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张婷婷 洛阳  初级五期 坚持分享第912(732+180)天 20200201 周六

        忐忑激动中迎来了昨天晚上第一次主持焦点小屋的读书会。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刘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不知道怎么动的时候,动动就知道了。”

        报名读书会主持人应该是2018年年底时候的事情,那时候刘老师的一次主持扰动让读书会有了新的面貌和使命。我报名的时候已经排到了2020年初,心中想着要多参加读书会,却总是给自己找种种原因而没能参加几次,很是惭愧。孙老师主持那次我白天还记得,晚上又忘记,参加了一半,上周五又忘记,感谢朱老师的及时通知,参加了一半,才发觉到这周就轮到我主持了,这一年自己读书却没有多少进步,还是也有些囫囵吞枣。

        先做些力所能及的准备,首先先熟悉内容:前几天把这几页的内容先读了几遍,却没有更多感悟,昨晚听好多老师的分享,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我对奇迹问句这块儿没有太多应用,所以感悟不出很多知识。其次,讲六的孙老师前不久刚主持过,可以找她取经。感谢昨天上午孙老师给对我的赋能,以及分享她的一些经验,让大家多说,参与越多,收获越多,让我慢慢稳了下来。还有周二晚上参加了周口的读书会,感受到大家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也没有那么紧张了。还有感谢朱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定海神针般的存在,让我放下心来。找到了爱学习,善分享的王爱玲老师帮我做管理员也更加安心了,关键时刻还能救急。昨天找了一些关于这段时期的一些总结性语言,来弥补自己总结方面的欠缺。

        该做的准备都准备好。其实一到点,看到老师们陆续进来参与,就不需要多少语言,大家的热情就让我特别感动,暖暖地各种正向分享让我们感受到新年各自独特的年味。紧张的心也慢慢放松下来。体会到了刘老师说的卷入越多,收获越多。之前参加读书会,大多数时间都是听着,可能记住的不多,真正参与进来才能听到更多的知识。也更能理解如此优秀的老师们原来一直都在默默努力着,付出着,分享着。感谢昨晚各位老师们积极的用心分享,让知识变得更宽广更深厚,更容易理解。感谢王老师默默地付出做我的管理员。感谢读书会这个让人成长的平台!

        也特别感谢老师们分享的在读书中的感悟和在咨询中,生活中运用的经验和感悟,让我们对奇迹问句有了更全面的理解。简单梳理了昨晚我记得的一些内容。来访者一句简单的“不知道”,让我们感知到各种可能性:

1.是否咨访关系没有建立好,咨询师能否给来访者更多包容,不带评判,让来访者敞开心扉……

2.咨询师的耐受力仍有进步空间,给对方思考的时间。

3.咨询师是否对来访者真的好奇?真的愿意了解么?

4.耐心等待,对来访者的接纳,可以回应和等待:

可能是来访者还不大愿意说,接纳他等着他愿意开口;可以重新缓慢的再问下,可能来访者只是暂时不知道;还可以问“如果知道的话,会是什么?”;你这么聪明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知道,猜猜看是什么?相信他知道,给他时间和空间,接纳信任他。

5.有可能是孩子的防御模式。和家长的互动模式总是不知道,家长“积极性”太高,替孩子做决定,孩子习惯性回复,不愿意承担责任。当孩子说真的不知道时候,可以用关系问句,遇到这样问题,“重要他人”会怎么回答,想象下怎么样?

6.咨询中,成年人大都能回应,孩子有时候会回复“不知道”,可能是孩子能量力量不足,可以随和的配合他,可用因应问句,让他看到他已经做到的或者暂时忽略的,等他力量提升后继续。当来访者力量特别弱时候,接纳理解他暂时不敢做,让他感觉到心被温暖,重新建构,降低目标,从一小步行动开始。

7.是来访者在思考,也是对互动对话规则的回应,给他时间空间。情绪出得来,力量才能进得去……

…………感谢“不知道”带来的如此多的精神碰撞!

还有奇迹问句的变形:借助媒介,水晶球问句;魔法棒问句;佛教徒的佛祖显灵;一星期之后如何;童话故事,电视剧人物等。引发深陷泥潭的来访者,打开视野,更有画面感。可以和评量问句同时用,通过打分把资源拉出来,找到更近一些的小目标。通过具体化更有可能达到。奇迹问句把我们从问题中拉出来,改变之前的惯有思维模式。还有经典的好奇三问:改变发生了,会跟之前有什么不一样?改变发生了,有什么样的好处?接下来如何行动?

        感谢这场读书会带来的这么多知识和能量!2020年努力多参加每周五的读书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