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片海,在这里赶海,不必以扭曲自己,改变本色为代价,且能收获几朵浪花,几串彩贝,几行足印,让我们用生命的绿色,去调和这一片蔚蓝!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什么?语文有多种表述,我喜欢这样的表述: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我对学生说:语文博大精深,这些话中任何一句你只要去穷尽他,就会是一个博士生导师。 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应该多阅读积累、多思考感悟、多活动探讨、多研读体味,获取知识、获得教养、提高审美能力、提升思想境界。
发现美的旅程
我教语文,可不想把那些优美的文章通过划分划分段落、归纳归纳中心的方式肢解得支离破碎,或者贴标签贴得面目全非。
因此,每堂课,我都力图从课本外引入些活水,激起些微澜;每一篇课文,我都努力引导学生们去发现它蕴含的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等。
我曾经借班执教《就是那一只蟋蟀》一课。在进行过“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之后,我在课前几分钟进行了三个定向:一是师生关系定向(投影演示“语文课堂三提倡”——提倡活跃与创新,提倡自主与质疑,提倡合作与交流);二是感情基调定向(听唱余光中诗,罗大佑作曲并演唱的《乡愁四韵》前两韵);三是教学目标定向(分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三级)。
课堂上,在一番“鉴别欣赏”之后,教学进入“固本提高”阶段。我用投影演示出《乡愁四韵》前两韵诗句,让学生补写后两韵。我提醒学生,要注意前两韵的写作看法(明喻、通感、反复),并可在课文《就是那一只蟋蟀》中寻找物象(萤火、鹧鹃、月饼、桂花等)。
五十多位同学在短短五六分钟内补出一百多韵,大多十分优美,如“给我一支竹枝鸢啊竹枝鸢/云一样的竹枝鸢/白云的抚摸/是乡愁的抚摸/给我一只竹枝鸢啊竹枝鸢”,又如“给我一枝桂花香啊桂花香/心一样的桂花香/四季的芬芳/是乡愁的芬芳/给我一枝桂花香啊桂花香”,几堪与余诗媲美。我让学生和着音乐把自己补的诗唱一唱,高潮顿生!
自由思考的追溯
我还常常会把作文课上成“说文课”,即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课前五分钟演讲谓之“细水长流”。
每星期,还拿出一节课来,“重点突破”。本学期第一周,我在课上给学生摆出一个插了三支花的花瓶,这三支花一支是假的鲜红欲滴的玫瑰;一支是真的已经枯萎的玫瑰;还有一支也是真的,但在茎叶上绕了铁丝的太阳花。
我要求学生就眼前这三支花展开联想和想象,随意发言。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有的就真与假的对立统一展开言论;有的由此联想到生活中的真、善、美现象;有的给同学讲起了《最后一片叶子》、《滴血的玫瑰》、《半支玫瑰》等故事;有的还想到,在成功或失败的时候,要给自己献一束鲜花……
“说”过之后,我让他们课后形成文字,不是他们又有了一次“二度思考”,取长补短的机会。此外,还制作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爱”》等多媒体课件来为“说文课”播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翅膀。我坚信,学生作文是一架钢琴,当你能动它的琴键时候,总会发生叮咚的声音。只要能深谙乐理,把它弹起来,就一定会奏出和美的旋律!
更深更远处的蔓延
我教语文,还喜欢在学生第二课堂、课外活动中做文章。为使学生课外阅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性,有一个科学的选择性,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性,我曾试着设计了几个“课题”供学生们“研究”,写“研究报告”:一是“上周××报各版综述”;二是“×部文学名著中的艺术形象之比较”;三是“二十世纪××发展回顾与总结”。
在指导学生写作上述研究报告的过程中,我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把握好课题下达的时机,把握好课题完成的时限,做到“适时”;二是把握好课题研究的阅读量,把握好课题研究的写作量,做到“适量”;三是把握好课题研究的个体适应性,把握好课题研究的特长发挥度,做到“适性”。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们进行课余文学写作,特别是写诗。我的第一届学生,有4人进大学后当上了学校文学社社长,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单位工作。每一年都有学生在《小作家》、《新华日报》等刊物发表习作,在各级各类征文竞赛中获奖。1994年,我辅导的学校江南春文学社获“苏州市十佳文学社团”称号。
给学生更好的语文
我们研究教学,重点往往落在研究“教”上。教法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却很少有人去研究被教的对象——学生,研究他们的文化背景,研究他们的知识结构,研究他们的学习方式,研究他们的情感需求。我们习惯在片面强调知识传授的老路上行走,乃至越俎代疱,一厢情愿地表现自我。
君不见,从月夜荷塘的万种风情,到雨中登泰山的独特之乐;从六国破灭的史论新见,到《雷雨》剧本的人性发现,无不都是教师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欣赏玩味。本应是学生思考的王国、创造的天地的语文课堂,反而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灌输的场所。说其“目中无人”,当不为过。
要研究学生,掌握其特征,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
听一位初中教师上《散步》一文,感觉课上得很好,上课教师把一个平凡的家庭生活片断中蕴含的三代人之间的深沉的爱揭示得水到渠成而无半点穿凿附会。然而,临下课,教师让一女生作全文总结时,该女生支吾半晌,浑然不知所云。一声“坐下”之后,女生竟有眼泪挂出。
课后我悄悄找来该生,一问才知:她有一个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她说她读《散步》这篇文章,少的是认同和共鸣,多的是悲伤与抵触!
这给了我上课以很大的启发。我在上日本作家栗良平的小说《一碗阳春面》前先搞了个简单的家庭情况调查。我发现,班上有部分同学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另有一部分同学的父母面临下岗或者已经下岗;也有一部分同学的家长下岗后自谋出路,做了个体户。
因此,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放在对文中团结拼搏、顽强奋争的母子形象的评价上,要求联系自我家庭,讲出真实感想。
于是,有学生说,“爸爸下岗了,一夜之间爸爸与我和妈妈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我感到爸爸的眼里充满了怨恨,我担心爸爸这个大男人的精神会崩溃,我要把《一碗阳春面》的故事读给他听,让他知道,不管怎样,妈妈和我总在他的身边”;有学生说,“形式上的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下岗。我妈妈敢于正视现实,迎难而上,面对生活的挑战寻找机遇,用做个体户的再就业形式来为自己开辟一条光明大道。我要对妈妈说,她和课文中的妈妈一样,是好样的”;有学生说,“读了课文,再加上听了刚才同学的发言,我感觉到,我的生活太安逸、太舒适了。我要向课文中的孩子学习,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诀别,学会勤俭,学会朴素,做个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人”……
结果,这堂课上到下课铃响学生还不让下课。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研究适应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呢?
一言以蔽之:多从侧面调查每一个学生,做到“了解他”;多从正面接触每一个学生,做到“理解他”。胸中有数,有备而入课堂。
研究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
学生经过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这样几个阶段的学习,知识结构已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学生一贯的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以及不同的传授方式所决定的。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这一差异,研究学生在由无数的点逐渐联缀成的那张语文知识网上,哪处已被夯实,哪处尚很薄弱,以便于胸中有数,有的放矢,使学生在联系旧知的基础上不断得到获得新知的刺激,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情绪振奋,具有主动性。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把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分为四个部分,十九个项,一百十八个点,并以树形模式组成一个整体结构,谓之“语文知识树”。比如现代文这棵树,有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多个分枝,每个分枝上还有一些小枝。如说明文这个分枝可以分出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小枝……这个“知识树”用于检测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很有效果。老师让学生想一想,理一理,画一画,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经过系统化、集约化后反映在纸上,哪处显薄弱的,哪处有欠缺是可以一目了然的。
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
有的学生习惯于听觉学习,有的习惯于视觉学习,有的则更喜欢通过触摸或各种感觉的结合来学习,这是学生对所用感觉通道的偏好;有的学生爱在宁静的环境中学习,有的则喜欢在有背景声音的环境中学习,这是学生对学习环境的偏好;有的学生看书喜欢从前往后按顺序读下去,有的则喜欢先知道结果再了解来龙去脉,这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组织程度的偏好……
我们要研究并吃透学生的这些偏好,在教学过程中杜绝同一方法的强制性使用;要采用适应认识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要让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请允许我举几个名人的例子来说明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性以及重视并适应这种差异所取得的效果:
邱吉尔的学校作业做得很差,他说话结结巴巴并且口齿不清,然而他在老师的鼓励下,用口含石子的方式坚持到海边去练演讲,最终成了那个世纪最伟大的领袖和演说家;爱迪生在学校被他的老师用皮带狠狠地抽打,因为他提了那么多问题以致于他们的老师认为他是糊涂虫。他受了三个月的正式教育之后被他的母亲带出学校,而在家中成了迄今为止最多产的发明家;爱因斯坦曾会整日空想,她的母亲——一个正式的学校老师——把教他变成一种游戏,让他在不断的探索的实验中找到乐趣,以至于他学得非常的快,他的母亲无法再教他,只能让他自学。最后,这个在中学时代甚至连许多测验都没有及格的孩子成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研究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呢?
山东省高密一中的语文实验室计划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语文实验室形同阅览室,配备中学阶段必读、选读、参考三个层次的课内外书籍,学生可以根据统一编定的学习目标到书橱中自由选择相应书籍进行阅读学习。另配备与教学相关的音像、软件资料及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放像机等教学器材,由专门指导教师就相关知识用多种渠道将知识信息传达给学生。在实验室教学,没有教师说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的那种严格的形式;学生在自由阅读、互相切磋、与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参与的多向多边活动中探索、寻觅、汲取知识,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使我们想起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他说,教师不要把时间花在计划规定的课程、讲解和考试上,而是放在富有想象地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上,那样就能提供各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他们可以选择的、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学习环境。
研究学生情感需求的差异
如果我们站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的立场上来看学生的学习动机差异,就不难发现:一部分学生是把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感、爱、自尊)作为自己的学习动机的。他们从爱和自尊出发,渴望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肯定、同学的认可,呈现出好学进取的姿态。
但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学生觉得自己无能,作为较为“安全”的选择,不思进取随大流,抱上了“60分万岁”的态度;一些学生为了达到目的,运用不正当手段,如考试作弊、对老师家长撒谎等,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一些学生达到了目的,但自尊心激活了他们的私欲,自我欲望无休止膨胀,因而变得心理脆弱。
而另有一部分学生把学习动机建立在生长需要(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上,他们充分忘我、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学习,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鞭策,而无需老师进行过多的约束、监督和奖励惩罚。
此外,性格差异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速度和质量。性格外向的学生对学习新的、难度较大的教材感兴趣;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课堂里反应缓慢,课后常花时间复习,作业认真,遵守纪律。性格独立的学生参与竞争性学习;性格顺从的学生常等待老师的布置,依赖同学的帮助;性格乐观的学生学习信心强,情感满足快,成功可能大;性格消极悲观的学生情绪体验差,容易产生退缩行为,导致学业失败……
语文教师要重视这些差异,在课堂提问中注意点拨,在作业布置中有所偏重,在语文课外尚可以利用选修(或课外活动)的形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审美,以满足不同性格学生的不同要求。
“人心不同,如其面焉。”世界上找不到两张完全相同的脸,也找不到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学习方式、情感需求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教育是一个由外向内,使外部文化变为内在精神的过程。语文教师使用的教材、方法、手段均属外部的东西,它们能否为学生接受、内化,关键在于教师对接受内化主体的了解研究、把握得是否深入准确。“好雨知时节”,一场甘霖会催发幼苗茁壮生长。
好的教师会在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各种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发挥聪明才智,引导学生在浩瀚博大、精深多彩的语文学科的海洋中或惊喜或振奋或沉思或升华,造成一个生机勃勃的语文教学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