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业中拥抱深度工作,通过深度工作培养个人技能,可以使知识工作从令人心烦意乱、心力交瘁的责任变成一件令人满意的事情——开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那里万物闪耀。‘’
这是卡尔·纽波特《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一书的一句话。
他认为,深度工作(Deep Work)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而浮浅工作(Shallow Work)是: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刚开始看到这两个定义我就浑身冒汗,原来,我长期处于浮浅工作之中啊。
用上以后,看到那么多高产的书友,读到那么多有深度、充满理性的好文,我开始审视自己大脑,应该进行一些深度的工作了。于是我开始读书,开始试着写点东西。
就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深度工作是少见的,同时深度工作又是有极高价值,无公害的‘’。
在读书这件事上,一开始我是找愉悦的,在阅读过程中,那些优美的软文,那些能够描写出熟悉场景的句子往往先给我带来了愉悦,我以为这就是读书!
直到我想要在上写点东西时,发现我以前读书是浮浅的,因为它只给我带来了一时的愉悦。当我需要引用,需要借助书中观点时,大脑空空的,什么也想不起来。
直到我接触《人类简史》、《思考,快与慢》、《21世纪资本论》这几本书后,才发现:读书,不是读熟悉的东西,而是要读未知的东西!
这几本书我都读得很慢,甚至很痛苦。因为是国外的著作,即使译者译得再好,还是读不快。最关键的是书中的知识,都是我以前没有接触的!我读了一年多。特别是《思考,快与慢》,读第一遍就用了几个月,痛苦迷糊,我都差点放弃了。是同学Z先生鼓励了我,因为他算是会读书的人,他说他读此书也是读了三四遍。我坚持了下去,读了近五遍,虽然我也没记住什么,在读的过程中,不管是第一遍还是第三四遍,都没有愉悦感。我做了很多笔记,画了一些导图。
没想到,有过这种读书的苦涩的过程,让在我后面的阅读中体会到了了愉悦。读完这些书后,当我再读心理学、行为学、社会方面的书,发现很多都能在前面列举的书中找到影子,因为前面几本书中的知识助推作用,让我理解起来变得高效愉悦!
原来深度阅读,是可以带来持久的愉悦的。浮浅的阅读,只能带来一时的愉悦!
我刚开始写作,很激动,想起什么写什么,写完后就投专题,然后就期望着阅读量和点赞。结果大家都能想到,没有带来想要的结果。至此,高涨的情绪跌落谷底!
幸运的是,我没放弃。短暂的调整后,我从读书开始,成系统的读书。写东西也不着急,慢慢来,而且就写一个主题。
刚开始觉得自己老在重复,没有新东西。为了不重复这也就迫使我去关注、阅读、思考、总结这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慢慢的,发现书读厚了,又薄了。写文章不再愁字数不够,而是要反复修改,去掉字数!
虽然,阅读量没有蹭蹭往上涨,但是我发现,读书比以前的效率高多了,写作的效率也高多了!关键的是,自己的思维灵活了,而且理性了,觉得生活工作中的很多事和人,都有各自的有趣,再不会去过多的计较什么,少了一些身边琐事的纷扰!用身边的人的评价就是:你变得沉静了!
想要做到深度思考、深度工作确实很不容易,如果你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越深入,越愉悦!
让我听听这些牛人的语录吧:
“你必须一心一意,一门心思地朝你所决定的事情前进。”——巴顿将军
“效率是正确做事,成效是做正确的事。”——彼得·德鲁克
“专注一个目标才能取得成功。”——文斯·隆巴迪
相信,你也会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