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为什么在日本侵占东三省时候选择不抵抗?对于日本侵占东三省,东北军不予抵抗,世间广泛流传的是因为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那到底有没有呢?还好张学良活的时间比较长在他晚年获释的时候在美国有他的个人访谈,其中张学良明确回答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他当时判断日本人不可能挑起全面战争,只是局部摩擦,他就行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过这个避免有点太干脆,啥都不要了,就跑了,枪都没放一响,而他所说的理由是误判造成的,原话是:“以不抵抗来抵抗日本人”。张学良心可真大,尽显公子哥儿气质,对任何事都不在乎。
当时中央的总统不是蒋介石,国民政府主席时林森,行政院长时孙科,当时中央给的指示是,相应处理。除了张学良口中所谓的“错估局势”,他还有可能不愿直接说出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东北军根本不是日本关东军的对手,如果抵抗,可能就是全军覆没,赔上全部家底而。当时中国的全部军阀,都是靠部队多少而存在,没有了东北军,就没有了张学良的地位。东北深山老林,盛产土匪。张作霖的东北军其实就是东北最大的土匪,在小土匪眼里,它是正规军,但碰上日本关东军,东北军就露出土匪本性了。
张学良曾为和苏俄争夺铁路,和苏俄军队交过手,结果大败,被迫签订屈辱条约。那次惨败,展示了东北军不是东北虎,而是纸老虎。1933年3月热河一战,日本关东军仅用128名先头骑兵,几乎兵不血刃久占领了热河省会承德,守将汤玉麟弃城逃跑,可想而知东北军的战斗力和张学良的指挥能力如何了。
汪精卫虽然后面成为汉奸,但在918事变时,他是主张抗日的,他继孙科后出任行政院长,曾多次催促张学良出兵抵抗,责备张学良“去岁放弃沈阳,再失锦州,致三千万人民,数十万土地,陷于敌手……”但张学良总是推诿说粮饷,总是在向中央要钱要粮要枪,并且还暗指汪精卫无权指挥东北军,结果汪精卫愤而辞职出洋,认为这个行政院长没法干了。
在日军攻打热河之前,中国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张学良这个当时毒瘾成性、沉湎于女色的公子哥,根本没能力指挥整个华北的抗日,军政老将宋哲元、商震、庞炳勋等都要求蒋介石亲自北上指挥抗日著名知识分子当时都联名致电蒋介石,指出华北抗日,不是张学良能够领导的,热河如果轻易失守,政府责任难逃,吁请蒋介石速来华北亲自指挥。
蒋介石接到胡适等人电报后覆电说,他第二天就北上。然而当天夜里,热河全境就被日军占领。蒋介石后来感叹说:“我估计日本要用六个师团的人,日本国内和台湾(当时在日本手里)都得动员兵力。我们每日都有情报,知道日本没有动员,故料日本不过虚声吓人而已。不料日本对汤玉麟、张学良的军队(能力的了解)比我们知道得多。”
当时进攻东北的日本军队只有几万人,而仅张学良的东北军就有30万部队,但热河就这样轻易失守,对此胡适非常悲愤,在《独立评论》上发表了“全国震惊之后”一文,认为热河失守,张学良罪责难逃。胡适毫不客气地指出:“张学良的体力与精神,知识与训练,都不是能够担当这种重大而又危急的局面的。”地质学家丁文江也在同期《独立评论》发表了“给张学良的公开信”,批评张学良既无指挥能力,又不亲赴前线督师,但却恋权不放,陷东北百姓于水火,贻误国家。
从当时的客观情况来讲,按张学良所说的判断失误、实力悬殊,打不赢,但是按照正常逻辑来讲打不赢也要打了再说呀,也要试图阻止抵抗呀,而且打败了的结局是啥,不就是失地失去当地军事物资等等嘛,这样一不抵抗,完全拱手让人了,张作霖在世时,虽依靠日本人,但是从未丧失过一寸土地于日本,而到张学良这里白白送日本了。
从军事实力上来讲,东北军在中国各军阀中来讲,属于装备精良的,甚至比中央军的装备都要先进,物资充足,东北军为中华民国时东北的奉系军阀武 装,是当时中国唯一海、陆、空编制齐备的军队。东北易帜之后,编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纳入南京政府军系统,拥有兵力约三十万。东北军,拥有全国最大的军工厂,三十万之众的庞大军团,几乎相当于中央军和其他军阀总和的飞机数量,甚至还有一支军阀中少有的舰队的大军。
在陆军方面,东北军经过精兵简政,部队主力有30万人左右,战斗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装备方面也是全国最好的,东北的兵工厂的生产力极高,在东亚算是排名很靠前的兵工厂了,每天的产量就可以装备一个营的兵力,步枪的型号有六五、七九,迫击炮是16式的。东北军的坦克数量资料不太详细,有记载的是张蒋大战时张作霖派出少部分坦克,数量有限,张作霖比较喜欢大炮,所以大炮比较多,坦克在日本侵占东北之前还不能独立制造,东北军坦克来源主要是在1919年,法国派遣了少部分的雷诺FT-17到海参崴参加当时的多国对苏俄干涉军,后这批坦克辗转到了张作霖手上。这种“雷诺”FT-17轻型坦克是世界上第一种装有可360度旋转炮塔的坦克,而且动力舱后置、车体前设驾驶席,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绝大部分现代坦克都沿用了这一设计。1917年,制造出第一辆样车。同年9月,批量生产,并定名为“雷诺”FT-17轻型坦克。战斗全重7吨,最大速度10 km/h,乘员2人,装备1挺8mm Model1914机枪,弹药4800发,装甲厚6-22mm。东北军大概装备了超过14辆的法国产FT坦克(大部分配装的是捷克造的7.92mmZB-26式轻机枪),1926年在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战斗中,首次使用了这批坦克.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人暗杀以后,张学良带领东北军连同这些坦克一并加入了南京国民政府,组成了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一骑兵装甲旅,到1930年,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36辆FT-17坦克和24辆装甲运兵车。1931年,日军占领东北后,这些车辆大部分被日军俘获,编入日军和伪满洲国的部队服役。
空军方面,东北军在全盛时期,也就是张作霖统治时期,装备飞机250-300架,共5个航空兵队。东北兵工厂也没有制造飞机的技术,飞机全为购买和列强赠送,或者是战场上缴获的。东北易帜前,东北空军估计还有200架左右,其中战斗机150架。东北军的飞机主要从法国和捷克两国购买,其中1929年因为中东路事件东北空军损失惨重,因此张学良刚从法国进口大量新式飞机,9.18前东北空军有100余架飞机,基本是新式的。
海军方面,东北海军拥有大小舰只21艘,3.22万吨,舰队官兵3300人。主力舰“海圻”号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巡洋舰,其余还有“海琛”、“镇海”、“威海”、“同安”、“永翔”、“楚豫”、“江利”、“定海”等战舰,海军也是全国最强,虽然和日本海军悬殊巨大,但是作为抵抗,还是可以放手一博的。
拥有如此强大实力的军队,张学良居然为了保存实力选择不抵抗!日本人谋求吞并东北由来已久,就算张学良是纨绔子弟无能到了废物的地步,日本人亲手炸死他亲爹也总能引起他的警觉吧。结果张学良不仅继续浑浑噩噩抽鸦片玩女人看唱戏,而且为了手中的权利,在老虎厅除掉了老父留下的肱骨重臣。
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正在奉天看戏,当天晚上就接到了电报。而他的第一反应既不是派兵反击,也不是联系日方进行交涉,而是立即放弃奉天,命令部队退守锦州。南京方面老蒋当时人在江西,第二天才听说了这事,还觉得莫名其妙(当时中日关于东北事务正在进行谈判),又过了2天回到南京,才正式接到了九一八事变的报告。南京方面的处理是一方面联系国联和日本人进行交涉,另一方面电令张学良坚守锦州,等待中央军支援。除此之外,青岛上海等可能被日本登陆的地区还要调遣军队准备开战。结果奇葩的张公子,不仅拒绝向正在负隅顽抗的黑龙江方面派出援兵,而且在日本蚕食东北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坐守集结重兵的锦州按兵不动。日本人用了4个月时间吃掉了东北后,要求张学良退出锦州,否则将发动进攻。南京政府两次电令张学良不得退出锦州,而张公子拒绝执行命令并于第二年1月直接率部退出了山海关。
边交涉边抵抗是国民政府和日本打交道的既定政策。同样是挑衅,日本人进犯上海时就遭到了守军的坚决还击。张学良的部队属于军阀,确切地讲,国民政府就没法对他下达真正有效力的命令。究竟抵抗还是不抵抗,是张学良自己说了算。而那脑残不放一枪,直接没和关东军进行接触就放弃了老爹经营几十年的东北。
关于张学良东北不抵抗这事,我以前看过一个评论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家里进来外人了,狗还知道叫唤两声,日本人都打进家门占我家园杀我人民,张学良连声儿都没出就跑了。造成的后果是三千人民沦陷敌手,无数的武器装备拱手送人,大片的黑土地被侵占,中国失去战略缓冲地带,军队仓促应战,造成了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同时助长了日本侵华的气焰。
对于有观点说,张学良不抵抗是和中央政策达成一致的,其实不然,当时中央的政策是抵抗侵略者,但是绝不能宣战,因为根据国际公约两国宣战,是得造成国际武器禁运的,对于当时的中国的条件来讲,这是致命的打击,因为当时很多军事物资都需要进口,当时只能做到战而不宣,中国还没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和张学良所谓的不抵抗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直到西安事变的时候中国还没做好充分的全面真正准备,而被兵谏拖下水,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张学良不抵抗,虽有错综复杂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想以保存军队实力来保住自己的地位,完全是小军阀的思想,没把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看在眼里,而张学良自身也没什么战略军事眼光,所以才做出鼠目寸光的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事情来,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后面的抗战中,东北军继续发挥着负面影响,如若杨宇霆没死,执掌东北,而东北的局势可能又会有另一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