指令或在耳机上按钮、触摸就能完成很复杂的操作。

在头戴和头显设备的发展相继进入瓶颈,人体植入技术和脑机接口又太过朋克的当下,智能手表暂时只能作为健康入口,智能耳机作为语音交互入口似乎有着更大的可能。

于是,在苹果抢跑TWS耳机之后,谷歌、三星、微软、亚马逊和华为都忙起了布局:

2017年10月谷歌推出了无线耳机Pixel Buds,主打语音实时翻译;同时期三星也推出了自家的Gear IconX,主打运动健康和语音交互;2017年12月咪咕&科大讯飞和1MORE&腾讯叮当都推出了类似的无线蓝牙耳机,并打出了“智能耳机”的旗号。

2018年CES期间捷波朗率先发布 Elite 65t无线耳机,支持一触激活Siri、Google Now以及亚马逊Alexa;索尼则在MWC上推出了Xperia Ear Duo无线耳机,集成了Google Assistant和Siri语音助手,同时满足Android用户和iOS用户的需求。

2019年2月三星推出了Gear IconX的继任者,由AKG调校打造的Galaxy Buds,主打环境声和续航功能;3月FIIL推出的全新一款真无线蓝牙耳机FIIL T1,主打HiFi级音质运动耳机;7月索尼在千呼万唤声中放出自己的真无线降噪耳机WF-1000XM3,主打降噪和真无线卖点;9月华为推出了首款搭载麒麟A1芯片的真无线蓝牙耳机FreeBuds 3,主打开放式设计和主动件降噪;9月底亚马逊以Alexa 助理为核心推出了Echo Buds无线耳机,主打降噪功能和沉浸式体验;10月微软发布了Surface旗下首款耳塞产品Surface Earbuds,主打真无线设计和全天续航;10月底苹果悄然上架了自家第三代AirPods,支持语音唤醒,主打降噪功能。

这些当然不是全部,但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

1、智能耳机正在突破传统格局,拼命给自己加戏;

2、作为新的交互入口,智能耳机表现出足够的开放性;

3、消费者越发关注智能耳机的本身,主动降噪和沉浸体验。

虽然各大厂商挤破了脑袋也要杀入智能耳机市场,但与其说它们眼红这一块的“技术溢价”,不如说他们在乎耳朵这个新一代的“交互入口”。

于是,也就有了各种“神器”在市场上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而且随着国际市场上的手机格局进一步“统一”,耳机这种原本由专业制造商生产的产品将会表现出更激进的配件感;从某种程度上说,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就是耳机的上限。

毕竟,在耳机和手机这档子事上,原配的终究要比混搭的好。


国产耳机一瞥?


TWS耳机:5G前夜,最后的穿戴设备?_第5张图片

比较尴尬的是在手机领域,从中华酷联到华米OV,我们几乎已经完成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使命;在汽车领域虽然能够拿出手的真不多,但好歹出了蔚来、小鹏这样的异类;穿戴领域小米手环也还能以量取胜;但在智能耳机又或者说是TWS耳机这一块,我们和AirPods的差距就是天壤之别。

耳机市场的中高端基本被德国、美国、日本的品牌把守,如AKG、森海塞尔、铁三角、索尼、Beats等,其产品动辄几千上万元,主要用于监听、办公等专业领域;低端市场虽然有诸多国内不知名品牌在血战,价格几元到几十元不等,300元以下的占比超过60%。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作为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华强北,越来越不务正业:一边是各大手机厂商的大幅海报、一边是各种象征年轻活力的品牌美妆。

随着华为OV杀出重围,曾经以手机作为生命线的华强北表现出一种“怀才不遇”的宿命感。

而今向它抛出橄榄枝的却是苹果花了两年时间研发的Airpods Pro,99%的相似只要298,这大概就是属于华强北最后的浪漫。

而在华强北之外,我们唯一能够拿出手的大概就只有汪峰参与设计的那款耳机——Fiil。

当然,Fiil耳机的知名度和汪峰本人的话题性质是分不开的。

2015年10月,汪峰为Fiil耳机举办了一次中国耳机行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发布会,发布了三款产品: Fiil蓝牙版1599元、Fiil有线1099元、Fiil入耳式599元。

三款产品的价位,要远低于德国、美国、日本几大专业耳机品牌,甚至低于国产品牌达音科。

这款产品的真实体验如何咱也不知道,毕竟对于一个不怎么戴耳机的重度音频用户,真的有点讨厌头戴式的笨重、颈挂式的冗余和入耳式的挤胀,虽然EarPods这种半入耳式体验比较友好,但是使用时间久了还是不太习惯。

至于AirPods这种无线耳机,从效果图上看自然是各种好,但是佩戴状态真的有一种脸部粘上了异物的感觉,那么长一根“白色棉签”;很容易丢也就算了,不防水这件事真的会让人产生心理阴影。

而最近这款AirPods Pro改成入耳式,不知道苹果是怎么想的,难道只是为了防它丢失?

这样虽然有点片面,但仔细想来,耳机真的就是语音交互未来最好的入口吗:

第一:受限于结构和功能,现阶段耳机不适合加载太大的屏幕,也因此它传递的信息密度就存在上限;

第二:鉴于人体本身对于耳朵的感知相当敏感,细微操作也会被放大,不太适合加上太多的触控交互。

那么,比较正统的未来耳机又该是什么样的?


未来耳机?

在这里我们需要回到耳机这个产品的本身,重新解构它存在的意义,然后换一个角度重新出发。

第一:异类耳机

TWS耳机:5G前夜,最后的穿戴设备?_第6张图片

降噪固然是智能耳机的必修课,但类似助听器这种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而感觉到声音的方式也不必不能拿来制造“下一代耳机”。

毕竟,助听器和无线耳机的本质都只是耳朵功能的延伸。

全球五大助听器厂商之一的Starkey就打算把助听器卖给没有听力障碍的普通人。

Starkey去年推出了一款基于AI的智能助听器Livio AI,将助听器、语音助手、实时翻译、无线音频传输、运动健康数据监测等市场上常见的可穿戴设备功能,都集成到这个设备里。

在耳机越来越时尚的现在,专业化和医疗器械化或许也是一种选择。

第二:AR耳机

TWS耳机:5G前夜,最后的穿戴设备?_第7张图片

苹果11月份公布了自家的AR耳机专利,能让用户在现实空间里虚拟定位声音。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和别人通电话时,即使房间里只有你自己,也能让电话里的人声遍布在房间各个位置,这点在多人通话时尤其奏效。

可以想象它未来肯定不止用在工作之中,还会被用在FaceTime群聊、游戏等更多场景之中,为我们生活中带来更日常的改变。

这种技术对于个体的意义暂时还不太清楚,但它对于群体互动以及虚拟现实中的临场感还有着相当的潜力。

第三:非耳机

TWS耳机:5G前夜,最后的穿戴设备?_第8张图片

在大家忙着消灭耳机线的时候,BOSE却推出了一款连耳机本身都不存在的真·无线——BOSE FRAMES;它把耳机做进了墨镜里,更像是一款自带语音功能的智能魔镜。

从BOSE FRAMES正面来看,就是一副简简单单的墨镜,其设计本无出奇的地方;但在其侧面镜腿上共有六个开孔,这其中集成了这幅耳机的发声单元、麦克风等一系列电子元器件。

即便是如此,整个智能墨镜的重量不到45g,续航时间3.5小时。

这种不是耳机的耳机对于很多不愿佩戴耳机的用户,或许也是一种选择。

第四:替代耳机

Emerson Holladay设计的这款概念式耳机Aura PEBL,没有遵循传统耳机的设计规范,它甚至跳出了智能耳机的功能桎梏,专为围绕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的未来而设计,侵入性大大降低。

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贴合在耳朵边上的“纽扣”,通过纽扣型的主体发出声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一款可以穿戴的超级迷你音箱。

这种设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我们不知道,但是这种跳出藩篱的想法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不过拘泥于造型的耳机和拘泥于功能的耳机都终将被时代淘汰,在万物互联前夜我们应该回归本质,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声音解决方案,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体验上的“升维”,而不只是造型和功能上的“嬗变”​。​

TWS耳机:5G前夜,最后的穿戴设备?_第9张图片

TWS耳机还能火多久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被新的智能穿戴设备取代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唯一知道的是随着各通信厂商入局,照搬苹果的剧本,智能耳机领域将会出现更大程度的同质化。

而且随着手机厂商的扩张进入尾声,各大厂商或许会相继炒作自家的官配以及和其它厂家强强联合的CP以此来“俘获”更多的用户。

这就能为智能耳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能给消费者带去更多的选择。

但不管智能耳机最后能够走到哪一步,至少在当下,它可能就是万物互联时代开始前最后的智能穿戴设备了。

因为在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我们迎来的必然会是新一波智能设备的“涌现”。


PS:部分素材来自于@zaker @ifanr @观察者 @钛媒体

头图来自于Behance作者@彭阳 

你可能感兴趣的:(TWS耳机:5G前夜,最后的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