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听完了微信公开课上的张小龙年度演讲,长达3.5小时,很受触动。他提到一点,大意是: 现在有7.5亿人在使用朋友圈,人均每天进入朋友圈十次。“十次”,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扎心的问一句:你一天会想起自己的父母十次么?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社交媒体包围了:
早晨睁开眼,第一件事情是刷朋友圈,“家事国事天下事,逐一点赞”,比以前的皇帝还操心,皇帝至少还要洗漱更衣吧?
上班的间隙,是浏览最新的抖音和公众号; 中午短暂的午休时间,都还不放弃“吃鸡”;晚上回到家,终于可以不再碎片化了,那我们开始打王者荣耀吧。
十二点了,你的眼睛睁不开,终于决定入睡了。可是放下手机,关上灯,为什么觉得如此空虚?朋友圈几百上千人,却找不到一个可以随时联系的号码。
你有多久没有认真看完一本书了?认真的定义是:逐字逐句看完,输入读书笔记或者心得,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点,然后输出和应用到工作中去?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陪爸爸妈妈聊一次天了?无论是春节争取早一天回家,还是通过微信视频,你有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叮咛和嘱咐,关心他们最近过的好不好么?
你有多久没有提起笔来写一篇日记给自己了?记录下那些美好的小确幸,与家人挚友共度的时光,又或者是走在路上看到一朵花开的惊喜?
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努力一次,努力到感动自己,坚持到无能为力?定下一个小目标,然后不找任何借口地执行,坚持一天,两天.....直到目标实现的那一刻?
不要总是试图埋怨命运不公,正如网上曾经很火的一句话: 以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根本没有到拼天赋的程度。
因为你把所有的时间,用在了“试图合群”,或者“跟上潮流”。
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担心不合群。我们如此渴望尽快融入这个社会,害怕被团队和群体孤立。正是这种人类的天性,才泛滥了如此多的社交软件和APP。
我们认真P图,我们疯狂点赞,我们参加各种饭局,我们在朋友里呈现出那么美丽的自己。然后呢?
慢慢成长,我发现,努力的人,从来不觉得孤独。或者说,他/她内心的强大,已经足以自己和自己对话,朝着目标坚定前进,而不会融入任何无效的社交圈。
在职场上,什么样的人是真正受欢迎的?从来都不是那种饭局一场不落,陪伴领导如影随形的social queen, 而是事事有交代,处处有回音的人。“靠谱”是职场有效社交的通行证。 这点还需要解释么?
在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是会被大家记在心间的?
永远不是那些每天持续给你点赞,现实生活中一年不见一次面的人(也许你们连对方的全名都记不清),而是那些真正给你带过温暖的人们,哪怕只是一瞬间。
我永远记得,在我南下找工作时候,在高中同学那里蹭过的半个月住宿,虽然只是城中村的一个小单间,但是楼下那家酸菜鱼小馆子是我俩心中最美味的佳肴;
我永远记得,刚参加工作没钱买电脑,小姨把家里的电脑托物流给我千里迢迢寄过来,伴随我度过一个个自己苦练英语的深夜;
我永远记得,每次项目完成,和团队的小伙伴们通宵工作后出去路边摊撸串的开心......
我不是完全否定这些社交软件和app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正如我自己现在每天所做的,用备忘录记录下自己的每天生活,并将自己觉得特别有意义的想法用公众号的形式和大家分享。
我想说,所有的智能产品和软件,都是一种工具,应该为我们所用,应该帮助我们更高效的实用时间,安排自己的人生,而不是驾驭和充满于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沦为工具的奴隶。
希望我们,都能把更多的时间,给到真正值得的人和事:我们的父母、家人、挚友、我们的职场成长和技能提升。
人生既短且长,愿你追逐心中所想,不负时光,不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