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之朱元璋创立大明王朝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宣布继皇帝位,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此时距公元1352年朱元璋投靠起义将领郭子兴,已经过去了16年。

明朝那些事之朱元璋创立大明王朝_第1张图片

悠悠岁月里,16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朱元璋由一个父母双亡食不果腹的出家僧侣到威震四海的洪武大帝,如此华丽的转变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称叹的传奇,可每一份传奇背后又似乎有那么些既定的缘由,或喜或悲,推动着人物事态滚滚前行!

1、悲惨的童年及青少年时代

老话说吃苦是福,尤其是年少时多一些磨难,对日后的成长是有着莫大的帮助的。苦难确实可以增加毅力、激发斗志、磨砺心性,但是,如果能够快乐幸福的成长,能够一家人相守互助,即使成不了名垂千古的洪武大帝,朱重八想必也不会觉得多么可惜。因为他的人生是从常人都不愿面对的痛苦深渊开始的,可老天已经做好了安排,无论多么困难他都必须咬着牙走下去。

1328年朱元璋出生,没多少学问的父母给他取名朱重八。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的朱重八并没有接受什么良好的教育,在经过饥寒的考验生存下来之后,从能干活起就替地主刘德放牛来换取吃饭的机会。

1344年黄河泛滥,淮河沿岸遭遇到了严重瘟疫和旱灾,当年四月他的父母、大哥及侄子都被饿死了,好心人给了他们一块地,亲人的尸体才得以入土。

这一年,他才16岁!

之后,他便去到皇觉寺出家做了和尚,其实就是寺庙的长工,为了口饭受尽了欺侮。但这口饭没吃多久,也就是入寺50余天的时候,由于饥荒过于严重,所有的和尚都要出去化缘。朱重八被指派去了淮西和河南,这里也是饥荒的主要地带。但幸运的是,顽强的朱重八活了下来,又返回了寺庙,开始了平静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只到一封信的出现。

2、命运迫使他走上了造反起义的道路

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第一个举起了反抗元王朝封建统治的大旗,朱重八的幼时好友汤和做了起义军的千户,写信邀请他共图富贵。朱重八看完后将信烧掉了,但晚上有师兄告诉他,这件事已经被人知道了,正准备去告发。

朱重八不知如何是好找周德兴为他谋划,周德兴替他卜了一挂: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

就连上天都说他应该反,那就反吧!

公元1352年,朱重八走进了濠州城,成为了守城将领郭子兴的一名亲兵。

同身边的农民士兵相比,朱重八能力十分突出:骁勇善战、有计谋、处事冷静、讲义气,两个月后便得到了提拔。郭子兴十分器重他,先是授与他亲兵长的位置,后来又将义女马姑娘(历史上著名的马皇后)许配给他,又提拔他成为军中的总管。

前途正慢慢光明起来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岳父郭子兴并不是个肚量大的人,朱元璋太杰出了,完全把他比了下去,于是趁着一些人在旁边煽风点火,将朱元璋关了起来。不少平时就眼红的人暗中使坏,如郭子兴的儿子,不让守兵送饭,想将朱元璋活活饿死。

善良的马姑娘救了他,她把刚烙好的大饼揣在怀里去牢中探望朱元璋时悄悄带给他,每次胸口都会烫伤,但每次都送。

郭子兴还没有一定要杀朱元璋的理由,一段时间后将他放了出来。可朱元璋认清了形势,主动提出要离开濠州带兵出征。

郭子兴十分高兴且存心不良地派他去攻打定远。当时定远正值元兵重守,但朱元璋找到了元军的一个缝隙,凭有限的兵力攻克了定远,又连续攻击怀远、安奉、含山、虹县,四战四胜。初步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才华。

回到濠州后,朱元璋从队伍中挑选了24个人,然后将好不容易召集起来的700士兵给了郭子兴,并正式提出辞职。郭子兴再一次高兴地答应了。

3、没有了安身之所,他便替自己打下了一片天地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朱元璋两手空空出来打天下,所幸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不断地有人加入,或为他摇旗呐喊、或为他出谋划策,在他们的帮助下,终于在这个乱世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朱元璋来离开濠州来到到定远,靠拉壮丁很快便组织起一只上千人的部队,并迅速火并了周边的两支队伍,很快他的军队壮大到了两万多人。

与此同时,冯国用冯国胜(后来著名的冯胜将军)兄弟、后来的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他的侄子朱文正、姐夫李贞、外甥李文忠都来投靠他。

朱元璋的眼界也开始更远大,放眼的不再是小小的安身之所,而是整个天下。他攻克了和州,在冯胜的建议下,横渡长江占顶了集庆,并改名为应天。

应天在军事上不是个特别理想的场地,也不富裕,但对当时的朱元璋确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去处。北边的刘福通,替他挡住了元朝军队的进攻,这正好让他一门心思谋发展。

可有人就是不让他安神!他们就是同为起义军首领的张士诚和陈有谅!

4、起义军将领张士诚和陈友谅对他发起了致命的攻击

攘外必先安内,这似乎是中国历代战争的一条铁律。原本是为反抗元朝统治先后成立起来的起义军队,却因为各自的利益先打了起来。

最先意识到朱元璋威胁的是张士诚和陈有谅,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不能任由朱元璋自主扩大。

自公元1356年起,张士诚与朱元璋先后交锋了近百次,朱元璋想谈判,写信道:我们都是苦命人,大家和平共处吧!但张士诚不吃这一套,于当年七月大举进攻朱元璋掌控的镇江。张士诚兵强马壮,资金雄厚,可朱元璋有着王牌将领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个都是百年难遇的良将,没多久,张士诚一败涂地,灰溜溜地回去了。

在抵挡住张士诚的进攻,与陈友谅对战之间的空当里,朱元璋采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决断有效地为他争取了时间不断发展自己的实力,为后来与实力雄厚的陈友谅对决时积攒了强大的能量。

公元1360年,陈有谅率领强大的舰队向应天进发,凭借着水军优势和卓越的指导力,在守城士兵还没反应过来,陈有谅的军队就攻占了军事要地采石和太平,太平是应天最重要的屏障,一旦丢失应天就像一个随时待宰的羔羊,摆在陈有谅的面前。

但老天始终在眷顾朱元璋,早在陈友谅南下之时便他送来了一份大礼,这便是千古谋士刘基。

太平失守后,应天城内一片恐慌,大多数人主张快跑,只有刘基主张背水一战。刘基不仅在最关键的时刻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在与陈友谅的对决中,屡献奇计,为扭转战局立下了汗马功劳。此次战役以陈友谅惨败告终,损失了近3万士兵和数百艘大小船舶。

失败后的陈友谅十分不服气,再加上自己地盘上的洪都(今南昌)守将投靠了朱元璋,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陈友谅又一次带着大军朝着朱元璋开来,此番他倾巣而出,无论是时机人数和 装备他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不过,半路上,陈有谅决心先解决一件小事,然后再找朱元璋算总账。可就是这件事,最后导致他错失良机,为日后的兵败埋下了伏笔。

陈有谅的决定就是攻打洪都,他最不能容忍叛变,无论如何都要把他先夺回来。洪都不过是个小城,驻守兵力并不多,陈友谅原计划是速战速决,也许一两天就搞定了,不会影响行军的主要目的。

可是他错了,大错特错!他遇到的守城将领是朱文正,有着极强的军事天赋的天才守城将领。陈友谅进攻是从五月下旬开始的,朱文正以有限的兵力对抗六十万敌军,在八个城门之间来回阻击,硬生生地将陈友谅挡在城外长达近三个月的时间。

七月十九日,朱元璋带领二十万军队来到鄱阳湖,陈有谅听到消息后立马退出洪都,集中所有兵力与朱元璋进行最后的对决。

七月二十一日,鄱阳湖战役正式开始。在陈有谅巨大的战舰面前,朱元璋的战船就像一个玩偶,双方实力悬殊。但这并不影响最后的结局。

朱元璋利用自身小船的灵活性、勇猛的将士(徐达、常遇春等)、抓住程友谅错误决策的机会(将自己的战船用铁索连起来,就像三国时那样,连结局都一样)、上天的恩赐(东北风,烧船必不可少)打败陈有谅。

在一片惊天火海中,陈有谅一败涂地,被迫逃跑,在一次阻挡朱元璋进攻中,被自己的将领冷箭射穿了头颅。至此,陈有谅的历史结束了。

这一站奠定了朱元璋问鼎天下的基础,鄱阳湖之战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载入史册。

剩下的就该收拾张士诚了。

平江是张士诚的老巢,公元1367年元月,朱元璋对这里发动进攻,凭借着坚固的城池张士诚死守了八个月,最终仍改变不了城破人亡的悲惨命运。

朱元璋终于扫清了前进路上的两大障碍,即将面临最后一个也是最初的对手——元朝!

5、与元朝政府的最后对决

历史是庞大的却始终遵循着同样的规律,比如唇亡齿寒。朱元璋在攻打陈有谅事,小富即安的张士诚窝在自己的地盘里远远看着,也许心中还十分窃喜,没有人过来打他。可解决完了陈有谅,他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在朱、陈、张三伙人打得热火朝天时,元朝政府如同观众席上的看客一般,尽情欣赏,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场斗争角逐的战利品就是与元朝政府对决的资格。

公元1367年十月,朱元璋下令北伐,将领是明帝国最具将才的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名将势如破竹,仅仅用了三个月就攻破了元朝军队的重重防线,占领了山东。紧接着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河南。

与此同时时在应天,一个新的王朝诞生了,朱元璋宣布继皇帝位,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一个放牛娃成为了名垂千古洪武大帝!

在成功占据了山东和河南后,明军向着最后的目标大都(今北京)前进,大都是元朝的首都,也是蒙古统治的中心,只要占据了大都,就可以宣告元朝的灭亡。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二十七日,徐达攻克通州,大都就在眼前!

最后对决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这么重要的时刻可不能马虎,徐达和常遇春反复商讨、精心准备、充分预估了困难、做好了多手准备,预计将于八月二日正式包围大都。

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七月二十八日,听到明军到来消息的元朝皇帝带着老婆孩子跑了,将大都拱手让给了明王朝。

至此,元作为一个全国性政权的时代结束了,元朝正式灭亡!

元顺帝撤出大都后,逃到了上都(今开平,内蒙古境内)继续做他的皇帝,历史上称之为北元。没过多久,元顺帝就后悔了,命大将王保保集合主力,北出居庸关,收复大都。

当时中原的许多地方还在元军的掌控之下,王保保的军队占据山西、甘肃;丞相纳哈出镇守辽东;云南、高丽也都是元军的势力范围。这样的隐患朱元璋也是不能容忍的,于是下令徐达、常遇春乘胜追击,务必要将北元彻底清除。

洪武元年十二月,王保保与徐达对峙于太原城外起,北元残余势力与明朝军队展开了一场历时长久的拉锯战,朱元璋甚至为此组织了一次远征计划,但是征战也没有达到肃清北元的目的,而北元也认识到了明军的强大,双方进入了僵持状态。只到十余年后才被后起将领蓝玉(常遇春的内弟)打破。

但是无论战事如何反复,都改变不了既定的事实,元朝灭亡,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无戒写作训练营第十九日  025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朝那些事之朱元璋创立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