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处的能力中洞见一个人的自恋水平

关键词:进程感、自恋、兴奋性客体、独处的能力、过渡性客体与情感链接的相关性、被使用的客体

从独处的能力中洞见一个人的自恋水平_第1张图片

首先,我们从进程感和自恋这对关键词入手,那么,什么是自恋呢?我们先来看看不同的角度对自恋的解释:

百度百科如是说:自恋 :形容自我陶醉的行为或习惯。如果没到极端的情况,自恋被视为健康心理的重要元素。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上,过度的自恋可以变成病态,或者会有严重人格分裂/不正常的表现,例如自恋人格分裂。这个字眼通常带有贬义,如果过度那么会带来夸张、自满、自负、自我、或自私。但同时也可以是包涵一种自信的积极态度,对个人的发展有利的一面。当用在一个社会团体的时候,它通常代表精英主义,或者对他人疾苦的冷漠或不闻不问。
弗洛伊德理论中“自恋”定义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力比多兴奋(libido 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即弗洛伊德认为的“性”,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的状态。有这一情况的个体称之为自恋人格障碍患者。从力比多的方式来说,也就是他将本来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力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病人就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并且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中“自恋”的定义是:自恋其实就是力比多的本质,或者更直接说自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自恋是一种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而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
从独处的能力中洞见一个人的自恋水平_第2张图片

今天,我们更多的从科胡特理论对自恋理解的角度看待自恋和进程感的关系:

在上一次课的备忘录里,大家对进程感和自恋,以及细节的关系是这样写的:

郑丽娟写到:“生命进程感越差的人,越容易忽略生活中的细节、体验和感受,自恋就无法得到足够的养分。

那么是什么让你对很多的细节“视而不见”?

是什么占用了你大部分的注意力?

又是什么让你看不到事物发展的进程,从而让你,每一次往上一点点,却又习惯性的跌回原点?那些客观的点滴进步,似乎总是不能被作为新的起点。”

马贞团是这样写的:”当人的体验与感受被忽略,自恋就没有资源,丢失进程感,就可能丢失自我。”

张老师是这样说的:“因为你不走心,所以,事物的发展进程就消失掉了,事物的发展进程在走心的进程当中。

如果在早期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的学习总是被打断,比如说使用客体,在早期孩子需要使用母亲的时候,你发现你使用不了她,甚至她在用你在安慰自己,你始终无法使用她,慢慢的你就习得性无助的,在这种状况下,你也无法使用其他人。

进程是连续和动态的,在进程当中不能用静态思维,你要在动态中体验进程之美。”

这里插入陈勇和对客体使用以及习得性无助制作的示意图:

从独处的能力中洞见一个人的自恋水平_第3张图片

那么,在老师和小伙伴的解读基础上,关于进程感、细节和体验、以及自恋之间的关系,我是这样理解的:

进程,是一个时间序列,那么进程感也就是对时间序列的感知过程;细节本身是一个点,是生命中的点滴所在,但对细节的体验和感知却恰恰需要的是把点扩成面的能力,也就是具有完整性空间的状况;时间的连续和空间的完整共同作为资源,推动着自恋的成熟发展,所以说,自恋的发展是对细节的进程性感知。

从独处的能力中洞见一个人的自恋水平_第4张图片

接下来来看马贞团备忘录中的一个问题:

你能够成为兴奋性客体吗?借着马贞团的这个提问,让我们先去了解一下,什么是兴奋性客体:

兴奋性客体一定是跟他人有关系的,是能成为主体,并且有足够的共情能力的人。

单是主体性强的人,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但不一定具有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是你不但有足够的能力感知他人,并且把热情投入到这样的感知当中。

兴奋性客体的特质是:开放、乐观、分享、承担。

那么,我们能否成为那个兴奋性客体呢?

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之前,先来看看什么是独处的能力!

从独处的能力中洞见一个人的自恋水平_第5张图片

独处的能力,是孩子最重要的情感成熟的指标。

《温尼科特传》第233页,关于独处的能力涉及到这样几个要点:

放松的状态
不必处于整合的状态
足够好的母亲的照顾之上
情绪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独处的能力要看一个好客体是否存在于个体的精神现实中

独处的能力是来自养育的,是良好的情绪发展能力。

独处是一种能力,他不避世,可以独自思考高效产出,但不回避交往与合作;他孤独,但可以享受孤独,看到人生而孤独进而在孤独中自在自为。

很多孩子喜欢绘画,绘画是调动生物的原始本能——占有,孩子通过通过绘画的方式占有自己渴望得到的东西,进而通过不断提升绘画能力,去缩小以绘画的方式占有之物与现实之物之间的差距。去完成一种意义的建构。

社会属性的核心就是你一定要在意义当中,在社会上完成最重要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再回到兴奋性客体的概念上,一个有独处能力的人,是成为兴奋性客体的重要因素,因为独处的能力意味着成熟的情感发育,也是具有开放性主体的前提,更少的用防御或者以强行使用客体的方式来补偿自己。

从独处的能力中洞见一个人的自恋水平_第6张图片

那么什么又是过渡性客体呢?过渡性客体与情感的链接又有什么相关性呢?

先让我们看看百度百科是怎么解释过渡性客体的:

过渡性客体与现象对应潜能空间,潜能空间是一介於外在现实与内在现实间的空间,是主观性客体和真正客体之间的经验领域。在潜能空间,外在现实与内在现实得以融合,且矛盾现象能被接受。最初,在这空间或 中间经验区, 婴儿有全能的幻觉 (illusion of omnipotence) ,认为母亲的乳房或周遭人士对它的照顾是属於它的全能控制之下。潜能空间或 中间经验区介於婴儿的主要创造力和对外在客体的认知之间,婴儿对外在客体的认知是依据现实测试 (reality-testing) 。
在 潜能空间,孩童沉浸在玩耍游戏之中,而不会遭受质疑。 就文化领域而言, 这种全能的幻觉在成人的艺术创造经验、宗教、想像式生活和具创造力的科学工作等都被保留。事实上,潜能空间是各种文化活动的发源处, 温尼考特认为「 过渡性现象扩散、传播到介於『内在心灵现实』与『两人同样认知的外在世界』的中间区域,也就是说,扩散至整个文化领域」 。由此可见,玩耍 (playing) 在 温尼考特的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成人的艺术、科学都发源於孩童的玩耍。这也是他与弗洛依德最大的不同处,在他对儿童的观察中,他发现 当 儿童在玩耍时,自慰的元素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他指出我们若将本能趋力与孩童的玩耍连结在一起,可能错过发展过程中某种重要的元素。玩耍最早发生於婴儿与母亲或照顾者之间的潜能空间,从过渡性现象直接发展至玩耍,由独自玩耍发展至与周遭客体一起玩耍,进而由一起玩耍至文化经验。

过渡性客体不是原始客体,过渡性客体后面可能会变成乐趣和趣味真正的生发地。

过渡性客体在没有人的参与的状况下,情感的链接力就会很差,比如现在很多父母都会将手机或者ipad丢给孩子自己玩,自己去做其他的事情。数码产品可以成为孩子的过渡性客体,但是当这个过渡性客体没有其他人的参与的状况下,虚拟世界的强大力量很容易让孩子不在乎现实,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无法与现实进行链接,而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父母的陪伴、情感的链接都是很重要的链接桥梁,也是过渡性客体的重要转化器。

从独处的能力中洞见一个人的自恋水平_第7张图片

被使用的客体

作为被使用的客体:我们分析师想要被吃掉P207
      早期母亲是作为一个客体被婴儿吞没掉的T
      是最早期的婴儿发动的使用客体的原始冲动T
      但,这里同样危险的是母亲没有贡献出她作为被使用客体的心智,相反,她拒绝了这样的被使用并发动了攻击性的抵抗:产后抑郁症与杀婴常常就是这 样的机理T
      分析师将会清晰的看到来访者那些原始的渴望使用客体的原始渴望,他会在这样的原始渴望中成为要去喂食那些渴望的牺牲者,这个时候,分析师想要被吃掉T(很多案例都充分说明了这个重要的点)

母亲绝对供养孩子就是0-1岁,之后语言已经产生了,客体已经分化了,就不能绝对供养,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只要喊爸爸妈妈就是社会化最重要的指标。2-3岁就进入尾声了,要开始塑造分化以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模式,平等的主体间的互动和合作。

分析师将在使用客体的原始渴望中被吃掉
     原始渴望:特征是绝对供养,后果就是吞没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独处的能力中洞见一个人的自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