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董国臣
此文刊登于《人力资源研究》2017年第2期,详解微软CEO纳德拉的同理心实践和微软本土的A项目和B项目。
董国臣 Frank Dong
*同理心的力量©版权课程研发者,同理心教练®商标持有人,NVC非暴力沟通在国内行政、司法、警察、教育领域及企业的实践运用都是由董国臣老师开创,他创造了国内NVC非暴力沟通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中国非暴力沟通学习社群中国鹿友会理事长
*授课遍及大陆主要城市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地。
*在传播非暴力沟通过程中,结合政府项目,亲身参与到狱警实际工作中,参与社会司法调解,群众冲突等,现场实践指导NVC非暴力沟通,担任公安部警员心理指导培训特聘讲师,处理最复杂的冲突和社会矛盾问题。
*创立煦和文化,成为中国非暴力沟通领域唯一品牌服务商。
*人类表演学博士,以非暴力沟通为研究方向,除了自身实践,还通过理论研究和推广,致力于将更多的NVC实践传播到企业教育和亲子行业。
以下是发在《人力资源研究》杂志上的《企业同理心文化建设路径探索》的全文。
正文(上篇)
“在过去为主流商界所嘲笑的东西,恰恰是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市场中,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所在“——萨提亚·纳德拉。
纳德拉建设微软同理心文化的重要工具——非暴力沟通
2014 年 2 月,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就任微软首席执行官,他上任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要求公司的高层们,阅读马歇尔·卢森堡所写的《非暴力沟通》。并且在微软公司内部推荐了这本书,这件事当时只是在微软内部引起了一些讨论,但是并未被广泛为外界所注意。
到了2017年,纳德拉出任微软 CEO 的三年半的时间里,微软创造了超过 2500 亿美元的增值,位列全球第三,微软的股价不仅回到了互联网泡沫之前的最高点,还创造了新的记录。这位新任CEO的管理模式,战略转型,尤其是如何进行的微软文化重塑,开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2017年9月《快公司》(Fast Company )的一篇关于纳德拉的采访《微软改写代码——萨蒂亚·纳德拉是如何运用同理心与合作的力量率领微软实现2500亿美元的市值增长》( Microsoft Rewrites Code ——How CEO Satya Nadella Satya Used Empathy and Collaboration to Engineer a $250 Billion Turnaround)被迅速传播,纳德拉推行“非暴力沟通”,转变过往的粗暴直接的管理风格,引入同理心,进行微软同理心文化建设这一实践被世界广泛了解。
在《微软改写代码》一文中,揭示了三年前纳德拉就任CEO时推荐高管阅读《非暴力沟通》这一举动如何作为一个开端,开启了微软全球的同理心文化的变革路程。
“对于扭转局面的想法正是源自他让高管们读的那本书(非暴力沟通),以及从中汲取的文化养分……纳德拉十分强调——在过去却为主流商界所嘲笑的东西,恰恰是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市场中,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所在。”微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布拉德·史密斯 (Brad Smith) 说:“这个清晰的迹象表明,萨提亚并不只是关注商业战略,还要重构公司文化。”
何为“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写NVC)由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Rosenberg)博士于1963提出。
马歇尔·卢森堡,生于1934年,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于1961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
马歇尔写作了十余本非暴力沟通相关书籍,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纳德拉推荐阅读的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 A Language of Life,这是2003年马歇尔博士此书的第二版,这本书已经于2009年被翻译为中文,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命名为《非暴力沟通》,目前中国大陆出版的马歇尔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书籍除了这本《非暴力沟通》,还有201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Living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和2015年华夏出版社翻译出版的《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Speak Peace in a World of Conflict)。
非暴力沟通不仅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是一种语言、思维和生活方式,它能促进我们与自己、与他人建立真诚的联系,最终实现顺畅的沟通。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NVC列为全球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领域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目前非暴力沟通在家庭,教育,社会,组织中都有广泛运用。
非暴力沟通引起组织注意在于它将同理心的力量在日常商业实践中发挥了出来。同理心(EMPATHY),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
马歇尔的老师罗杰斯将同理心重新提起,马歇尔继承并且发展了卡尔罗杰斯的同理心的概念,并且做了更加广泛的应用,通过非暴力沟通的传播将同理心应用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马歇尔给出了同理心的具体路径,通过感知我们的身体的感受,连接彼此内在的需要。在这里同理心不再是简单的换位思考,仅仅停留在思维层面的,也并非仅仅是可以体会对方的情绪的浅层理解他人。
马歇尔反复强调“需要”才是非暴力沟通的核心和倾听的核心。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意识是“无论人们做还是不做某件事情都是在试图满足某个内在的需要”(With every thing people do or not do,they try to fulfill a need )。这样非暴力沟通就帮助人们从彼此不同的行为层面的争论带回到人与人共通的需要的层面。
纳德拉推广非暴力沟通和同理心的“CEO路径”
01 公开倡导
2014 年 2 月 4 日,当纳德拉首次以 CEO 身份面向所有微软员工发表演讲时,他就开始强调公司文化转变,并且激励员工以全新的方式面对客户和产品。
纳德拉提出微软新的公司使命:“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个组织成就不凡。” To Empower Every Person and Every Organization on The Planet to Achieve More)。要达到“予力”(Empower),同理心他人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2017微软生态暨技术大会上纳德拉在其主题演讲中再次提到微软使命并强调“我们非常关怀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当中的个人,是因为个人打造了这些伟大的组织。我们非常关怀世界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每一个角落”。
在其对外探讨人工智能对的《与未来的合作》一文中纳德拉以“人工智能下一步的发展关键就是在其伦理和同理心方面的框架达成共识”一句结尾,再谈同理心。并且谈到教育“为了能够和技术接轨,我们的下一代需要有:同理心,教育,创意,判断和问责制”纳德拉再次将同理心放在首位。
02 亲身示范
“萨蒂亚是这次整个微软大转折的总导演。他一方面高瞻远瞩,给公司设立了新的愿景和使命,另一方面他无时无刻不用自己微小的举动和言行,对微软全球的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纳德拉除了通过过公开倡导来提倡同理心文化,他自己同时用亲身实践来潜移默化影响公司文化和他周边的环境。
“会上,他积极地征求意见,并且给大家提供反馈。当十分赞同某个观点时,他会直接用牙齿咬住咖啡纸杯,以便用手势表达赞同。”纳德拉转变了前两任CEO的会议风格,传递着同理心倾听和赞赏的文化。
另一个是机器人Tay事件,微软人工智能公开实验推出机器人Tay,发布当天, 推特上开展了针对Tay的恶作剧,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萨提亚如何回应呢?他写了一封邮件,鼓励 Tay 的开发者们:“继续前行,请记住我与你们同在。”
03 利用公司环境贯彻宣传
在微软全球办公楼,关于同理心、包容性的标语可见于园区的各个角落。食堂纸巾架上的文字鼓励员工成为“终生学习者”,电梯门上贴着“倾听”的中文标志, 在咖啡盒印有甘地的头像。
“你或许会疑惑,在一个拥有超过 12 万名员工的公司里,而且其中很多人已效力微软多年,这些标识能够改变多少行为?纳德拉认为,这种努力并不是想要重新教育,而是试图激发他们的同理心。’这只是唤醒人们一种表达而已。’他说。”。
04 推动成长型思维
2011 年,程序员兼漫画家Manu Cornet用下图戏谑地描绘了微软各部门相互对抗的关系。
图1 Manu Cornet描述微软各部门关系的漫画
纳德拉要推动这个拥有12万名员工的企业从对抗型文化向同理心的文化转变,这其中涉及到人的内在转变,其难度可想而知。纳德拉选择了成长型思维。
微软首席人力官Kathleen Hogan告诉记者,推行成长型思维模式是微软文化变革最重要的一步,而文化变革才是微软取得今日成就最主要的原因。
纳德拉“我们需要一种文化,让我们不断刷新自己,更新自己。” 成长型思维方式要求我们真正理解并分享他人的感受。
我们必须共同拥抱我们共同的人性,并创造一个充满尊重、同理心和机遇的社会。”——纳德拉推动成长型思维,是通过“成长”来促进大家接受同理心,进行公司的文化变革。
想跟随董国臣老师学习非暴力沟通
实现人生和事业的弯道超车吗?
快来参加董老师亲授的
【同理心双认证班】吧!
N4期【同理心双认证班】将在北京进行,课程安排:
【北京】2018/11/30~12/02
欢迎点击链接了解课程详情
北京【同理心双认证班】开课通知 11/30-12/02
了解更多,欢迎pick以下老师之一报名或咨询:
龚文强老师:
微信GWQ333333/手机13920370364
张爽老师:
手机13976380451(微信同号)
张露老师:
手机1370210902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