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负重前行,我们都要不负韶光

最近朋友圈比较热的是关于江苏高考改革,许多曾经并肩作战的小伙伴们为此感慨着生不逢时。今天我想说的不是关于高考的公平性,而是那个曾负重前行也不说放弃的我们。

2019年了,距离我高考已经两年了。我记得那段灰暗的日子,永远没有喊停的习题和模拟考试,字字戳心的一次次谈话,无可奈何又不认命的倔强……可能是高考为他镀上了金身,曾觉得那么不堪回首的过去,现在却觉得弥足珍贵。有人说青春是一场掩于唇齿的青涩爱情,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青春又何尝不是高考的代名词。

记得高三的时候,班主任总是一次次地强调,高考是你人生中唯一也是最后一次可以和别人公平竞争的机会的。当时的我听到这句话,觉得老师说的夸张了。可如今,我才发现高考真的就是人生的分水岭。它不能决定你的未来,却对你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很现实地说,你高考考得好,那你可以去更好的学校,认识一群可爱又有修养的人生知己,可以在此时期重塑三观,跳出自己的舒适区,避免成为一只井底之蛙。反之,就是我这样。

2017年我经历了高考,可能别人会觉得发挥正常,但我觉得我其实可以考的高一点的。江苏考生,尽管考前挣扎了很久,但最后我还是很不争气地考了双C。填报志愿的时候,受到选修影响,其实能报的学校没多少,而且双C说明不论你去哪个学校你都只能去民办院校。民办学校比公费院校贵许多,但是我不想复读。于是让我自己和爸妈背负着来自亲戚的明嘲暗讽,来到了现在的学校。在这期间,总有些人会问我爸妈,我上的哪个学校,考了多少,选修怎么样?我看着我爸妈舔着脸皮跟他们说本二,说现在没有本三的时候真觉得自己丢人。

终于来到大学,没有意外之中的惊喜。周遭的人,很多都在混日子。时间久了,我开始被同化,我渐渐觉得自己像一个一事无成还不努力的废物。我开始后悔为什么我不去复读?有人说,你说不满的今天源自你不珍惜的昨天。是我自己没能把握好唯一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曾经期待的大学生活让我越来越迷茫,形形色色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我的三观,我害怕自己有一天会变成一个心安理得的吸血鬼,花着爸妈的钱,辜负他们的期望,一辈子啃老。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身边的朋友很少,我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我不喜欢来的太快的感情,我坚信君子之交淡如水。可有一天,身边一个认识很久的朋友对我说,不要总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表现出能让人察觉出来的抗拒,这样别人会觉得你很清高。当时我本来想反驳,但却突然哑然。过了十八岁,我已经没有想哭就哭的资格了,因为我身后没人,我要足够虚伪来应对必要的人际关系。

如果没有高考过,我就是那种我不喜欢你就表现的很明显。可是,我高考了,我失败了。现实的这巴掌真的挺疼的。那些曾经在一个教室里一起相伴几百个日夜的同学,因为高考,聪明地与你划清界限,因为他比你考得高,去了比你好的学校,接受比你好的社会资源,你不努力甘于现状的话,你将来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就业资源都是最差的,甚至你未来的人生伴侣也不是你想要的那个人。

作为三流院校的学生,我很想高呼“三流院校怎么了,凭什么瞧不起我们?”但是现实不会听你的抱怨,你可以做的只有努力了。

我一个很好的朋友,我们认识了很久,她是个很努力的女生,比我优秀。但是,高考她发挥失常了,知道分数的那天,她没接我的电话,是她妈妈接的。我知道,高考出成绩的那段时间是敏感时期,但我不知道怎么宽慰她,生怕自己说错话伤害彼此的感情。但是我低估了她的气度。当年曾因为分数痛哭流涕的我们,后来也能够云淡风轻地聊起高考。后来她去了三流院校,但是她还是她。这是我最欣赏她的地方。

毕业以后,我们俩联系的还是比较多的,多的时候都是我在吐槽,她在听。她对于自己而今的境况坦然又倔强的模样让人觉得这不是一个一般的女孩子呀。

去年的她拿奖学金了,今年她四级过了。不知道以后我想说,你不能选择你的过去,但你可以改变你的现在。

▁致乾坤未定的我们

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都曾负重前行,我们都要不负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