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台长城简介:
司马台长城是明代长城,是万里长城的其中一段,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北部的古北口镇司马台村北。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墙体依险峻山脊走势而筑,以奇、特、险著称于世。鸳鸯湖将其分为东西两段。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司马台长城堪称中国长城之最。”
长城,儿时至今一直都记在心里的名字,与华夏五洲四海八荒一样浩荡瀛寰于耳,充满诱惑和神奇。不知道这万里长城的长到底是怎么样的长,这万里长城的城到底是什么样的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写字至此,突然诵出王昌龄这首爱民忧国大气磅礴的边塞诗,这首诗与长城一样一直在脑海里存储。
2007年我登上了居庸关长城,当时的居庸关长城已被修葺一新。崭新的阶石泛着灰色的光泽。纵观,虽有游龙般的气势,但心下已存遗憾。
2018年10月,游览古北水镇,登司马台长城。长城虽被加固,但是保留了原貌。一路攀登在滑腻陡峭的石阶上,感触颇多。
从第5敌楼开始登城。
乘缆车到达索道上站后,折回走之字路至第5敌楼开始攀登。
站在第4和第5敌楼中间段位,劲风袭来,头发瞬时散乱。发丝拢至脑后,逆风而望,顿觉这才是长城该有的样子!
敌楼就在眼前,几乎垂直顺山势而上,心里暗呼好陡!
山脊稍缓的段位阶石平铺,立陡的段位阶梯状铺设。有的阶石棱角分明,大多位于城墙两侧,有的阶石棱角缺失,已被磨掉,大多铺于中间。
当我踏上第一块阶石,顿感踏上了鼓角争鸣的古战场。战旗猎猎,号角嘶鸣,戍边将士浴血奋战,一批又一批潮水般涌来的夷族侵犯者被阻击退却……戚继光波澜壮阔的历史拒倭抗夷画卷如影随形地映射在脑海里。
同行的姐妹走到距第5敌楼不远处,顾虑到风大阶险不再攀登。她的折返激起了我的征服欲望。
必须登到楼顶,直至最高处敌楼,一览众山小!
小心翼翼手脚并用地攀爬过第6敌楼后,第7敌楼半腰处设有木桩和警示牌,禁止继续攀登。遥望近在咫尺的第7敌楼,心中徒留遗憾。
之后的白云楼、望海楼、将军楼和东方平台,登上他们已经是奢望。未开发区域的猫眼楼、仙女楼和望京楼,想一睹真貌,更是遥遥无期的事情了。
前路阻隔,回首折返。
转身远望,一副大气磅礴的画卷铺在眼前:长城似巨龙沿陡峭山脊蜿蜒而上,一眼望不到边,山脊两边纵横的峰谷沟壑更衬托出长城的威猛桀骜,霸气彰显“问鼎天下,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
近视,慢慢蠕动的人群,谨慎站立的摄影爱好者、远望领略长城雄姿的感悟者、坐在石阶上补养的家族和团队,甜蜜的情侣,都展示出司马台长城是旅游者向往和征服的聚集地!
返回的时候,没有选择索道缆车。
下行的路,陡处更加艰难。光滑的石阶,一脚踩不稳,就会打滑,甚至会摔倒,大家都很谨慎小心。
相对于第5敌楼来说,第4敌楼更加大气宽阔些,楼顶瞭望台上长满了荒草矮树。
司马台长城敌楼的构造,就第4、5、6、敌楼来说,构造精美“奢华”,底层一般为戍边将士居住使用,顶层为瞭望台。底层内部砌墙的石块坚稳,支撑有力。
记忆中应该是过了第二个敌楼,开始下山走盘上路和动漫长廊。
期间走了很长一段的单边长城。单边长城仅为一睹城墙,墙内有剑眼瞭望口。内侧的路狭窄,最窄处仅容一人勉强通过,山势坡度很大。
回至水镇,仰望长城。
慨叹: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司马台长城的存在,是多少代人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司马台长城堪称中国长城之最!”正是:
桀骜苍龙腾世界
纵横峻岭耀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