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北台顶
五台山的植被丰茂,海拔较高,造成气候多变,一日内历经阴晴雨缺是常事。中午刚下车时候,还是淅淅沥沥的小雨,爬上东台后,天气转阴,再回到鸿门岩,天气逐渐放晴。这时从山四周逐渐生成雾气,慢慢的沿着山脊聚拢起来。
沿着前人踩踏的小路一直向前,不知道远近,只知道目标——华北最高峰,五台山北台。这时候云雾升上来,到了眼前,感觉到了隆冬时节,雾蒙蒙一片。心里不由得有些紧张起来,担心走错了路可咋办?尽管如此,我被五台山的美景吸引,走两步就要摄影一组。雾里看花,真的是一种惬意。
走出雾区,视野豁然开朗,大道像一条玉带,盘着山脊伸向远方。绿地,蓝天,清新的空气,让人忘却一切烦恼。
这时候后边有人在呼喊,我停下脚步,有两个人赶了上来。
赶上来的是山西太原的两个哥们,一问才知道,其中的一位王林大哥,每年都要来五台山徒步一次,今年已经第十多次了。这次带着一个没来过的兄弟,来体验徒步朝台。
知道我是一个人后,感到惊奇。问我知道路线吗,有目标吗?我回答,没有。王林大哥告诉我,这段路目标还比较明确,没有岔路,如果再往后走极容易走入岔路,迷失方向。让我跟着他们走。我的心里有了底,不再惶恐。
法云寺,去往北台路上的一座小寺庙,简易、规模小,据说只有一个和尚和几只狗。比较简陋,取消了进去参拜的念头,在路边墩子上稍作休息,继续赶路。这个时候,小路跟大道合在一起,大道都是长方石条铺就,很是气派。
据王林大哥介绍,这条路是香港的一位富商,出资数千万修出的通往北台的道路。信徒诚心,能掷万金于此!我不由得阿弥陀佛一声,我无佛缘,但佛教能如此让人信服,佛教的号召力可想而知啊。
北台路上,景色千变万化,云层一会像鳞云密布,一会又乌云遮盖,缝隙中透出一道金光,像是要菩萨显灵。民间有“金五台、银九华、铜普陀、铁峨眉”之传说,可见五台山为四大佛山之首,是有原因的。
走到一片乱石堆,我很是惊讶,刚才都是平缓的慢坡、高山草甸,这里怎么会怪石嶙峋,像是什么遗迹?
同行的王林大哥,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相传五台山原来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老百姓苦不堪言。文殊菩萨碰来到这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决定改变这里的气候。
文殊菩萨了解到东海龙王那里有一块神石叫“歇龙石”,可以把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于是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巨石。还没有走到跟前,已经感觉到一股凉气迎面扑来。文殊菩萨见到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龙子们每天工作回来,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龙子们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反复说明自己是造福于人间特地来求援的。
龙王心里不愿意把神石借人,又不便直接回绝文殊菩萨的请求。估计这位老和尚一人无法将石头运走,龙王勉强答应说:“神石很重,没有人能帮助你,你如果能拿得动,就拿走吧!”
文殊菩萨谢过龙王,走到神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刻使巨石变成了小小的弹丸。文殊菩萨将弹丸塞进袖筒,然后飘然而去。老龙王惊得目瞪口呆,后悔莫及。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因为久旱不雨,大地干裂,人们遭受着深深的苦难。文殊菩萨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间的一条山谷中,奇迹发生了: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后来人们又在这里建了一座寺院,起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凉山了。
诸位龙子听说,驾云来到五台山,想要回清凉石,在五台山顶,到处翻寻清凉石,无果。找到文殊,经过一场恶战,文殊菩萨降服龙子,并把其中的五龙子羁押在五台山,当自己的护法。五龙子有感文殊菩萨为民诚心,甘愿辅佐文殊菩萨佑境安民,慢慢的香火旺了起来,这就是五台山最出名的“五爷庙”。
这些乱石,就是传说中五龙寻找清凉石的证据。传说毕竟是传说,我想这些石头,应该是沧海桑田,原来的海底升腾,最后成为高原,历经风雨,凸显了出来而已。
为了抄近路,就要走前人走过的小路。上山的路在几百年前,已经有虔诚的信徒进行了修整。据说乾隆为了参拜北台,特命修建官道。
继续前行,走到了华北屋脊的牌楼前。由于风大,前段时间被吹倒了。据说,最大风速能在十级以上,把人吹走,也差不多了吧。
一路艰难跋涉,身体几近极限。但是有作伴的,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据说,鸿门岩到这里是足足7公里,海拔上升560多米。有的人还会有严重的高原反应。还好,我稍事休息,没有难受的感觉。
只是停下来之后,感觉冷。这时候温度估计也就五六度。赶紧把背包里的外套取了出来。
找到管事的师傅,要求挂单,每人50元。然后安排住宿,等候通知,一会吃饭。
上山的几个人相约出去转转,太原的一共有四位,是相约而来,先前已经到了两位。
景色很美,气温很低。太阳一落山,温度迅速下降,山顶的风很大,外边呆了不到十分钟,冷的几位都哈腰缩脖,赶紧的都回来了。
稍事休息,到五观堂(何为五观堂?五观堂,也叫斋堂,相当于寺庙里的食堂,是僧人吃饭的地方。寺院僧众用斋饭的地方,也称之为香积厨因。僧人戒律规定,进餐之前应作五种观法而得名。)
出乎想象,吃的很舒服。只是谁跟谁吃的都不一样,来了新人再做,过了饭时,就没的吃了。最后,还要个人刷盆,三个水盆,依次而过,洗涮干净,放回原处。
北台顶没有水,全都是山下用车拉来的,存储在大罐子里。水资源稀缺,这样已经难能可贵了。
用完斋饭,无事可做,回到禅房,收拾睡觉。太阳下山,七点多,我们就躺下了。想发微信圈,没信号。还不能存电。
只能乖乖睡觉,这恐怕是几年来,睡得最早的一晚上了吧。禅堂很冷。
被子很厚,劳累加上寒冷,很快进入梦乡。
一夜无话。
睡得早,起的也早,五点多睡不着,出来看日出。
风大的立马吹透。一晚上积攒的热量一会就没了。
景色很美,语言、词汇感觉到很是匮乏。
六点多吃过斋饭,向下一个目标开始行进。
请关注五台山徒步行记(四)忍痛登南台
备注:这次写作是前两年的五台山徒步游记,因为当时懒惰,没有完成。正好借007写作机会,补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