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

路程:三百多公里    路线:成都――赤水

初冬的阳光照在身上依然温暖,随风兜转金灿灿的银杏叶飘落满地,绚丽多彩的秋季在秋蝉的鸣叫和蝈蝈的低吟声中渐行渐远,最后悄然无息。

人生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岁月的车轮已驶到冬天的扉页,放眼望去,浅浅的池塘,水依然清澈,绿茵茵的水草如坪,满池荷叶悄悄地搭拉着脑袋,默默无声,可它毫不畏惧,毕直地、傲然地挺立在寒风中,抵抗霜雪。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1张图片
枯荷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2张图片
残荷

不管是李义山还是曹公,也不管是“枯荷”还是“残荷”,此时的季节,都希望有一场朦胧细雨飘然而来,我可以撑一把油纸伞,聆听细雨敲打残荷的美妙旋律。

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冬季,似乎在一夜之间,鹅黄般的野菊花,笑意盈盈地咧开嘴,盛开在路旁的满山满坡,我们十几位好友从郫都出发,踏上了去贵州赤水的征程。

第一站:悠悠赤水河   

赤水河,一条飘着醉人酒香的“美酒河”,也是一条写满中国革命长征历史的红军河,宛如玉带般缠绕在崇山峻岭间,经年流淌着悠悠岁月,看惯了繁华苍凉,见证了沧海桑田。

到达赤水市,己是中午一点多钟,车穿过市区,行驶在蜿蜒曲折的赤水河旁,路两旁高山奇峰秀丽,雄伟巍峨,连绵起伏,层恋叠嶂,山上成片成片的竹林,密密麻麻,碧绿苍翠,竹叶如柳,腰身修长,颤悠悠地,在微风中婆娑摇曳,婀娜多姿。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3张图片
冬天的赤水河

有的路段,河水很浅,河床很窄,岸边有红沙岩层层叠起,在河中大大小小的红岩石和红沙滩随处可见,迂回曲折的水会激起朵朵白色的浪花,但它依然碧绿如翡翠,缓缓流向前方。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4张图片
冬天的赤水河

而有的路段,河水深幽而宽广,磅礴湍急的流水从怪石嶙峋和悬崖峭壁中一跃而过,瞬间不见踪影,留下了蓝天白云映照茫茫群山和似隐似现的公路桥梁,山上百草丰茂,河中水声澹澹,一片迤逦秀美风光。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5张图片
赤水河

丙安古镇因“四渡赤水”而闻名,有一条由钢索连接的木板吊索大桥通向古镇那边,桥上那个闪闪发着光芒红色五角星,仿佛在向游人诉说着那一段动人心魄的光辉历史。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6张图片
丙安红军渡口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7张图片
吊桥

对岸边,在深深竹林的掩映中,有一幢幢依山而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木质吊角楼,古朴、宁静且幽远。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8张图片
吊角楼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9张图片
吊角楼

苍山无语,渡口舟横。

悠悠的赤水河水滋养了赤水河人,站在吊桥上,我仿佛看见,有炊烟在清晨袅袅升起,河边流水潺潺,林中鸟中欢乐歌唱,自由飞翔,但今天,人们依然不会忘记当年的急烈枪炮声和如雨的弹声。

由于时间紧迫,只能在丙安古镇作短暂的停留。

第二站:丹霞佛光岩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是佛光岩景区生态最真实的写照。

佛光岩位于赤水市元厚镇,距城区44公里,到达时已是下午三点左右,一行人坐上观光车往景区前行。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10张图片
佛光岩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11张图片
观光车

赤水,地处黔北与四川交界处,据说这里是我国丹霞地貌面积最大,出露最齐,特色最典型的景区;也因此成为了世界自然遗产地,而佛光岩的丹霞景观,则被专家学者公认为是“世界丹霞之冠”。

通往佛光岩的山路,是一条顺着山涧溪流开凿出来的石阶小道。台阶不算太高,但却有点陡,而且从山脚起就一路向上。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12张图片
石梯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13张图片
栈道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14张图片
栈道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15张图片
九曲廊桥

起初,山谷还有凉意丝丝迎面扑来,虽然是初冬,但没走多远额上便已经冒出汗来,索性脱掉外套,慢步拾级而上。

一路上,游人如织,而且随处可见从悬崖上飘落下来的点点细流,和山谷的溪水汇成哗啦啦的交响乐,台阶上又湿又滑的,踩上去稍不留意就会滑倒。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16张图片
丝丝细流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17张图片
细流

山上除了成片的竹林外,这里还生长着大量的蕨类、桫椤等植物。这些古老的植物,可以说是植物王国里的活化石。要知道它们都是侏罗纪、白垩纪河湖相红色沉积岩,经过亿万年的风雨洗礼而今依然葱郁,依然茁壮的生长着,而且永永世世、生生不息。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18张图片
桫椤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19张图片
桫椤

热带气候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生态适应形成的板状根,板状根透露着岁月的苍桑、第一次见到,有点新奇。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20张图片
板状根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21张图片
板状根

沿途的特殊沉积岩,处处张显赤水这种特殊的丹霞地貌, 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风雨侵溶等物理生化综合作用下,形成宝塔状、城堡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峰林状等无数奇异的 丹霞地貌景观,丹岩绝壁、奇峰异石、崖廓岩穴比比皆是、多不胜数,大地山崖呈现出红艳艳的赤红色彩。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22张图片
丹霞地貌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23张图片
丹霞地貌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24张图片
丹霞地貌

有几位换上军服的阿姨正站在崩塌的石头上拍照留念,忍不住也给她们来了一张。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25张图片
崩塌巨石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26张图片
红军照

来到莲花台,亲手摸摸赤色莲花瓣,据说会有一生的好运相伴。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27张图片
莲花台

经过四十多分钟的爬涉,终于来到岩高234米,宽666米,孤长1000余米的佛光岩,四周赤红绝壁挺立直上云霄,泛起淡淡红色的瀑布,仿佛一条长长的白练,从高高的山峰上一跃而起,纵身落入千山万壑,慰为壮观。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28张图片
佛光岩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29张图片
佛光岩
第三站:品尝老鸭汤

返回赤水市,已是六点半钟,今天的晚饭,品尝赤水正宗老鸭汤。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30张图片
笑动赤水

饭桌上,满满的全是荤菜和素菜,锅里,汤微开,还没吃,香味早已沁入口鼻,由于一半天都在爬山,体力已经透支了,肚子呢?早已饿得呱呱叫,大家提议先喝汤,用汤匙轻轻荡开浮面的油、枸杞和大枣,一只白胖胖的老鸭正躺在汤锅里,慢慢喝了一口,味道鲜美、入口纯正、有淡淡的酸味,真的回味无穷。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31张图片
汤锅

两碗汤下肚,身子暖和多了,大家的话语也多了起来,用竹筷轻轻一拔,一大块鸭肉就脱离了骨头,“嗯,火候刚好,肉质柔软化渣。”

大家你一个鸭腿,他一个鸭翅,……

很快,一只鸭子就被分解掉了。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32张图片
汤锅

“石斛、汤里有石斛。”嚼一嚼,味有点涩。

“来到贵州,没吃这个老鸭汤,一定会后悔终身。”旁边的一位吃货老师傅说。

“就是!就是!真的好吃!”谁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回答道。

大家边吃边说说笑笑,旁边配的白菜、腐竹、青笋叶、五花肉等都一一倒入锅中,最后,汤和菜都一扫而空。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33张图片
晚餐中
第四站:观看《赤水印迹》

吃过晚饭,穿过古香古色的“天泽”城门,沿着一条忽明忽暗的步行街来到《赤水印迹大剧院》观看音乐情景剧《赤水印迹》,听介绍说其中有几位还是残疾演员――身残志不残。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34张图片
天泽门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35张图片
赤水印迹大剧院

一顶军帽,一段感人至深、撼人心魄的爱情故事刻下的红色印迹。

这是一场音乐的盛典,也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整个演出将音乐、舞蹈、灯光融为一体,带给观众如诗般的画面。

这段传奇故事在急促、隆重、高亢的苗家鼓声中徐徐登场,一声清脆的鸟呜将苗家古寨从睡梦中唤醒,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一段又一段欢快、轻松、喜庆的舞蹈,一会儿戏水,一会儿洗衣,还有一曲一曲的情歌对唱。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36张图片
剧照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37张图片
剧照

灯光一暗,你将会触摸到红军的英魂依然伴着长青的桫椤树呼吸,你会听到苗塞的阳光下的一缕缕清风,还有终日在赤水河浪尖上唱的情歌,这时,一位青丝染白发的老红军战士蹒跚来到赤水河畔,遥望汹涌澎湃的涛涛江水,小心翼翼地包里取出一顶军帽,虔诚地捧在手中。

那是1935年的1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摆脱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在土城、元厚镇实行一渡赤水,老红军战士在这次战略中不幸受伤,随后住在苗家姑娘阿妹家中养病,在阿妹的精心照顾下,身体逐渐康复,由此两人之间埋下了爱情的种子。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38张图片
剧照

二渡赤水,老红军战士离别阿妹出征渡水,红军战士们在命悬一线中抢险渡水,许多战士在渡水时奋不顾身,英勇献身,既悲伤壮志、又豪情万千。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39张图片
剧照

三渡赤水,场面壮阔,气势恢弘。

四渡赤水……

在那次渡赤水中,阿妹为了营救红军战士而光荣牺牲了,青山也不再宁静,苍山也不再苍蓝,咆哮怒吼、翻着汕涌波涛的赤水河哟,再也找不到从前平静……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40张图片
剧照

“那一天,那一年,你和我……那一天,那一年,你和我……”当老战士和阿妹唱起这首歌悠扬婉转的歌时,悲伤忧郁、缠绵绯恻如诉如泣,让我不禁为他们俩动人的爱情故事而满眼落泪。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41张图片
剧照

时间又回到现在,老红军战士为缅怀牺牲的战友来到赤水河边,那一顶又一顶叠成小山一样高的军帽,让我们想起在那个艰苦卓绝的苦难时代――红军过草地,跨雪山,还有飞夺泸定桥的画面。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42张图片
剧照

走出剧院,心里仍然还回忆那一幕一幕波澜壮阔的画面,想一想,今天的幸福真是来之不易。

第五站:跳动玻璃桥

清晨七点出发,车沿赤水河旁的山路往上行驶,路窄且陡,左边是群山,右边全是深不可测的河谷,我有点胆小,不敢将视线移到车窗之外。

八点半到达白马溪,要到景区,须穿过这片碧绿清澈的溪水。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43张图片
溪水

木桥上,正好有两位苗家姑娘拍照。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44张图片
与苗家姑娘的合影

先是一段缓坡,坡上竹林深深,苍翠茂盛,然后是山路,路旁有一个“高山漂流”的水滑梯,可以从山顶往下滑,带你体验儿时的纯真和童趣。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45张图片
路旁的竹林

山上依旧植被繁茂,红色的沉积岩随处可见,走了近半个小时之后,穿过一条小桥,两山之间有一条深深的峡谷,站在桥上,依稀可见,高高的山上,一条小小的玻璃桥横在峡谷之间,连接着两座山,前方,有一个不太宽但特别高的瀑布飞流直下。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46张图片
远望玻璃桥

穿一道石门,山势不断增高,来到白马溪,顺着溪谷流下的水汇成一股巨流,从高低不平的丹霞岩冲落下来,水清卷起无数的浪花。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47张图片
白马溪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48张图片
白马溪

随着狭窄的栈道往上攀登,左边是大小不一的层层瀑布群,站在观景台,可近距离地观察白马岩瀑布和玻璃吊桥的身影。

玻璃吊桥全身透明,桥头矗立于峡谷两侧的悬崖上,桥的两侧还有1米多高的绳索,桥长120米,落差130余米,走在上面,桥身会上下震动,形如“跳动的玻璃桥”,我胆子虽小,但在朋友的鼓励下,壮起胆子,一路小跑而过,惊险、刺激但还是十分安全哟。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49张图片
瀑布与玻璃吊桥

站在玻璃桥上,前方、脚下、身后全是瀑布,透过玻璃桥面,宛如站立在竹林、桫椤之顶冠,有点飘飘然宛若仙景之感,凝望美景,常常会惊叹大自然的匠心独特和鬼斧神工,给世间留下如此绝世景观。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50张图片
玻璃吊桥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51张图片
玻璃吊桥

慢慢穿过吊桥,山坡上是一个石斛观光园,又从白马岩瀑布下的栈道穿过,此时的瀑布,少了些许雄伟,但又增添了几分温顺,这不,有朦朦的雨丝飘到发间、眉间和衣服上,浓浓凉意瞬间袭来,刚才还躁动的心突然安静下来。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52张图片
近处瀑布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53张图片
瀑布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54张图片
瀑布

下山时,听当地的老乡介绍,买了两株不同品种的石斛带回家。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55张图片
石斛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56张图片
石斛
第六站:赤水大瀑布

走完了惊心动魄的玻璃吊桥,大家的兴致正浓,车行半个小时到达赤水大瀑布的景区门口。

赤水大瀑布风景区距赤水县城39公里,瀑高76米,宽80米,是我国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也是我国长江流域上的最大、最佳的瀑布奇观之一,也是“赤水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由于赤水大瀑布长期隐藏深闺,道路又非常难行,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未能发现赤水大瀑布,清代仁怀直隶厅同知陈熙晋偶进十丈洞,惊叹大瀑布的雄奇壮观,发出了“洞深十丈锁云烟”的感叹,这应该也是赤水大瀑布的由来吧。

坐上观光车来到赤水大瀑布的入口,顺着石梯一路曲折回环向下而行,由此可见,赤水大瀑布应该在山谷的底部。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57张图片
赤水大瀑布

约十多分钟,到达谷底,谷底有一条浅浅的溪流,有许多红色岩石散落在竹林掩隐的溪中,顺着山谷左侧的小路往前行,沿路,林木繁茂,浓荫蔽日,藤蔓纵横,四季葱笼。

跨上这座赤色的石桥,桥中有威武雄壮的龙头,原来叫龙桥,有龙必有凤,果不其然,相隔不到五十米,就有一座栩栩如生的凤桥,两只凤凰正欲腾飞上天。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58张图片
龙桥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59张图片
风景这边独好

随溪谷窄窄的栈道前行,哗啦啦的水声越来越近,越近越响,最后轰轰巨响、吼声如雷,穿过一个水帘似的山洞,前方忽然开朗,观景台上人山人海,远处的瀑布恰似银珠织帘垂挂谷中,珠飞玉跳、高贵优雅、晶莹剔透,十分的美丽。

随着人流沿着小路继续前行,虽然有的地方很狭窄,但侧着身子还是可以通过,头上,时而的许多水滴顺着青苔流下来,滴落在身,凉凉的;脚下,时而植被湿滑,令你战战兢兢;眼前,时而有横出的树枝遮蔽,费了半天劲才能绕过,路旁,时而有红色的巨大岩石崖面突兀在眼前,令人感到欣喜和惬意。

转眼就到了赤水大瀑布。

美丽壮观的赤水大瀑布,从悬崖绝壁上倾泻而下,似万马奔腾,狂涛倾注,气势磅礴,尤为壮观,瀑布下有半月形深潭“黑龙潭”,潭面宽而广,水色幽绿,深不可测。潭左大型丹霞崖穴,穴内观瀑,瀑景多变,感受别异;穴内潭面湾处一巨石,攀石观瀑,耳闻瀑声如琴,名“浪琴湾”。

潭右一巨石,蹲伏于水中,石面天然平整,形成观瀑台;我登上此石观瀑,感受到大瀑布的壮观美丽与撼人心魄。

我从右侧来到潭前,潭前有一巨大丹霞石滩,平缓斜向深潭,此时的风伴着瀑布的水雾如细雨弥漫在整个石滩上,瞬间,全身上下溅满了水珠,全身既沐浴着阳光,又莅临着小雨,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是欢喜,还是惊奇?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60张图片
远眺大瀑布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61张图片
大瀑布

非常奇妙的是,就在我的身后,潭左的丹霞绝壁前面,由于巨大的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竟然出现了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而且越来越大,越大越艳丽,看到彩虹,心里有说不出的惊喜。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62张图片
彩虹

有时还能看到神奇美妙的“佛光环”,冉冉升起,美不胜收,人立其光照范围内,被光环所囲,时而一人一环,人静环静,人动环移,金光霞彩,神奇美妙。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63张图片
大瀑布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64张图片
大瀑布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65张图片
大瀑布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66张图片
大瀑布

正在全神贯注地拍照,一不小心,手机掉在全是水雾的岩石上,匆忙拾起,用手拭去水珠,嘿嘿!还行。

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_第67张图片
大瀑布

环顾四周,熟悉的同伴已全然不知去向,只留下我一在瀑布前独自欣赏,想想时间差不多了,顺着左边的台阶往回赶,全是向上的陡坡,累得真够呛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丹霞赤水 红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