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青春
题图 | unsplash
2020年1月末,很多人一早定好的行程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的七零八落。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爆发式增长的严峻形势,口罩这个昔日鲜少被全年龄层宠幸的防护用品迅速在全国各地脱销,一跃成为紧俏货。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之前,中国本不缺口罩。
FT中文网援引行业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口罩行业总产量45.4亿只。这一数据与工信部发布的口罩行业日产能基本吻合。
1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文章,“工信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介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
然而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峻形势面前,14亿人的购买力能使任何商品瞬间脱销。
口罩发放消息传出后,7个定点药房门口都排起了长龙
其实我们不知道的是,全民戴口罩在日本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氛围。
日本卫生材料工业联合会2017年的数据显示,当年日本全国生产的口罩数量达53亿只,其中78%提供给家庭使用。
而在中国,2016年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有过统计:
中国各类防护口罩年需求量在8亿只左右,按口罩用途分工业防护、医用卫生和民用三大类,其中民用口罩年需求量仅2亿只左右。
日媒去年曾有篇报道,根据调查公司富士经济的数据,2009年全球流感大爆发时,日本口罩的销售额比上年翻了一倍,达到340亿日元(约合23亿元人民币);流感之后,日本口罩销售额回落,但依旧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预计2019年口罩销售额将达到370亿日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
日本民众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消费口罩,背后原因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1918年,西班牙流感肆虐世界,日本全国超过2300万人被感染,死亡人数达39万人。而最近历史学家用人口学的方式推测,这个数字应该在48万人左右。
张涵在《日谈》文章中评价道:“这次惨烈的公共卫生教训让日本国民认识到近代化并不仅仅意味着简单的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也包含着社会的整体化,系统化的深刻转型。”
此后,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后爆发霍乱疫情,2009年H1N1流感后日本爆发疫情,2019年初日本再次遭遇流感疫情。
日本民众日常生活口罩不离身 / unsplash
这些接连发生的重大卫生事件给日本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公共卫生防护逐渐上升为日本社会集体共识,口罩的用途也逐渐从狭义上的医疗防护用品延展成广义上的生活必需品。
如今对于日本普通民众而言,口罩除了起到医疗防护作用外,它还能应对花粉过敏、防止PM2.5、保湿护喉、避免社交、瘦脸美颜、方便出行。
可以说,日本口罩文化在民众敏感心态、独特理念、社交礼仪等诉求的共同推动下极大促进着日本口罩产业的繁荣,而产业的繁荣和竞争又进一步满足着民众更多差异化的需求。
1、“不小心把流感传染给别人,理论上会愧疚至死”
“不给他人添麻烦”是日本人深入骨髓的理念。
日本民众如今对公共卫生意识极高,每年流感高发季节几乎所有人都会带上口罩。如果你患有流感而不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会被认为是对别人不负责、给别人添麻烦。
日本《朝日新闻》在一次调查中问及“不带口罩将流感传染给别人怎么办”时,有两位年轻人想了一下,说道:“如果不小心传染到别人,理论上会愧疚至死。”
中国很多网友可能不太理解,日本人为什么这么怕给别人添麻烦?
这源于日本社会向来以压抑著称,人与人的交往要求做到礼仪周全。
在日本,即使别人说的话你不感兴趣,也要装作一副非常感兴趣的样子不断回应。而戴上口罩后嘴巴被遮住,表情不会暴露,交流起来会轻松不少,所以戴口罩成为众多年轻人“隐藏内心”的一种手段。
在日本《朝日新闻》几年前做过的“你为什么戴口罩”调查中,多位职场白领表示:“与人交流时做出惊讶、倾听或者高兴的表情太麻烦,口罩是遮住我真实想法的隐形衣,对我来说非常有必要。”甚至有受访者说,戴口罩是种“精神保护”。
在《朝日新闻》采访中,也有多位大学生表示:“我懒得跟别人说话,所以戴口罩。”
这其实还牵涉到日本民众深入骨髓的“本音建前”文化——“本音”是个体心中的真实情感与欲望应该藏起来,“建前”则是必须展示在公众面前的行为表现。这种存在于自己真实情感和得体公共形象之间的矛盾,恰好能通过戴口罩解决。
日本医疗工作者菊本祐三曾写过一本书叫《装饰性口罩(だてマスク)》,他在书中写道:“日本人戴口罩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口罩就像“铠甲”一样起到保护的作用。”
几年前,曾有日本研究机构调查过“戴口罩对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交恐惧患者在戴口罩的情况下比没戴口罩的情况下对交流者的视线对视、自发性的发言数量增加,对于沟通的自信也有所提高。
以上都是戴口罩避免给别人添麻烦,而戴口罩同样可以隔绝他人带来的麻烦。
比如,日本人对异味容忍度极低,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戴口罩就能有效隔离异味。而日本超市、药妆店一些黑色口罩里含有活性炭,可以“预防口臭”;一种叫FRISK的清凉型口罩,戴上能有效抵挡电车里飘荡的汗味、脚臭。
日本老人出门口罩不离身 / unsplash
当然,很多年轻人戴口罩还源于对日本公共空间仪表举止文明的遵守。
日本女孩子非常喜欢化妆,但遇到急事出门来不及化妆或只是需要出门买点东西时,她们就会选择素颜戴口罩出行,而日本男生如果晚起或者宅了一段时间没刮胡子也会选择戴口罩出行。
这种情况下,口罩摇身一变成为折中外部社会要求和个人生活便捷性的工具。
2、防花粉过敏,防寒保湿
日本人约有四分之一对花粉过敏,民众普遍患有花粉症。即使在中国从没有得过花粉症的人,一般去日本生活两三年后也会患上花粉症。
究其原因,日本在昭和时代以前为了保证森林覆盖及木材的供应,房屋较多是木质结构。战后的日本为了大量重建房屋急需更多相应的木制建材,于是举国上下种植杉树。因为杉树生长周期快,木质轻盈,很适合做房屋建材。
但是,杉树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杉树分公母,母杉树开花时会每年定期飘散大范围的花粉,而日本整体环境整洁,不仅街道纤尘不染,垃圾箱整整齐齐,就连运输的泥头车也干净得反光,再加上空气过于干净,导致杉树和樱花的花粉会在春天肆虐日本全境。
日本就连泥头车也能反光
所以,日本在春天都会对空气中的花粉量进行预报,就像我们预报PM2.5含量一样,这也促使日本人养成了春季全民戴口罩的习惯。
比如中国电商平台上的爆款PITTA MASK黑色口罩就能很好应对花粉症,其采取网状迷路防护结构,既能隔绝粉尘、花粉,又能让空气分子刚好通过,使得透气性比普通口罩高出50%,佩戴不会产生憋气的感觉。
另一方面,日本是季风气候,秋冬季节空气干燥寒冷,很多人选择戴保湿口罩出行不仅能减少冷风对面部的伤害,还能缓解唇部干裂。甚至,很多日本女孩会戴着专门的保湿口罩睡觉。
小林制药生产的加湿口罩
比如,小林制药生产的加湿口罩在日本就是爆款,消费者戴着睡觉时过滤片中的水气可以防止脸部、嘴唇干燥,还能在夜间滋润喉咙,使呼吸道畅通。
3、口罩成时尚单品,瘦脸还神秘
即便以上需求都没有,但日本年轻人还是格外喜欢戴口罩,因为口罩在日本早已成为年轻人常备的时尚单品。
由于日本人太喜欢戴口罩,近年还衍生出一个新词“口罩症候群”,意思就是即使没得感冒、对花粉不过敏、没有防寒保湿需求的人群也要戴口罩。
比如,尤妮佳曾在2016年推出的一款“小颜口罩”,除了防花粉、飞沫外,因为口罩底部是V型剪裁,可以很好地修饰脸型,戴上会比常规剪裁的口罩显得脸更小,比美颜软件还好用。
这种瘦脸口罩戴上后边缘包裹很服帖,中间嘴唇部分间距宽,立体透气,还不会弄花妆容。所以,日本时尚口罩的广告会经常出现潮流男女代言人。
大概就是以上诸多原因共同作用下,戴口罩这个行为在日本再也不是简单的卫生防护,其背后包含了民众在生活、人际交往诸多问题上折中的最优解,也最终促成了日本口罩文化的流行。
写到这,不免想起加缪《鼠疫》中的一段话:
“据医书记载,鼠疫杆菌永远不会死绝,也不会消失,他们能在家具、衣被中存活几十年;在房间、地窖、旅行箱、手帕和废纸里耐心等待。
也许有一天,鼠疫会再度唤醒它的鼠群,让它们葬身于某个幸福的城市,使人们再罹祸患,重新吸取教训。”
图源 \ unsplash
日本人确实在不断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他们让戴口罩从最初的的医疗防护衍生出如今的口罩文化,而我们呢?
“2003年非典之前,中国口罩厂家并不多,非典期间以及之后出现一轮井喷,后来因为雾霾又冒出来一些企业,雾霾没有那么严重,一些口罩企业就被淘汰了。”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主任刘宏斌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称,“国内的口罩企业过得并不滋润,甚至产能严重过剩。”
这从侧面说明,中国民众只有在面对疫情肆虐或突发事件时才会自觉戴上口罩。
愿我们早日能摘掉口罩,呼吸新鲜空气/图虫
虽然,2020的开头与我们的期待发生了一点偏离,但请相信疫情终究会过去。希望,将来大家走出庚子鼠年这场全球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阴霾后,依旧能保持戴口罩的好习惯。
毕竟,谁也不知道曾经发生过的苦难会在何时再次卷土重来。
参考资料:
[1].日本为什么流行戴口罩,日谈,张涵
[2].你不知道的日本“口罩文化”大揭秘,多庆屋Takeya,多妹
[3].人及传播学:理论与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胡春阳
[4].“每只利润四五厘”,中国口罩产业17年沉浮,棱镜深网,王卓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