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 VS 原始生命活力

作为刚生二宝40多天的新妈,每天都面临chaos混乱的状况。可能由于荷尔蒙的原因,对孩子的情绪变化异常的敏锐。老大5岁半(猴子),老二40多天(小狒狒)都表现出了异常的攻击性。结合心理学的一些理论,试着窥探理解他们的需求!


事件一

猴子算比较懂事开朗的孩子,善交际,重感情,喜欢跟各种年龄段的小盆友玩,包括比自己小很多的小盆友!小狒狒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猴子就满心期待,跟大多数一胎的宝贝排斥生弟弟妹妹不同。

本以为不用特别做心理建设,猴子可以完美过渡到一个好姐姐身份,但我还是too naive.

小狒狒的出生让一家人忙的团团转!猴子的心里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我还在月子中心的时候,猴子幼儿园老师打来电话:说宝贝下了校车就无缘由开始大哭,问其原因,只说是:“想爷爷!”

猴子虽说跟爷爷比较亲近,但天天放学都会看到爷爷,不应该会有这种情绪失控的情况发生。结合家人说,最近猴子一次生病发烧,少见地对家里人表现出攻击性。拒绝所有人的安慰,除了爷爷。

事件二

无独有偶,小狒狒作为初来世间的小婴儿,也毫不吝啬地展示他的攻击性。一次我外出了,回到家看他静静地躺在那儿,似乎在感受环境,情绪很平静。我走过去对他笑说:”妈妈回来了!“

小狒狒经过短暂的停顿,随即开始瘪嘴,而后歇斯底里地大哭。无论怎么哄都不消停,直到声嘶力竭后,伴着抽泣睡去。对于一个才40天的婴儿来说,他的举动吓到我了。

看了一些心理学分析后,我好像找到了合理解释。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


攻击性 VS 原始生命活力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寻求将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这个新的关系中,想把它变成符合他内在关系模式的关系,也就是他6岁前和父母等人建立的关系模式。

这样就意味着,父母等养育者如何对你,会导致你不断重复构建类似的关系模式,这就构成了命运。

对任何人而言,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主体,那就是你自己。当你发起一个动力时,你这个动力必然要指向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客体。客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不过比较多的是指向一些所渴望的人,也就是你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

最初的重要客体,首先是有三个:妈妈的乳房、妈妈和爸爸。其他在你小时候出现的重要人和物,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宠物和一直陪伴你的公仔等,也都可能成为你的重要客体。弗洛伊德认为,对婴儿而言,第一个存在的客体是妈妈的乳房,然后是妈妈,最后是使婴儿满足的其他人或事情。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

最初的时间是多久?客体关系理论特别重视三岁前。而完整的考量,是可以放到6岁前。所以可以说,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也就是性格,是在6岁前定型的。

所谓客体关系心理学集中研究三岁前的母子关系对一个人的影响,其中的“客体”指的是早期的重要他人,特别是抚养者,与孩子建立的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内心深处,成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

从客体关系理论家们开始,精神分析特别重视对母子关系进行观察,像温尼科特,一生中就观察过6万对母子关系。

婴儿观察带来了很多东西。例如,婴儿观察最初的个案,是“小约翰(little John)”,他只有17个月大,他妈妈为了生二胎,而把他放到了托儿所9天,研究人员拍摄了他这9天的表现,清晰地展现了他心理崩溃的过程。由此,研究人员后来提出了一个观点:三岁前,如果妈妈离开孩子两周以上,那就会对孩子的心理构成不可逆转的创伤。就是说,不会因为妈妈回来,孩子会自动痊愈,而是要妈妈做很多工作,才可能疗愈孩子的创伤。

太多类似这种经历的孩子,几乎都和父母处不好关系。因为,这种早期和父母的分离,会导致严重的分离创伤,就像“小约翰”的故事一样。这种创伤不能因为重新团聚就自动痊愈,必须父母要有意识地做一些工作才行。

父母必须知道,分离创伤中,孩子会有对爱的渴望、失望、恐惧、隔离和怨气等一系列复杂心理。如果把这些视为“毒”,那就意味着,孩子会有一段“放毒”的过程,比如说对抚养者冷漠、坏脾气,或者是对抚养者的热情很抵触。此外,可能还会怀念之前养育他的人。

“去毒化”

攻击性 VS 原始生命活力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 “ 去毒化 ” 。

去毒化,是心理咨询中的一个重要功能,来访者向咨询师发起攻击,扔出了一份黑色能量,这就像是一份毒药似的。咨询师接受了这股能量,并用自己的心力把这股能量中的毒减轻、化解甚至看到其中的积极部分,然后再把这股转化后的能量还给来访者。这也是父母、老师等好的权威该起到的重要功能。

权威可以分为两种:苛刻的权威,当发现你传递了黑色能量,就会打压惩罚你,让你知道,你不可以攻击权威,你不可以在这个关系里表达负面能量;宽容的权威,当发现你传递了黑色能量,会试着去理解、接纳这份能量,并想办法把它转化。

做父母,做夫妻,做好友,也是一样的。生活中见过很多父母,最初不能接受孩子攻击自己,但逐渐地学习到原来接纳孩子的攻击性,让孩子的攻击性在和自己的关系中流动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放“毒”过程,孩子才会柔软下来。而且在重新和父母亲近的那一刻,他们很容易会嚎啕大哭,甚至在这个时候发出最难听的咒骂还有身体上的踢打,但随即会重新扑向父母怀抱。

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在这件事上都太脆弱了。他们认为,孩子应该理解自己的苦衷,应该一团聚就扑向父母的怀抱,亲近父母。特别是,如果有更小的孩子的话,这个刚团聚的大孩子,应该拿出哥哥姐姐的样子来。

如果是这样处理,那么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有过分离创伤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会无法修复。

攻击性等同于生命力

攻击性 VS 原始生命活力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精神分析中非常有意思的说法:儿童需要获得母亲或客体可以在他发出攻击后而得以幸存的感觉。

攻击性是人类的本性,在温尼科特那里,攻击性等同于活力或动力。他认为,每个人的自我就像是一个能量球,能量球伸展自己时,自然就会有攻击性产生。

当一个人向外界伸展自己的意志时,这就像是伸展出了一个能量触角,如果这个能量触角与其他存在建立了好的关系,那么这个能量触角就被照亮了,变成了热情、创造力等生命力;如果这个能量触角没有和其他存在建立关系,被忽略或被拒绝了,那么它就会变成黑色能量,成为攻击性。攻击性向外,就变成破坏性,而攻击性向内,就变成了抑郁。

我这是形象化的说法,而温尼科特则说,攻击性是天然的活力,在好的促进性环境中,儿童的攻击性得以整合,而在坏的剥夺性环境中,攻击性就会变成破坏性,并以反社会的方式显示。

对于小婴儿而言,还没有形成 “ 客体稳定性 ” 的概念,所以母亲离开,就会让小婴儿觉得,母亲好像被他的攻击性杀死了。因此母亲或第一养育者在孩子小时候,和孩子保持一个基本稳定的关系,非常重要。

客体稳定性,是指维持客体稳定形象的能力,特别是维持母亲的稳定形象。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在一岁半时才能形成“客体稳定性”的概念。这时,一个事物从他眼前拿走,他不会太慌,因为他知道这个事物仍然存在。但在客体稳定性的概念没有形成前,他要么会很慌,要么根本不在乎,因为他会认为这个事物一旦在他眼前不存在了,那就是彻底消失了。

除了“客体稳定性”,还有“情感客体稳定性”的概念。如果母亲与孩子有一个高质量的稳定关系,那么孩子在三岁时就能形成“情感稳定性”的能力,即孩子会知道,已经建立的情感就是稳定的,不会随着关系的改变而轻易发生改变。

有了“情感稳定性”概念的孩子,就意味着“心中住下了一个爱的人”,当内在有一个爱的客体住进来以后,一个人才有了真正能承受孤独的能力。

特别在婴儿这里,攻击性是 “ 原始的爱的表达的一部分,最初的爱的冲动,具有一种破坏性。当妈妈能接住婴儿的攻击,这个时候母亲就与婴儿建立了联系,可以说婴儿的自体就找到了客体。

科胡特的心理健康标准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活力能滋养自体,这就是自信;活力能滋养客体,这就是热情。

结合猴子的情况,后来了解到,原来在她生病发烧的时候,家里人(奶奶,姑姑和爸爸)对她的鼓励是:没事呢,这点小病,很快就好了!而爷爷对她的说的是:难受是吧?爷爷知道,爷爷在。。。

这就不难解释因为在猴子生病时,作为最亲密关系的妈妈缺席,猴子产生了分离焦虑。开始“放毒”,而爷爷接受住了她的“毒”,并以共情去理解接纳她的攻击性,攻击性成功地转化为了内在的活力,而非破坏力!

解释小狒狒的歇斯底里,我想是因为早期的婴儿还没能力将妈妈视为一个完整的客体,而认为所有事物和他是一体的,他是全能的“神”,他的需求必需第一时间得到满足。

对于处于口欲期的婴儿,最重要的就是吃,这时最好的养育是根据他们的节奏去哺育。我的外出,让小狒狒陷入饥饿和口欲匮乏中,因为没被满足,而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恨意。

攻击性是人类的一个本性,剥离了攻击性的人,也剥离了自己的本性;而具有攻击性的人,则是真实的,因此更有魅力。

活力必须能在关系中流动,否则关系双方会感觉到,这个关系是空的。活力总是带着攻击性的,所以不管我们怎么惧怕攻击性,其实都体验到如果一个人身上没有攻击性,这个人就好像是虚假的,他很难和别人建立起生动真切的关系来。

创造性和热情是白色生命力,破坏性和恨是黑色生命力,它们本质上是一回事,区别仅仅在于白色生命力是被看见的生命力,而黑色生命力是没有被看见的生命力。所以,如果我们想转化破坏性,说起来很简单,看见它就可以。

所以作为两个孩子最重要的客体,我希望能守护好他们这份原始的生命力,接受他们的攻击性,点亮他们的能量触角!

你可能感兴趣的:(攻击性 VS 原始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