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随想

跑步随想_第1张图片

惦记着跑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自从开始健身,对肌肉的期望增多,有氧运动就怠慢了下来,特别是长距离的慢跑。细细想来,上一次长距离跑步还是一年多以前,在使命湾(Mission Bay)的一个公益活动上,推着婴儿车"跑"了一个多小时。仔细想想,我还算蛮喜欢跑步的。跑步算不上有趣的运动,甚至还有些乏味,多数时间还伴随着孤独,但每一次又都有不一样的体验。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确定好方向,重复简单的动作,坚持下去就好。

还记得上中学时,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跑步变成了必考科目(可见素质教育本质是应试教育的升级),男生一千,女生八百。那时,我莫名的厌恶跑步,特别是长跑。可能本来也无所谓喜恶,突然被强迫做一件事,潜意识不自觉的抗拒起来。

因为要考试的缘故,跑步的“机会”多起来。那时住校生要跑早操,之所以叫“跑”早操,不是“跳”或“趴”早操,也说明在这项活动上,操不操的无所谓,跑才是重点。每天清晨6点,都会有一个值班老师,带着大家一起绕学校操场跑两圈。学校如此费力,也是一番苦心,平时多练,考试才能出成绩。不算远的距离,但对于应试长大的学生,也是不小的挑战。很多学生(如我)以前根本没有长跑经验,一千米的距离,总感觉有一光年长。

以现在的心境,早已不再把一千米当作一回事。有时人们描述大小,会把烟盒当做参照物;却不想每个人心中的烟盒,竟也随着时间慢慢变大。随着年龄增长,不论以前多么遥不可及的,都变得平淡、渺小、触手可及,落在心中也不起涟漪。

周日,早早起来,准备绕附近的一个湖跑7k左右。早几天,已经尝试了3k和5k作为恢复训练。一切妥当,准备出门时才发现外面下着小雨。鞋、衣服和手机都不是防水的,便作罢。下午天气转晴,晚饭又贪吃了些,一琢磨,索性出去夜跑好了。毕竟很久没有跑过这么长,加上又是晚上,所以放弃了绕湖跑,改为在家附近。

这也是跑步的好处之一,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随着自己的性子,随时,随地,想跑就跑。当然也不受年龄限制,从顽童到老翁,想跑就跑。

喜欢上跑步,是上大学后,但又和上大学本身没太大关系,多半是有一次跑完半程马拉松后的事。其中也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人和事。若没有这种机缘巧合,更多人——比如另一个在平行宇宙的我,对长跑即厌恶又恐惧,以至于总也不愿去迈开腿,能开车就不坐公交,能租单车就不走路。明明想要借着考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反而最终推向相反的方向,既讽刺又悲哀。

青春期的孩子,自以为已经成人,对于强加的观念,几乎会本能的抗拒。能否真心接纳,完全取决于自己是否擅长。做得好,受到正面激励,便喜欢;没做好,受到他人或自我负面评价,便讨厌。这些都是人的本能,教育要做的事,理应是在本能之上,加以指导。给擅长的人机会以更进一步,给受挫的人帮助以重振信心。大部分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期望过高,前者很容易做到,后者却做的远远不够。

我上中学的学校,在开发专项学科优秀生上,可谓独树一帜。对于专科优秀的学生,让他们接触更多"超纲"的知识,通过市级省级全国级的奥林匹克竞赛(或是体育代表队选拔赛),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通过竞赛,让在学科上表现优异的学生脱颖而出,给他们多一些选择,本是好事。可人们的聚焦点,更多是在加分和保送。参与竞赛,成了上好大学的手段,细细想来,倒有些本末倒置的意味。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情有可原,家长和老师都是为了孩子。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上学时辛苦些,等考上好大学,一切都变得有意义。至少对家长来说,上了好大学,就是功德圆满。对于老师,更是积极的很——成绩不好,是学生自己不努力;成绩好,也算自己辅导有方。至于孩子们,他们的死活,没人关心,听话就好了。父母的爱,不知被什么蒙住了。

其实我自己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也是很多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有时有人当面称赞,我总是感觉脸上火辣辣,像被扇了许多而光。说话的人当然是真心夸奖,只是我心中惶恐,感到惭愧。想回赠几句,可嘴笨又说不出;好似收了别人好处,却不做事情。所以多数情况下,我都尽量微笑的沉默着。现在想想,人家可能也没在等我回答,或根本就不是说给我听。

我所在的街区,街道横平竖直。从垂直主路的方向,延出两条半里长的路,路的尽头再以平行主路的方向连通,于是便有了一个四方的街区。这样规整的街道在奥克兰并不常见。沿着这个矩形一周,大约是1.3k,本来准备跑4或5圈,最后一口气跑了6圈,总共竟有8千米。

这么长的距离,身体没有不适,跑完以后依然感觉体力充沛,自己也吓了一跳。速度虽然不是很快,但最近几次的热身一次比一次长,也让自己觉得很开心。比起参加半马、全马,甚至超马的跑者,自然还有很远的距离,但跑步就是有这样的特点,最大的竞争永远是自己,昨天的自己——不用担心何时评判,何时被评判。

你可能感兴趣的:(跑步随想)