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考完了,还能干点啥?

写在前面的话:等你功成名就后想想我教的东西,如果想不起来,那就对了。

阅读方法如同太极拳,融会贯通后,你就忘记了招数!

2017年5月6日SAT考试结束了,有人首考,有人再战,不管结果如何,已成定局,聪明人想的不是分数,不是懊丧,不是捶胸与顿足,是接下来怎么办?所以我们来反思一下。

我打算用阅读的第四篇文章,被大家认为最难的一篇历史双篇来说说这件事,看看咱们都能学到啥。


2017年5月6日SAT亚太区 第四篇文章「历史双篇」

(原文在最后)

首先,这是一个讲述两个作者对于美国是否应该用《宪法》代替《邦联条例》的对立性双篇文章「《宪法》代替《邦联条例》意味着美国政体的改变,意味着美国要从过去的邦联制变成现如今的联邦制度」。

其次,这种类型的文章我们曾经做过好多,可汗学院里有很多涉及这种题材的文章,无论是单篇还是双篇对比文章。比如可汗Level 2的单篇文章中『富兰克林在制宪会议中做的总结陈词』,以及Level 3的双篇文章中『帕特里克和麦迪逊在制宪会议中针锋相对的辩论』等等。

然后,本次涉及的双篇文章又恰好是这个类型,且其中一个作者正好是Patrick Henry,对于此人对宪法以及联邦政府的态度我们已经很清楚了,就是反对,反对,和反对!那么两篇文章观点针锋相对,可想而知文章二对于宪法和联邦政府的态度肯定是积极正向的了。

告知大家几件事(排名不分先后):

事一: 对做过的文章一定要详孰,虽不能遇到原文,但是知识的累积也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练习都尽量找真题,官方题目的原因,因为方向思路很重要。

事二:历史类的文章要想「读得懂」,必须要有对“古时”的文章句子,写作手法熟练了解。

事三:观点结构永远都不过时。


先看文章一(放眼一看一共有四段)

第一段:

1. 如果现在走错一步,共和国就完了。

2. 如果这个新政府(new government 就是联邦政府)达不到人民的期许,人民就会失望,人民的自由就会丧失,然后专制/暴政就一定会到来。

3. 我再说一遍,我恳请在做的先生们想一想,现在走错一步,就会使我们陷入悲惨之境地,我们的共和国就完蛋了。

总结:前三句,典型的帕特里克的演讲方式,诉诸恐惧/恐吓,就是吓唬你;简而言之,现在走错就完了,就万劫不复了。「所以小心点,别瞎走;安于现状比较好,起码不会完蛋。」

4. It will be necessary for this Convention to have a faithful historical detail of the facts that preceded the session of the federal Convention, and the reasons that actuated its members in proposing an entire alteration of government, and to demonstrate the dangers that awaited us.

基于前三句的恐吓,我们来看这一句,结构就好理解了。

首先这句话有点长,所以找好结构(It will be necessary for this Convention to have…… and to demonstrate……),这次会议要有一个……并且要证明……。

继续问自己,要「有什么」

have a faithful historical detail of

the facts(that preceded the session of the federal Convention)

and the reasons (that actuated its members in proposing an entire alteration of government)

加重处都表示并列关系(the facts 和the reasons 是并列的)

粗略翻译:

有一个对于事实的忠实记录,这些个事实是在这次联邦会议开始前就有的。

有一个对于原因的忠实记录,这些原因促使了会议成员提出完全改变现有政府的建议。

就是说我们要理解大会召开前的一些事实,也要了解为什么有人想要改变现有政府的原因。

最后我们要证明前方等待我们的危险。

总结一下:

先虚拟(有两个if 开头的句子,第三句重复一遍)一下走错的风险,然后提出所以我们要事实,我们要原因,和我们要证明这个新政府很危险。

第一段就是提出观点,表明态度的过程,「我反对新政府,因为很危险」


那么大家想一下,当你提出完观点后,你要干嘛?

你肯定要说服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啊。而这种类型文章我们以前经常讲,说服大家不要接受新政府无非两种手段:

手段一:新政府各种不好

手段二:现行政府挺好的,修补修补就行了


第二段:说了一大堆的寒暄话,然后

I have the highest veneration for those gentlemen; but, sir, give me leave to demand, What right had they to say , We, the people? My political curiosity , exclusive of my anxious solicitude for the public welfare, leads me to ask, Who authorized them to speak the language of, We, the people, instead of, We, the states?

粗略翻译:

我很尊重那些先生们;但是,请允许我问一下,他们有什么权力说“我们,国家的人民” ?除去我对民生幸福的关心外,我的政治好奇心也让我想问,谁给他们权力说“我们,国家的人民”,而不是说“我们各邦”呢?

简单点说,你们有啥权力呢?你们凭啥说“我们,作为国家的人民”

这是先否定支持新政府人的资格


第三段:再来一堆寒暄,我是很相信这些人的,他们很厉害云云。

But, sir, on this great occasion, I would demand the cause of their conduct.

粗略翻译:

然后,但是在这件大事上,我想知道他们做事的理由,给我一个理由。

The people gave them no power to use their name. That they exceeded their power is perfectly clear. It is not mere curiosity that actuates me: I wish to hear the real, actual, existing danger, which should lead us to take those steps, so dangerous in my conception.

粗略翻译:

人民可没给他们权力「以人民的名义」。他们越权了。我想知道现行政府有啥不好的,有啥危险,我还觉得你们要改新政府危险呢。(大家注意,文中两个danger 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说现行政府无危险,一个是说新政府很有危险)


最后一段:总结一下下

The federal Convention ought to have amended the old system; for this purpose they were solely delegated; the object of their mission extended to no other consideration.

粗略翻译:

所以这个会议就改改现有体制的了,这也是开会的目的,别的啥都别想了。

我来总结一下:

先摆出观点(新政府不好,危险,吓唬你一下);然后提出理由(理由是你们有啥权力改啊,现行政府挺好的,新政府很危险);最后结论一下(别改政府了,改改现行体制得了)


大家看看这一套论证多简单,而且多么喜闻乐见。


我们再来看文章二

放眼望去共三段

第一段:先陈述一下对方的观点(亨利先生表示对于我们要改变政体这事贼不安,而且说很多公民对此事也不安)


第二段:

But an objection is make to the form:the expression,We,the people,is thought improper.

但是这个反对形式是:认为“我们作为人民”这个表达方式不够适当。

然后,作者开始通过问句和答案,来反对这个“objection”,他认为,这个说法没啥不适当的。


第三段:真正的比较当时的邦联制度和新提出的政体形式。

Then the question must be between this government and the Confederation. The latter is no government at all.

粗略翻译:

那么问题肯定就在于新政府和邦联制度,我跟你们说后者(也就是邦联制度)压根儿就是什么政府,好么。「这里其实作者就在通过贬损邦联制度来叙述建立新政府的必要性」

当然后面又会解释为什么邦联制度压根儿不算政府这事。但是作者却没有解释新政府之好,所以整个第二篇文章就是在反驳「Henry 对新政府的反驳」这事,并不失时机地再指责/贬损一下邦联制度。嘻嘻了。


其实呢,阅读文章呢无非几件事,大家好好整

1.单词搞得精准,精准,精准;

2.多多练习句子精确理解,也就是精读一下;

3.好好体会句间关系「也就是段落结构」,段间关系「也就是文章结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考完了,还能干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