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域名获批会否掀起上网方式变革?
阿祥
 
      据6月25日央视《晚间新闻》报道,“.中国”域名国际申请最终获得ICANN理事会全票通过,将于8月在全球范围内正式启用。
      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又是联合国官方用语之一, “.中国”成为国际顶级域名,势在必然。但也要明白,“.中国”纳入全球互联网根域名体系,不仅得力于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也得力于国内域名工作者历经十年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在全球范围内,汉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全球兴起的中文热持续升温。无论怎么强调英语上网的便利性,都无法消除非英语网民的语言障碍。特别是对于主权国家的网民来说,使用本国、本民族的母语上网,也是民族自尊感的一种体现。
      “.中国”虽然是第一个非拉丁文字的互联网域名,但全球华语网民高达数十亿,占绝对的大多数。作为互联网历史上的重大技术创新,“.中国”将掀起华人上网方式的巨大变革。
      对于这样一种趋势,不难预测,中国域名所能带来的的诸多便利之处,显而易见。
      首先,启用纯中文域名,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目前,国内90%的省部机构,95%的媒体,90%以上211重点大学,五成以上的中国500强企业,都已经开通了“.中国”域名。届时,不管你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输入“XXX(机构中文名称、中文品牌名称、中文商号名称、中文商品名称等等).中国”,都能直达目标网站。
      其次,“.中国”打通了中外电子商务的语言屏障。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往来的最便利通道,但非中文域名则是品牌推广的一道语言屏障。特别是那些“中华老字号”企业,其域名就是品牌,而品牌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绝不是英语域名可以准确表达的。比如“狗不理”,不是中国人,不是“中国通”,光看其英语域名,你不光领会不了这个品牌的内涵,甚至还会真正当作是一种“狗都不吃”的东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华老字号”企业纷纷出洋,在互联网上拥有一个“.中国”的域名,那就好比一个老人身上穿着一件长衫马褂,一看便知来自中国,根在华夏,这对于增强国际用户的认同感、信任感,大有裨益。
      再者,使用母语上网,潜在网民的上网门槛即刻消除。对于大部分经验丰富的网民来说,上网确实不是问题,找不到网站可以使用搜索引擎。不过,对于那些不熟悉网络环境的中老年网民来说,上网实在还是有点难,很多网站并非一搜就出跳出来,何况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搜。笔者身边的许多老同志,想上网,但都心存困惑,不知门在哪儿,有了中文域名,这些人的上网门槛也就消除了。无论是发电子邮件,还是看影视剧,都能通过中文域名,找到自己的目标。至于海外游子认祖归宗或文化寻根,更然是大大方便了,要想了解自己的母校,看看家乡的新貌,即便远隔重洋,在地址栏直接输入中文域名,也是轻车熟路,一键可达。
      未来的网络世界,“.中国”必将大行其道。
 
本博文章均为原创,联系方式如下:
MSN: [email protected]
QQ:17582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