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优秀者的心得分享

本文是一位领域内全国都排的上号的一位好友的成长心得的总结。记述如下,用于自学和分享。

端正态度——没有付出,没有收获

要想做的更好,首先就要端正态度。沃尔玛创始人Sam Walton在自传里这样说

“My life has been a trade-off.
If I wanted to reach the goals I set for myself, I had to get at it and stay at it everyday.
I had think about it all the time.
I had to get up everyday with my mind set on improving something.
I was driven by a desire to always be on the top of the heap”

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我们想要的一切都只能通过交换而来。我们付出时间、精力、感情,来换取我们想要的东西。没有付出,没有收获。不付出却想要收获怎么可能呢?

很多人说,我一直在努力啊,但上天对我不公。说这些话的人,自问一下,你的付出和努力有没有感动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感动别人?如果得不到别人的认可,社会又为什么要给予你价值?做事情做到感动自己,才说明我们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而只有不断挑战极限才能带来我们能力的提升,而只有能力的持续提升才能让我们真正变得强大。而为了得到能力的提升,就需要我们长期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就需要长期做事做到感动自己!

一位优秀者的心得分享_第1张图片
每一次变大都需要蜕去过去局限束缚自己的壳

让我们看一个例子。自然美味的螃蟹的成长之路是多么不易。蟹的骨骼是长在体外并且在体外形成保护壳的,螃蟹褪壳前有一个很长的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要大量的进食,补充体内的营养物质包括钙质,由于大量的钙质在体内是很不舒服的,所以大闸蟹在这个阶段它要找到一个隐秘的安全的洞穴。用洞穴来保护自己并且要自己舔舐伤口。蟹在洞穴里的时候,它会有暂时的安全感。尽管它知道海水里的成分中还是含有很多钙质,也在一直不断的进入到它的身体,它明白,它逃避不了。这个时候螃蟹会静静的呆在洞穴里等待着自己的成长。也许是几个小时也许是几天,更甚至于死于非命。同时这个时期螃蟹是不再进食的,甚至呼吸都很困难。螃蟹体内的肉已经因为钙质的异常堆积变得硬邦邦的,不再是正常的柔软了。如果它们选择的洞穴大小不适合自己的时候就会造成自己不能完全的隐藏在洞穴里,这样就会被天敌(章鱼等软体动物)吃掉。洞口很小大闸蟹进去后,到洞里进行安全的脱壳长大后,却不能自行钻出洞口;如果洞口很大,那外来的入侵者就很容易的钻进来吃掉螃蟹。

挑战自己能力极限的过程,就像是节肢类动物成长过程的蜕壳。只有打破旧的身体和认知牢笼,才有可能获得新的成长空间和可能。但不断打破牢笼的过程,无异于不断的自我革命。这种过程很痛苦,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无法坚持,甚至即便选择了这种成长方式的节肢动物也会在蜕壳后的短期内变得极度脆弱。因为任何新思维新系统的掌握和适应都需要时间,这些新思维在拓展了生存空间的同时,也在没适应的初期因为缺少成熟认知系统的保护而非常脆弱,就像文化冲突对人思想的革新那样。那么能坚持做到的普通人是如何实现的呢?

如何执行——你的世界是你自己定义的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学习和改变自己是痛苦的。但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花同样的时间看一部肥皂剧和学习一个自己好奇的知识点,在大脑的根本层面并没有区别,都是神经突触间的电信号传递而已。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会觉得学习痛苦,而娱乐快乐呢?因为他们没有把学习当娱乐,而他们所说的娱乐是不动脑子的过程。(请注意本文的娱乐特指看电影等影音文件。带有胜负目标的“玩”不在此列。)

试想一下,你在足够广阔的草原上漫无目的的恣意开车,和你朝着一个目标的主动开车,哪一个让你更快疲劳?显然,是漫无目的的恣意开车。这就是为什么被动地看娱乐节目让你很快就会厌倦。而带有胜负或主动需求的“玩”和“寻找”则会让人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所以带有主动意愿的“玩”和“看剧”事实上是学习的一种,是一种主动行为。但是即便是带有主动意愿的“玩”和“看剧”等行为,也会在最初最关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面被动的接受讯息时,而觉得索然无味。

事实上,学习也可以是娱乐,而且是可以收获更多愉悦的娱乐。学习是一种主动控制大脑行为去实现某种目标的娱乐行为。因为是主动行为,所以学习而不厌倦的时间可以远长于被动娱乐。(但学习时间仍然有其上限。这是由持续刺激同一区域的神经元导致的物理层面的疲劳,就像是持续运动,即便精神上再愉悦,身体上也会累。因此,学习是一定要通过不断变换形式来避免将某一区域神经元刺激到疲劳的。可以通过主动输入、整理笔记、默写、给他人讲解等方式的变化实现。)但为什么大多数人会觉得学习是痛苦的呢?因为方法不对!

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人的痛苦也便来自这个“害”。一切让我们觉得痛苦的都来自某种程度的“害”,或说“危险”,或由危险导致的“恐惧”。大多数人学习方法的错误有几种常见情况。一是目标太大,导致心理恐惧。二是惧怕失败。大都是由于学了又忘了或学了没学会造成的,或者是惧怕失败导致的他人瞧不起。事实上,所谓缺少兴趣或没有兴趣,其最根本的心理行为也是惧怕失败引起的附加后果。三是单纯的方法不对,比如以为看书就是学习,导致大脑记忆负担过大,变成痛苦。比如以为一直读书就是学习,导致相同神经元被持续刺激,导致疲劳。

最常见的是因为想实现的目标太大导致的心理恐惧。这种恐惧很容易解决。只要把目标不断地分解,分解到足够细微,以致于到你轻松可以解决。比如,我们熟知的鸟类和鸡鸭鹅等禽类事实上是霸王龙等双足恐龙的真正后代(四脚恐龙进化成了蜥蜴等爬行类)。如果站在我们面前的是霸王龙,哪怕是项羽估计都要怂。但如果这只霸王龙缩小成了鸡的大小,甚至鸟的大小,我们还会惧怕吗?事实上,在蚯蚓等虫类眼里,鸡真的是霸王龙一样的存在……

惧怕失败是觉得学习痛苦的重要原因。因为从小错误的教育方法,我们总是以目标为导向。比如考了100分是奖励,考了60分是责骂。这种教育方法导致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惧怕失败的。因为长期的训练已经让我们下意识地将失败和责骂对等了起来,和他人瞧不起对等了起来,将自己不行等自我否定对等了起来。但事实上,失败是成功他娘!因为失败指明了问题,而解决了问题,就可以让我们进步,就可以让我们距离成功更近。所以,面对失败,我们不仅不应该惧怕,我们还应该兴奋,因为每解决一个失败,我们距离成功就更近了。

至于心理上怕责骂或被他人瞧不起,就更不必了。因为,那些责骂你的人只是利用你的价值的人,他们根本不尊重你的感受。你又何必因为这些粗鄙无知的人而影响自己的自我评价呢?而那些真正关心我们的亲人们,则不会因为我们做的好或者不好而责骂我们,甚至即便说了,也不是因为他们要责骂我们,而是希望我们更好。再说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评价。比如,如果做的足够好,哪怕别人批评,我们也知道我们做的好。相反,如果我们做的不好,别人夸奖,我们即觉得自己做的好了吗?我们给自己的评价是基于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别人的评价。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书写自己的简历,而且这个简历是刻在心上的。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否定自己!要相信自己能行!每个人起点不一样!在他人那里轻松简单的事情,在我们这里就是不轻松简单。同样,对我们是常识的事情,对别人却可能是未知。每个人起点都不一样,蜗牛也是牛。只要还在冲锋的路上,就算是失败了,那也是英雄。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面向过程,而不是面向结果,或者说是以练习的心态去学习。始终着眼于当下自己的能力,去解决一个有一个的问题,去练习一个一个问题。对了,就前进。错了,就改正。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反正除了我们的亲人和好朋友,其他人的意见都是无关紧要的。

长期积累——命运只会选择有信仰的人

人的成长,包括知识型的学术成长,一如财富增长,都是符合复利法则的。而复利法则的积累过程,都需要先确定一个目标,再找到正确的方法,之后将正确的方法长期实践,并通过长期实践过程中的积累,借助时间的力量和复利增长的力量成就一个目标。

不抛弃不放弃和“不要脸”精神。我们中国教育的错误培养了大量错误行为,其中一个就是不敢提要求,不敢去争取,不好意思麻烦别人。但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是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但实际不是这样的。无论自己价值几何,跟对方讨要自己认为自评的价值是非常自然的行为,无论这种自评是否合理。自评错误了,自视高了就调低嘛。因为谁都不是万能的,因此,某个错误并不会导致别人对你全盘否定。别人的肯定否定都是外在的,人之所以需要外在评价来聊以自慰是因为自己非常不自信(这种不自信的成因恰恰是做事不认真,存了太多模糊地带的缘故)。如果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付出,会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圈非常确定的。不断放弃自己的立场的结果就是不断妥协。所以如果想要做成什么,那就从现在开始去做,决不妥协。当然,这里有个前提,需要将小目标分解到容易执行和完成的程度,否则,人是很容易因为“趋利避害”行为而产生恐惧情绪,进而影响执行的。

在积累过程中,不东想西想地直接做事是最高效的。就像孩子一样,有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要像成人一样地东想西想“我做的不好,王二麻子会不会瞧不起我啊?”。这种假想只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执行力,没有任何用处。因为“王二麻子”的典型特征是这样的,当你刚做出积极改变时,他会嘲笑你;当你改变大到让他注意时,他会尊重你;当你进步到远远高于他时,他会仰望你。所以,对于进步,专注地毫不顾忌旁人眼光像傻子一样地盯着目标才是王道。一如中国以“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带来的经济腾飞。无论开始阶段经历过怎样的冷眼和嘲笑,当你成长为强人时,曾经“对你爱理不理的人”都会“高攀不起”。当然,这时候,你也不会再在意这些人,因为你的朋友圈早已升级。你曾经在意的身边的曾经的“王二麻子”们早已入不得你的法眼。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是成长的最高效路径,也是学习的最高效路径。谁也不是坐在那里顿悟的,要有实践中的痛处,才能明晰成长的方向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停在原地的表面平安无事,其实是假的!不解决具体问题,没有经历,只是坐在那里想,是没有切身体会的,人只有感受到疼时才会真正反思自己。别人给你传授经验时,你很容易保持自己的观点。只有被现实打脸打疼了,才会真正在乎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学英语或编程,最高效的路径就是参与到当地人的生活或参与一个项目,在不留疑问地解决一个个非常具体问题(比如,如何打招呼,如何请喝酒;或如何打开和写入文件,如何输出数据分析结果)的过程中掌握其知识体系,并在后续持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复现和复习这些知识体系。

一位优秀者的心得分享_第2张图片
解决具体问题的核心程序

而在通过实践实现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解决具体问题的核心程序。这个核心程序就是Ray Dalio提出的解决问题的5步法“确定可行的目标,基于绝对现实地确定问题,反思到最根本问题(root problem)地诊断问题,设计实施方案,毫不妥协地执行”。对每一个真正在意的事情都实行这解决具体问题的5步法,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进而实现将这种核心程序内化成本能,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长期积累。

不要惧怕,要多实践,多付出,多奉献。做任何新事情或接触新事物都是在打开新世界(Hello,world!新世界,我来了)。

英雄之路

做成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非常不易的。所以路遥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所以信仰非常重要!命运只会选择有信仰的人。科学也只会选择有科学信仰(好奇心)的人。所以成就一项事业的过程就像是《英雄千面》中介绍的一个英雄的成长之路一样,他要受到某种崇高而又不得不做的召唤,要不断跨越一个又一个可能死亡可能重生的险坑,要得到良师益友和导师的帮助和引导,还要自己有宗教般的意志去坚持做。

细细想来,我的这位朋友,虽然不是说我的朋友是英雄,但他现在的优秀一定经历了相类似的过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位优秀者的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