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看的不是弹幕,是寂寞

       

        想到前段时间看了很多视频,也包括视频上的弹幕,突然惊觉我对弹幕的霸屏已经习以为常,看着满屏的弹幕,我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想吃一碗黄焖鸡米饭。

        是什么时候,弹幕开始流行起来的呢,没有去详细考证。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弹幕是读作“tan”幕,因为感觉是弹出来的字幕。但其实这个念“dan”,本意是密集的吐槽评论飘过屏幕,仿佛是炮弹密集覆盖的感觉。其起源是从日本的弹幕视频分享网站niconico动画,后来被A站、B站引进国内,逐渐在国内流行起来。

        在刚开始看到弹幕的时候,会感叹这是什么玩意儿,还看得清屏幕上的人物表演么,连人物的眼神、表情、动作都看不清,简直是对表演艺术家们极大的不尊重。的确,弹幕的出现一直有人欢喜有人厌恶,因为其本身在观影体验上是有好有坏的。

其坏处在于:

一、太多的弹幕会严重影响视频观看体验。

哥看的不是弹幕,是寂寞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样的情况还能看得进去视频的,可能只有一个原因:“哥/姐看的不是视频,是寂寞。”

二、弹幕的内容参差不齐,有吐槽、有骂人、有交友还有来只是想发一个23333333的。

三、有些弹幕的内容与自己意见相左,看了不爽,影响观看心情。

        但不可否认,在喜欢二次元文化或者弹幕吐槽文化的朋友眼中,弹幕也是有非常多好处的,比如说:

一、大家熟知的:前方高能预警,特别是在恐怖片中,弹幕护体给那些不敢看又想看的人身上仿佛来了一套金钟罩、铁布衫儿。

二、相对于光秃秃的屏幕,适量的弹幕能够方便观影情绪的即时表达,找到认同和共鸣。

 

        有很多弹幕是这样的:“现在是xx年xx时xx分,有人一起看的么?”,而在屏幕上也会看到不同日期,不同月份,甚至不同年份的弹幕飘过,仿佛时空穿越,不同时间的人在这个屏幕上相遇。弹幕的这种共时性带来的效果,在那一刻,是奇妙的。引用东北宋晓峰老师的一句名言警句,此时此刻,我想吟诗一首:屏上升弹幕,天涯共此时!

        于我而言,虽然很多时候,看到比较令人厌烦的刷屏弹幕,或者无谓的人身攻击弹幕,都会秉持“关弹幕,保智商”的原则选择关掉弹幕。但在遇到一些有争议性的剧情,或者一个自己喜欢的桥段时,还是会忍不住打开弹幕,看看是否有跟自己同感的人存在,若有便会心生愉悦。如果很多都是跟自己意见相左的弹幕,便又会不爽的关掉,如此循环往复。我想,这还是人的社会性在作祟,人是群居性生物,虽然现如今的高楼大厦,单门独户将人的肉体隔离了开来,但存在人骨子里的想要与社会保持联系沟通的本能是隔断不了的。

        而日本能够孕育出这种弹幕文化,跟其孤独文化,或者说一人文化是有非常大的关联,甚至培育出了发达的“一人经济”。比如:一人火锅、一人烤肉、一人回转寿司。

哥看的不是弹幕,是寂寞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哥看的不是弹幕,是寂寞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来自旅日作家:毛丹青)

        因为日本人特有的距离感。他们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而当他们处在公共空间,不可避免要和陌生人接触时,有这样一个隔开的自我空间会让他们更加舒适。虽然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如此崇尚单独、个体,但是在网络世界里,他们也需要通过弹幕的互动感知到其他人的存在,确认自己仍存在于这个社会中。

   

        这种弹幕的互动让我的思绪飘回到快二十年前的老家大院,每当夏日夜晚降临,院子里各家各户都搬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各种谈天说地,侃的是各种异闻杂谈,比如哪个医生晚上下乡问诊,走到一个水库遇到鬼打墙;又比如谁家的老母猪下崽儿,主人去喂食的时候母猪为了护崽,一直追咬到河边把主人的大腿咬的鲜血淋漓(那是第一次知道猪也会咬人)。如此种种比起电视节目,那可是有意思多了,也许自己对世界的无比好奇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无限敬畏便是从那时培养起来的。

        当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的时候,更是小时候最享受的时光。那时家里喜欢一起看一些侦探悬疑类型的电视剧,跟父母一起边看边猜谁是真正的凶手,无比欢乐。现在想想,那不就是现在弹幕的形式和作用么,而且是真人互动版的。只不过,那时的“弹幕”源自身边的人,如今的弹幕来自冰冷的键盘。

        希望在如今以及将来,生活在钢筋水泥中一个个小空间里的人,在人口越来越多的大环境下,不会只能靠弹幕来寻找自己的社会存在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哥看的不是弹幕,是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