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为天下绝秀,千峰万嶂,干云直上,不赘不附,如矢如林。幽深险怪,诡奇百出,晴岚烟雨,仪态万方。其一泉一石,一林一壑,不仅触发你的诗思,惠你画稿,提供无限美境,或使你心旷神怡,或使你无言对座,寝食皆废,终日忘机,以至阔别数十年,仍能保持极深印象,一朝念及,回忆便如飞流倾泻,纵使白发垂耳,心情也贴近生命的春天!
-刘海粟
他,出生在古城常州,原本是一位钱庄老板家的公子哥,却在新婚燕尔之后不久叛逆逃家。来到风起云涌的上海滩,他奇迹般地缔造出中国第一所美术大学。
他,是西学东渐的弄潮儿,大胆启用裸体模特,掀起轩然大波,被骂“艺术叛徒”、“有伤风化”却依旧大刀阔斧地开拓着中国新美术的阵地。
他的一生,与动荡时代的主旋律交织,恍如一部跌宕起伏、雄浑有力的交响乐。
他曾游历欧洲,将西方艺术带回中国。他曾流亡南洋,在战火纷飞中颠沛流离。他学贯中西,油画、国画信手拈来,艺术造诣炉火纯青。他,原名季芳,却出于对苏东坡的仰慕,从《前赤壁赋》的章句里,为自己取下海粟这个名字。他就是今天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的一代美术大师——刘海粟。
说起刘海粟,有太多的故事。然而,有这样一条线索,贯穿他生命的始终,那就是他与黄山的情缘。
黄山,奇峰险峻,怪石嶙峋,云海茫茫,古松苍苍,山泉涧水,灵动婵娟,集天下名山之雄与秀,可谓山中魁首。
1918年,青年刘海粟第一次登临黄山,顿觉眼界大开,感叹自然造化之鬼斧神工。黄山唤醒了他胸中激荡的情感,叫他领悟了什么是美。自此,黄山,成为刘海粟魂牵梦萦的恋人,在之后整整70年的人生历程中,他十上黄山,与这座古老的山川灵魂共鸣,留下了荡气回肠的旷世杰作。
1954年夏天,刚刚参加完华东美术家协会成立仪式的刘海粟,怀揣“黄山是我师”的印章,兴冲冲六上黄山。这一次 ,他废寝忘食地写生作画,并在山上遇见了丁玲、李可染等文艺界的好友,这使他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每天一早起来便深入山间美景之中,忘我地观景写生作画。他说他是走进到黄山里面去,走到黄山跟他的精神已经结合起来了。
几年之后,63岁的刘海粟卧病在床,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黄山,不断出现在他的梦境中,在那里,它召唤着他,等待着他的归来。
1960年,康复之后的刘海粟终于又能用笔了。他开始不断地描绘记忆中魂牵梦萦的黄山的容颜。
1962年,他笔下的黄山图卷气象非凡:群峰波动,远山涂上白色返光,与天空浑然一体,白色大云块,在情绪上与山峰交叠成有机之回旋。
刘海粟潜心揣摩前人画黄山的成功之作,淡雅的、狂放的、险怪的、浓黑的;静态的、动态的、动静结合的……一一加以分析比较,最终他选定了符合自己性情的风格,那就是雄奇壮阔。他反复阅读罗丹的《艺术论》和石涛的《画语录》,书中谈艺的隽语,对他极有启迪。石涛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最爱的正是黄山,“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山无不有。”这首诗的出处,正是石涛的《黄山图》。
1975年,刘海粟也画了一幅《黄山图》,上面题了石涛的两句诗:
“漫将一砚梨花雨,泼湿黄山几段云。”
到了1979年,刘海粟的黄山情结越发地浓郁了,他用明朝人写大草的路子,线勾一幅《云海奇观》,又用大泼彩作《黄山云海》,在应邀给人民大会堂作画时,他绘制的《黄山狮子林》,是大幅泼墨之作。
过去讲水墨画叫墨分五色,实际上刘海粟先生的画不止五色,千变万化,非常奇妙,所以他水用的好,一般的人是达不到这个境界的。他说哪个地方泼得多,哪个地方泼得少,他心中都有数,到最后泼出来,效果是恰到好处。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周积寅
1980年7月18日,车抵黄山桃溪别墅,刘海粟眼角湿润了,他终于,在短短的人生中第七次来到黄山,来到黄山的感觉仿佛和一位久违的老朋友重逢,又好像回到了心灵的家。或许天地有灵,黄山也被这位老人的赤诚之心感动,连降大雨,山洪暴发,瀑布和急湍溪流,汹涌澎湃,交相轰鸣,蔚为壮观。
一年以后,86岁高龄的刘海粟老人八上黄山,带着一方崭新的印章,上面刻有“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刘海粟说:“从师到友,反映了一个飞跃。黄山成了我创作力的加油站,对于上山和体力信心更足了。”一到山上,刘海粟就嚷着要写生,而且指定要到陡崖上面取景,谁也劝不住。他说,你们不要照顾我年纪大了,我如果贪图安逸,不如在家里睡觉。我到黄山来,就是要画画,就是要和大自然较量,和我自己较量!他从桃溪别墅眺望黄山三大主峰中最为险峻的天都峰和华东第一高峰莲花峰,深受激励,他不仅把这种感受留在了图画中,而且用诗句表达了出来:“何年开混沌?造化奋神工。排闼青冥入,群峰相角雄。”
1988年7月12日,刘海粟又一次投入黄山的怀抱,下榻在云谷山庄。
“年方九三何尝老,劫历三千亦自豪。贾勇绝顶今十上,黄山白发看争高。”
这是老人十上黄山行前的“誓言”。
“深入黄山,表现黄山,跳出黄山,拥抱黄山,吞吐黄山,心和黄山风风雨雨一齐跳跃,和奇峰怪石一起创造。”这是刘海粟十上黄山笔记中的一段感悟。
第二天,他就早早起床,对夫人夏伊乔说:“今天我要出去作画。”
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保彬回忆说:安排妥当以后,他就坐在那里开始写生了。他是勾在宣纸上的,笔笔中锋,白描,而且后上水墨,最后上色彩。天气很热,我们站在旁边的人已经热得吃不消了,他能坚持两个小时,而且脸很红,当时精神状态非常好,精神一直很饱满。
刘海粟的笔墨和色彩完全从具象中超然而出,进入了意象的完全自由,而且他那种时不我待的创作激情,使陪同人员无不叹服。十上黄山的59天中,他神奇般地创作了56幅作品。
刘海粟老人一生十上黄山,成为美术史上的壮举。他的胸襟与他作品的境界不断升华,终于出炉火纯青,穷尽造化之奇伟,写极黄岳之壮观。或许刘海粟老人的灵魂,前世是黄山间的一株古松,今生今世才会对黄山有着如此深刻的眷恋,演绎出如此奇妙的神交。刘海粟老人的胸襟和眼界因黄山而开,他与黄山的情缘成为他艺术人生的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这段奇妙的情缘是中国人特有的天人合一信仰所牵引的,令我们每个人为之震撼和感动。
海粟笔下之黄山气象
刘海粟1954年作品,油画《黄山温泉》。刘海粟一生最爱黄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
黄山开阔了他的胸怀,而他回馈黄山的,便是大量黄山题材的画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他黄山题材创作的高峰之一,无论油画还是国画,都有丰硕成果。此图绘黄山散花坞烟雨风景,似乎曾有写生稿,画来了然由心。
1978年,刘海粟作《黄山云起图》,他受新时代精神的感召鼓舞,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创造力积极、自觉地进行自己艺术的跃进。
作此画时,他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他的艺术也在新时代里迎来了新的春天。
他创作了大量泼墨、泼彩黄山图,同样来自对景写生,与过去作品相比主观成分明显增多,注重精神描写与气韵的表现。
手法上以“骨法用笔”的中锋线条构建骨骼,用墨或彩泼洒晕染以助韵,兴会所作常常笔墨酣畅,气势夺人。
此时所作可谓“墨气淋漓幛犹湿”、“笔所未到气已吞”。
今日推荐艺术家
她是刘海粟之女,
传承父亲对艺术的热爱,
画风却与父亲不同。
1949年出生,江苏常州武进人。1964年随父刘海粟研学绘画,有着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底。2000年入南京艺术学院深造。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师、常州刘海粟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理工学院刘海粟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刘海粟研究院名誉院长、常州刘海粟美术馆名誉馆长、刘海粟夏伊乔艺术馆名誉馆长、香港武进同乡会副会长。刘海粟书画权威鉴定专家。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擅画彩墨牡丹。
-
点击了解更多,进入刘蟾女士的优画网个人线上画廊。
撰文/冷薇,
部分配图作品来自网络,优画网不保证作品为真迹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