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正传(续1)

02

小时候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自己家是开小卖部的,或者更确切地可以叫做“娃哈哈专卖店”,不过,只卖娃哈哈AD钙奶就好了(纯属个人爱好,不涉及商业广告~~或者尝试着@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一下呢)。原因很简单,我爱喝。

那么刻骨铭心的味蕾刺激,至今记忆犹新。至于为什么得到这个恩赐,已全然不记得。只记得,地点是在离家不远的道口集上,娃哈哈瓶口的覆膜特别难打开,又加上开瓶经验不多,用吸管扎了几下未果,可是吸管的斜切面已经被撞弯了。只好用牙将整个覆膜撕掉一半,再将吸管放到瓶子里。

因为只有一瓶,所以每一小口都是仔细得“吱吱吱”吸到嘴里,不舍得咽下去。

一边品尝着玉露琼浆,一边紧紧地抓着妈妈的车子,唯恐自己走丢了。那时候就想:赶这个集干啥呀,找个角落蹲下来慢慢喝我的娃哈哈不好吗?曾经那么热切地想赶集,那么来之不易的机会,权衡之下,竟还是选择了娃哈哈。

看得出,对娃哈哈,是真爱。

前几天,跟妈妈提起这个事儿,妈妈就笑。我猜,她笑那时候物资真是匮乏,笑那个小孩儿怎么就长大了,笑这个时光呀,成长了她的孩子,也苍老了她。

还有异曲同工的经历呢,我对巧巧虾条也是那样情有独钟。记得那种膨化食品,八毛钱一包,一包80g左右的样子。记得有一次,整个家族的人共同去走亲戚,回来的路上一直念叨。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回来就得到长辈恩赐的虾条。其实走亲戚饭菜丰盛,吃得很饱,但还是迫不及待打开,一下子捏几根,放进嘴里,“嘁哩喀喳”嚼一通,酥脆的声响震动着鼓膜,那应该是最美妙的动静了。

记忆最深刻的是,可能膨化工艺还不行,有的没膨化的比较硬,牙齿根本没堤防,结果“咯噔”硌牙。不愉快、不友好的体验也无法削减对虾条的兴致,只记得到最后,由于静电作用吸附在袋子上的碎末儿都拿馒头沾了吃。

小时候,我还有一个癖好,爱吃油炸粉丝(这样说来,我对膨化虾条的钟情似乎也找到了渊源)。冬天,妈妈最常做的就是水煮白菜,真的不夸张,几乎是水煮。妈妈说,她最爱吃水煮白菜。记得那时候的花生油才两块钱一斤,但是妈妈还是不舍得放的。对于吃,尤其是她自己吃的,她总是能下得去最狠的手,能少一滴,绝对不多一滴(妈,您别生气,给您一个大大的白眼)。她往一个锅底略尖的倒少许油,炸粉丝就几乎把油全部耗尽了,除了牢牢粘在锅底的那些油星。所以,炒出来的白菜就是水煮无疑。

事情很多,一件接一件,但是我想到的大多数的是妈妈,可能是爸爸比较懒吧,他整天忙,小时候疏于对我的陪伴(哼,爹爹,声讨您呢),所以,与爸爸的互动并不经常。爸爸,他只是神一样的存在。反正交学费的时候,我不愁,有爸爸哩。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时候正传(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