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与终点的距离有多远 ——评司艳平老师《杜甫群诗阅读》

群诗阅读:起点与终点的距离有多远 ——评司艳平老师《杜甫群诗阅读》

余秋雨先生说,古代经典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地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绵延不绝的长廊。”如何让“经典”在学生心中“咏流传”?司艳平老师带领学生在同质同人群诗阅读中徜徉,读诗识人,体验与分享古代经典诗歌所传递的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并与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关联起来。

一、寻觅教学的起点和终点

阅读杜甫的群诗《望岳》《春望》《石壕吏》,学生的起点是什么?

学生已背诵过古诗,初步理解了诗意,并发现了两首诗题目中均有一个“望”字,还能模糊地感觉到“心”字可以统领三首诗的赏析。

细读实录,发现学生的理解与诗歌要传达的认识和情感之间有一定的落差。读《望岳》,学生能读出雄壮之景,却读不出杜甫的“雄壮之景”中潜藏的“雄壮之心”。读《春望》《石壕吏》,学生能读出沉痛的感情、百姓的灾难,却读不出杜甫那颗为百姓离乱而深感责任在肩的痛苦之心。学生能发现可以“望”字为线索来赏析三首诗,却不能从这三首年代不同、体裁不同、情感不同的诗歌中,读出杜甫一直以来,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胸怀天下的那颗赤子之心。也就是说,读出老杜一片赤子之心是这组群诗的阅读终点。

王荣生教授说,阅读教学就是要解决这个落差,使学生的能力和经验得到提升,提升到作者的水平,能够理解课文。

二、为学生搭好精神成长的台阶

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司艳平老师精心地给学生搭了三个台阶:一望老杜雄壮心,二望老杜离乱心,三望杜甫赤子心。每个台阶都落点清晰,每个台阶都有教师助力学生的精神成长。

(一)教师补充和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实现与诗歌的完美对接。

“一望老杜雄壮心”,是最初的一个小台阶。可也不是那么容易迈上去的。难在《望岳》中老杜表现出的雄壮之心,与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忧国忧民的沧桑形象有一定的反差。司艳平老师及时补充了杜甫出身书香门第、仕宦之家的背景,激发了学生对杜甫踌躇满志、勇于进取的雄壮之心的认同与赞赏。

理解《春望》中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司艳平老师补充了伍子胥一夜愁白了头的事例。虽然只是一句话,却增加了学生对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认同感。

最精彩的是,在师生共同迈向“三望杜甫赤子心”这个最高的台阶时,司艳平老师不仅补充了杜甫生平,还展示了下水文《赤子本色老杜心》,这无疑是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杜甫这三首诗传达出的情感联结起来。这一点对学生的触动是很大的。很自然的,学生也尝试着把自己的感受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最终实现了“读诗”与“识人”的完美对接。

(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感受有诗歌的温度。

学习阅读方法,就是指导学生注意到以前没注意的地方,看出以前没看出来的内容。

“二望老杜离乱心”是本课教学的核心环节,用时最多,难度最大。读这两首诗,学生能读出沉痛的感情、百姓的灾难,却读不出杜甫那颗为百姓离乱而深感责任在肩的痛苦之心。

那么,“老杜离乱心”用什么方法能看出来?

从群诗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来。司艳平老师为学生设计了《春望》《石壕吏》求同比异的学习活动。两首诗表达方式不同,前者抒情,后者叙事;体裁不同,前者为五言律诗,后者为古体诗;情感抒发的方式不同,前者侧重主观情感的抒发,后者则是客观呈现老百姓的伤痛之事。司老师从文章的体裁、表达方式这些体式方面的特点,一点一点地引导学生发现了两首诗抒发情感的主客观角度不同,由此展开对两首诗的具体赏析。

从抒情的聚焦中可以看出来。司艳平老师聚焦情感句,引导学生去读出杜甫的“离乱心”,从两个主问可以看得出来。“读《春望》,你认为哪两句诗最伤感?最痛苦?”“读《石壕吏》,哪些诗句让你触目惊心?为什么?”解答域宽的问题,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把目光聚焦那些带有情感、带有温度的语言,感受到了“以乐景写哀”的妙处,品味到了“破”与“深”两个字中蕴含的情感力量,从“家书抵万金”的叙述中感慨“烽火连三月”的痛苦,从平淡叙事中深深地体会到“妇啼一何苦”的辛酸。没有聚焦,就发现不了写景叙事中蕴藏着这许多情感;没有聚焦,就无法让学生在诗人有温度的语言中感受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群诗阅读:起点与终点的距离并不远

古代诗文是余秋雨先生心中“难于烧毁”、“保存完好”的经典。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的古诗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王崧舟老师说,文言乃民族文化之根源,文言乃汉语发展之母体,文言乃儿童精神之活水。

群诗阅读,以其聚合的力量,以其开放的姿态,会吸引更多的学生亲近古诗文,亲近母语,传承文化,传递精神。

作者简介

你可能感兴趣的:(起点与终点的距离有多远 ——评司艳平老师《杜甫群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